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犁汉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罗生

犁汉 第一百六十五章 罗生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3:57 来源:小说旗

蔡邕告诉张冲,这信是赢县令借着送冬被出去的时候,夹着送出来的。在信中,这郭四之死一桉,又成了另一番面貌,甚至赢县令本人在此桉中的行止都情有可原起来。

首先是文禹对郭氏壁土豪孟岐的叙述。孟岐虽然是郭氏壁第一豪势,但实际上在郭氏壁的田土非常少,他们家主要靠着赢县的那出药材店过活,虽然家境殷实,但与民为善,不仅没放过贷,还时常接济本壁的一些吃不起药的里户。所以在郭氏壁的声名很好。

然后是对张氏五兄弟的叙述。张氏五兄弟从伯、仲、叔、季、少依次得名。这五兄弟在郭氏壁又被称为五虎,因为兄弟团结、勤劳能干,牲口也多,所以很快就积攒起不菲的田土,所以虽然郭氏壁最豪的是孟氏,但田土最多的反而是他们张氏。这五虎放过贷,但也接济本壁的穷独,又缴不起朝廷口算钱和粮税的都来和他借,由他们家先垫。

所以,尽管孟氏和张氏是外来户,但因为这两家或接济穷独,或人丁兴旺,都在郭氏壁形成了相当威望的家声。两家尽管财大气粗、人多势众,但仗势欺人的事情都很少干。就现在,还有不少里户对二家感恩戴德,谢他们能活自己一家。

而相反的是郭四此人。郭四这人从小就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还好逞口舌之利。平日都去同里户家蹭饭,一旦被拒,就是恶语相向,所以在郭氏壁的名声很差。

当时赢县令文禹摸清这些家的情况后,就将重点关注在了郭四和孟岐纠葛的最大地方,也就是郭四在赢汶水边的那十亩上田。

据当时他从孟岐的口供中得知,光和四年冬,郭四因为欠了代役粟十石,税粟十三石,当时汉庭的乡吏和附近的亭长就将郭四吊在了槐树上,一顿毒打,让他卖地筹粮。当时全壁有余粮的就两户,一户张氏,一户孟氏。当时那些乡吏就点了孟氏,让郭四将田卖给孟家。当时孟岐并不在壁里,而是在赢县药材铺那。

然后孟家就替郭四补了粮,而郭四就将赢汶水边的十亩田做价四十石粟卖给了孟家,签的是死契。刨掉郭四欠的二十三石,他最后得了十七石粟。后来孟岐回到家,知道这个事后,就私下和郭四说,这地他不要,让郭四还拿去,然后就将剩下的十七石粟又给拿回去了,最后说之前垫的二十三石,就当是郭四欠的,啥时候还就看他郭四自己的良心。当时郭四啥没说,也默认了。

但后来郭四因为参加了石家军,做了个马夫,结识了军里人,最后告他黑状,他孟岐反倒被抓走重重吊打了一顿,然后将地退回了。

看到这里,张冲疑云顿生,这孟岐不是说已经将田土还回去了吗?怎么现在被打了后,才退回的呢?还有十亩好地,就作贱卖了四十石粟,这怎么看都是贱卖,这孟岐不是占了大便宜了?他真的会老老实实退地?

然后张冲接着往下看,赢县令文禹不仅有孟岐的口供,还走访了当时参与对郭四公审一些人的口供。

甲自称在光和五年赢县征募丁勇时,他和郭四编成一伍,当时郭四逃军加入了泰山军后,他受此人连累,吃了大苦,被抓到了牢里,要不是关羽打下赢县,见他没犯事,将他放回,他现在没准就死在狱里了。

然后是张伯的口供,他是张氏五虎的大兄,据他称,他曾在光和元年替郭四垫付过一石粟,后来郭四不承认,迄今未还。

更重要的一份口供是,本壁的两个游侠录的,他们曾替郭四嫂子做媒,改嫁得的嫁妆一共得了十石粟,其中给了游侠两人各一石,剩下八石留给了郭四嫂子自留。当时郭四不在家,听到这事后就大闹,直到从娶了郭四嫂子的夫家又要了二石粟,郭四才作罢。连自己嫂子的嫁妆都要贪,可见这人得多坏。

还有一个关于同壁的乙的口供,这也是光和五年和郭四一起编伍入民夫的一人。当时就因为郭四独身跑了,他也被抓去,甚至自己的侄儿也因此被扣,这娃因为胆小,几乎被吓死,生了一场大病后,现在人还不灵光。

此外的口供还有很多,都是一些借了粟,郭四不还的。还有一些是郭四到各家吃白食,不吃就骂的。

总之,一句话,郭四其人是郭氏壁的恶坏,他游手好闲,与邻为恶,借自己曾经参加石家军就在本地作威作福,欺压良善。

所以当时的分田组组头张清就认定此人虽然不是原属的豪强一流,但危害性可比,已为乡亲所不容。而原先的孟岐并没有强占郭四的田土,是当时的乡吏威逼强买的,而且此家田土甚少,不该属于要分田的对象里。所以,张清就对郭四进行了惩戒,后失手将人打死。

所以,他文禹就是在以上口供中认定郭四此人民怨极大,确实属于要惩戒的一方,至于分田组组头张清,只是在个人私德上存在问题,他不应该和孟岐的弟媳纠葛在一起,使得泰山军在地方上的分田授人以柄。除此以外,张清确实是按照了分田章程处理,只是行事过激,所以他做出了褫夺其职位的判词。

至此,以上都是赢县令文禹所做的口供和判决原因。条例非常清晰,就是郭四此人确实民愤极大,张清只存在私德问题,而不存在草管人命。

看完这些,张冲心里直冷笑,这是和他来玩罗生门呢?行,那我就好好查查这些硕鼠,和这事的勾当。

之后,张冲就令扈兵将飞军大将蒙沮喊来,嘱咐他派一队精干飞军背旗,去赢县的郭氏壁去实地走访一下,多方探查,看看这郭四之死桉到底是什么人搞鬼。

三日后,蒙沮那边就带来了几个飞军拟好的关于郭四之死桉的更多的细节。

第一个是关于郭四其人的,郭四虽然贫苦,家里有口三人,但实际上家里有田近百亩,其中有六十亩是其亡兄遗留,其兄也颇为懒惰,所以这些田土多是荒芜。后来郭四接过后,也因为懒惰给抛荒了。所以到现在还是全家都住在地穴里。现在因为关羽的照料,其妻儿已经被泰山军抚养,其子也加入到了烈孩营。

之前郭四确实参加过泰山军,这一点已经和突骑什将田雄左证过。除此之外,郭四的确是拥戴石家军政策,在军中也感念袍泽们的照顾,所以一回郭氏壁就开始反对当时壁里的土豪孟岐,以及把持郭氏壁社事的张氏五虎。因此,郭四与后者结仇。

张氏五虎虽然在壁里也救济过穷独,解过里户乡亲们的困难,但放高利贷,盘剥更狠,只是因为大伙都有求于他家,又摄于他家的势力,所以多敢怒不敢言。

而这些自郭四当兵回来后变了,郭四带着一批人屡屡和张氏五虎斗,后来随着关校尉分田已经快分到了郭氏壁,这张氏五虎知道再不主动献土,到时候挂槐树上的一定有他们,遂献土。之后,果然就没人再与张氏为难,毕竟后者也确实帮助过乡亲们。

之后张清带着分田组进了郭氏壁,住进了孟岐家中,孟岐与张氏有姻亲,已然站到了一起。之后孟岐用蜜水和牛肉招待了张清,作陪的就是他的弟媳。后来张清果然在公审上,将矛头对准了郭四,郭四因为相信分田组是泰山军的,在当时已经收到乡里人说,张氏五虎们要联手弄他的消息,但郭四最后还是去了。

他出门和家人说的最后一句是:

“为啥不去,他们都是好人。”

之后他就被张清带头给砸死在了河滩地上。

据背旗们从里户们私下探来的口风,当时张清说了三次同办。

一个是里户们当时不想来,当时张清就说,不与会者与郭四同办。然后里户们就被逼着来了,来了之后,就是以张氏五虎和孟氏为核心,蛊惑裹挟一些和郭四有怨的,最后在会上就将郭四定位了坏恶。最后张清又说,谁不打就与郭四同办。没办法下,不少乡里都只是远远的拿小石头瞎打,只有张清等一些实砸,最后生生将郭四砸死了。等打死了郭四,张清又说,谁要是替郭四叫冤的,与他同罪。

背旗们总结多数乡里人是被这三句同罪给裹挟的,但不少亦是因为私利,虽然郭四一家很贫苦,但到底还有百亩地,只是抛荒了罢了。而现在郭四一死,他手上的地难道会不分?等后面地分到他们手上,以他们的勤劳,自然能将郭四闲置的田土好好打理好。

此外,在张清的恩威并施下,一些与郭四有过不快的里户站出来将平日积蓄的不满全部像郭四释放是肯定的,但应该没有想着将郭四置于死地。

他们原先只是将对郭四的不满在会上说了出来,更多的是批评,但没想到张清据此而将郭四打成了坏恶,并利用分田组分田所规定的杀民贼,泄民愤的条例,砸死了郭四。

至此,张清做恶事实清晰确凿,至于赢县令文禹有未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故意隐瞒并包庇,现不得而知。

这一切都让张冲怒发冲冠,他再一次喊来了太守蔡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