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犁汉 > 第八百四十六章 哗变

犁汉 第八百四十六章 哗变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3:57 来源:小说旗

刘协对士孙邕的反应既满意又不满意。

满意是因为士孙邕到底都是招办的,不满意是这些话竟然还要自己提点才认识到,作为人臣不应该直接就考虑到这些,好为朕分忧吗?

但现在时局艰难,也只能这样了,只是这士孙邕啊,还是要再调教调教,方能成为朕的新肱骨啊。

人走路没有肱骨是不行的,之前赵温走了,这肱骨就掉了一块,现在还是得找块新的,快快安上。

见士孙邕已经同意,刘协就问第二事:

“朕欲在郿县扩兵四千,卿觉得哪里能有果敢善战之士可充?”

果然。

士孙邕在听陛下要粮的时候,就觉得陛下后面还会要兵,不然两万石粮食如何不够?

但陛下这回怕是要失望了,郿县粮食有,因为仓库里就有,可要弄兵却是仓库里长不出来的。

士孙邕踌躇了一下,尽量将口吻说得能让陛下接受:

“陛下,郿县的确出兵,但先帝时期组建西园的时候就从郿县征兵八千,后来凉州军来的时候,又征了八千,如今户口空竭,实在是无人可刮了。”

见皇帝脸上带着怀疑,士孙邕又补充了一句:

“县里就是剩下了点丁口,但仓促之间如何能成军呢?光集兵都需要十五六日,陛下等得及吗?更不用说,此时郿县既无饷,又无甲械,就是仓促聚兵了,也是乌合之众。”

士孙邕自认为自己说的是非常详实了,也将现在郿县的客观情况都告诉了陛下,陛下应该是能放下这个念头的。

但不想刘辩举着一根手指在面前,然后慢悠悠摇晃:

“卿是郿县令,怎么比朕还不晓得郿县的情况呢?郿县这里不是现成就有兵吗?”

士孙邕愣了一下,下意识回道:

“陛下,我郿县在册的不过就是五百县卒,陛下说的是这些兵?”

见士孙邕还在“糊涂”,刘协有点不高兴了,语气有点硬:

“朕直说了吧,郿县除了在册的丁口,不还有大量的氐人吗?这些人本就善战,稍组织一下就能成兵,你士孙邕怎么就忘记这了?”

这下子士孙邕恍然大悟,犹豫了一会,说道:

“陛下,这氐人的情况有些复杂,怕是很难招兵的。”

说着,士孙邕就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告诉了刘协。

具体说来,汉人对于氐人这个族群的印象是比较短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来源,谁都讲不清楚,只知道是在秦汉时期才逐渐形成为一支族群的。

当年前汉初立,在陇西、武都一带建立郡治,其中在武都、氐道、甸氐道、刚氐道、湔氐道地区就有大量的氐人存在。

这些人氐人在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

到了武帝时期,朝廷出兵征讨,才将这些地区陆续平定,并陆续迁移到了关中西南部、凉州东南部、益州西北部这个三角地带。

其实氐人的生活习性和汉人的区别已经不甚大了,都过着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

甚至这些氐人制作的纺织品,在天下都能算得上有名的,所以其文明程度是不低的,至少肯定是要比西边的羌人要高不少的。

而且虽然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对汉话是非常熟悉的,甚至都有自己的姓,和汉姓一样,可以说,氐人这个群体是受汉族的影响是非常深的。

当然,这也和氐人一直与汉人是杂处而居的,所以自然类中国。

而皇帝刘协也许是受哪个大臣的出谋划策,就将扩兵的想法放在了这群氐人头上了。

就如刚刚士孙邕说的那些困难,你觉得刘协不知道吗?

讲个难听的,刘协不知道多担心后面的董璜会追上来,你让他好好留在郿县停个十几日去扫兵?

对不起,这兵不要也罢。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从郿县这边扫兵,就是直奔氐人去的。

皇帝的想法不能说错的,因为氐人这个群体是非常特殊的,它和羌人那种脱离于朝廷统治之外不同,他们是直接接受朝廷郡县治理的。

而氐人和散居的汉人又不同,汉人是分散的编户齐民,而氐人却是有自己的豪帅统领的。

一个部落就有一个豪帅,所以理论上刘协那边只要搞定了郿县的几个豪帅,就能在短时间内招到兵。

虽然郿县并不是氐人的大聚集地,但扫一下,得个三千兵还是不难的。

至于兵刃确实比较麻烦,但先把声势壮起来,到了汉中再想办法。

但当皇帝听完士孙邕的话后,眉头却皱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自己又把事情想简单了。

这事还是赖先帝,当年先帝为了筹集西园军,对关中的搜刮是很厉害的,而其中收税比较狠的。

所以郿县的这些氐人之前就多次纠集反抗,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这仇却结下了。

氐人现在别说要给汉人皇帝卖命了,如果听到汉人就在郿县,怕是会来直接攻打呢!

这下子,刘协觉得事情有点棘手了,手掌打着膝盖,思索着。

而士孙邕也不敢说话,氛围就这样凝重了起来。

忽然,刘协问了一句:

“氐人的粮多吗?”

士孙邕想了一下,回道:

“氐人和咱们一样都是靠天吃饭,现在大旱地都干了,他们也没收到粮。再加上氐人没有府库,怕是也没什么存粮的。”

刘协哈哈一笑,觉得办法不就来了吗?

正当他吩咐士孙邕的时候,忽然外面的驿馆爆发着混乱。

刘协手一哆嗦,直接从床榻边跳起,就准备从旁边的窗子跳出去,但还没跳窗,外头就停了。

这是怎么回事。

……

当士孙邕几个人都进驿馆面圣的时候,外面的公卿们也到了。

这些公卿这路上都累惨了,到了驿馆后就让徒隶们带他们去房间休息。

但围在外头的凉州兵们却还在呢,尤其是知道大汉的公卿们要露面了,都仰着脑袋往里面巴望。

不管这些凉州兵多骄横,对于常在宫苑的公卿们还是比较好奇的,这些人和天子一样,对普通人都有一种神秘感。

本来在路上,这些凉州兵们就想一睹公卿们的“风采”了,但谁知道这些人竟然全程都躲在车里,压根就不出来。

这会,见公卿们终于要露面了,这些凉州兵都围了过来。

但这一看,却让人大失所望,怎么这些人都这么肥,这么老,腰都快弯到了木板上了。

还有,这些人脸上抹的一层厚厚的白粉,那是什么东西?看着真吓人!

这些来自边地的武人,平日里见的都是阳刚之气的男儿,突然见到这群公卿,完全不能接受啊。

忽然,人群中不知道从哪里说了一句:

“这些人像不像一群老肥猪呀!”

这话先是一静,然后所有凉州兵都哈哈大笑。

这笑初时还是嘲讽,但越往后笑,凉州兵们却越笑越萧索了。

他们凉州三四代人,前赴后继去守卫的人,竟然都是这样一群人啊,他们牺牲那么多,原来就是为了这么一群老肥猪啊。

此刻,他们的内心,充满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太幻灭了,他们用生命所守护的竟然是这么一群玩意。

本来,围在公卿们身边服侍的徒隶们,在听到外间凉州兵爆发嘲笑声时,还怒目而视。

但等这些人看到凉州兵眼里的凶光时,这些人全部噤声了,连抬头都不敢看一眼。

刚被扶着,用木板抬着,准备入驿馆的公卿们,看到那些篱笆外的凉州兵正恶狠狠的看过来,忙吩咐徒隶搬他们进去。

向来对危险敏锐感十足的公卿们明白,这地方不能再留,凉州兵也不能再刺激了。

但他们想走,凉州兵们却不让了。

其中一个粗豪的军吏直接踹掉围着的篱笆,走了进来,然后将一个靠近的公卿一把击拉了过来,“和蔼”道:

“老公们,弟兄们这一路着实辛苦啊。”

被他捏在手里的公卿,浑身上下没二两肉,被这军吏捏着,就和捏着鸡没区别。

此刻被拎着,这公卿额头冒汗,对军吏展着笑,露出残缺的黑齿。

那军吏还是摇头晃脑:

“弟兄们护着陛下,连日奔走,既冷又饿,途中就是口渴了,去附近取水,上面不是漂着尸体,就是浮着脑袋。你说弟兄们能喝吗?”

但这话说完,公卿的脸上浮现了惊怒之色,他张嘴就要问。

却见那凉州军吏耸耸肩:

“是的,没错,你们喝的水,就是这些。咱们可以不喝,但却不能不让诸公不喝。不然渴了累了,咱大汉还有谁来分忧呢。”

军吏嘴上说着的时候,包括他手里捏着的这个,在场的公卿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开始反刍了起来,脸色越来越难看。

凉州兵们看着这些公卿的样子,皆是快意大笑。

那军吏很满意公卿们的表现,于是更加肆意:

“但这水、米都给诸公吃了,那弟兄们现在还饿着呢,奔波这么久,也就在武功吃了顿饱饭,现在这里可为咱们备了吃的?”

接待公卿们的,还有本亭的亭长,他这会被粗豪的凉州军给吓到了,一个劲的打哆嗦。

这会听眼前军吏拿眼睛看向自己,亭长才哆嗦的回答:

“咱们这里也是小亭,储备不足,只煮了六锅粟,是给陛下用的。”

那凉州军吏嗤了一声,轻蔑道:

“就是个猪都吃下这般多的粟,陛下是猪吗?”

说完,众人哈哈大笑。

此时的凉州军吏士们已对包括皇帝在内的一众公卿大臣,全部丧失了尊重和敬畏。

谁都没想到,率先戳破皇帝新衣的不是什么牛辅、李傕,就是这些最普普通通的武夫。

此时,之前公卿和士孙邕们一同构建的接驾仪式,表演出的庄严肃穆,都在这一句“陛下是猪吗?”中幻灭了。

此前的一切都好像变得可笑起来。

嗤笑完后,这凉州军吏转手招呼身后的袍泽们:

“弟兄们,没听到吗?给咱们准备了粟饭,大家还等什么?”

众人哈哈大笑,继而一窝蜂的冲入了驿馆内,将那六锅粟都抢得一干二净。

就这样,在公卿们又羞又恼中,数百凉州兵就这样大咧咧的吃着粟饭。

他们也不用什么碗筷,就用水抓着,大口吃着,还时不时让亭长那边去准备些清水过来。

其实到这里,氛围其实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凉州兵们之前那么冲,除了幻灭,更多的还是肚子空得厉害。现在肚里有米后,大伙那冲劲就收了不少。

但这个时候,忽然从里面又走出一人,正是刚刚引士孙邕进去的那个老黄门。

之前刘协和士孙邕在屋内谈话的时候,他就站在屋外,等听见里面谈得不错了后,才悄悄退了出去,准备让人将粟饭送进来。

老黄门伺候了三代皇帝了,这种眼力劲早就是一种本能了。

但当他出来后,却看见那些凉州兵正坐在那吃着陛下的粟饭,老黄门当即就怒了,大骂:

“一群狗奴,胆大包天,你们也敢动这个饭。”

其实以老黄门的眼力见,一般情况下断然不会这样的,但也许是刚刚士孙邕的过分恭敬,给老黄门一个错觉:

“那就是咱还是未央宫里的大黄门哩!”

说以这番训斥的话不就是张口就来?

但这句话偏偏就闯下了大祸!

一开始,当老黄门说这个话的时候,众凉州军吏士还不怎么动,都沉默着。

但老黄门紧随又补了一句:

“你们去附近找找看,看有没有鸡子,陛下一路劳累,身子虚,要鸡子。你们这些老革,都给我去找,找到了也就罢了,要是没找到,那两罪并罚,非扒了你们的皮不可。”

这下子,一众公卿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

果然下一瞬,最先带头的凉州军吏,直接将一锅踢翻,然后一刀就将老黄门砍翻在地,嘴里骂着:

“还想吃鸡子,吃乃公的刀子吧!”

说完,他就对一众凉州兵大喊:

“弟兄们,早就看不惯这帮人了,就问一句凭什么?凭什么咱们父祖要为这些人流血卖命”凭什么我们要饿着,让他们吃粟?凭什么,这世道不该是咱们说了算?“

然后,他振臂一呼,一刀砍翻了一个公卿,然后冲入了人群,他的身后,数百军士紧随其后,甚至一些武功被征来的也加入了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