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犁汉 > 第八百六十八章 起风

犁汉 第八百六十八章 起风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3:57 来源:小说旗

宋宪,昔日吕布之帐下都将,军中十八勇位列第八,弓槊双绝。

自那一次旷世的巅峰对决,吕布及其亲党悍将皆战死,而像张辽、宋宪这样的并州边军将则大多投降了。

但同样是一起降的,宋宪和张辽的际遇就是绝不相同。

他最后一次和张辽聚会饮酒的时候,那狗东西还只是个曲将,现在据说他随枢密到了西边,已经直接飞升到校尉了。

而他宋宪现在还是一个陷阵将,刚刚超过低级武人的水准,真的是苦啊。

所以,宋宪也将这一次淮南之战当成自己的建功立业的地方,甚至才有了这般鲁莽的一跃。

而刚喊完自己的名号,宋宪都顾不得后方观阵的徐晃有没有听到,就将步槊往前一荡,拨开了几根袭来的箭矢。

那些狗东西,这时候还要用箭矢暗算好汉。

宋宪身上插了一根没躲开的箭矢,扯开嗓子喊的第一句话就是:

“牌楯手何在?”

话音未落,一队牌楯手已经举着牌楯围了过来,然后护着宋宪快步向前冲锋。

宋宪躲在牌楯后,从细缝中观察着前阵,看着差不多要到敌军小阵前了,继而大吼:

“撞上去!”

这些牌楯手都是宋宪麾下的陷阵,本就是用在这个时候的,闻言一声不吭,将肩膀顶住牌楯,脚步不停,然后一个奔冲,直接就撞在了江东兵的小阵上。

这队江东兵是典型的十人花队小阵,四名戈矛手压线,在两侧是四名弓箭手,后面还有两名穿衣甲的军将,一个手持环首刀正在叱呵,一个手举令旗,压阵脚。

在宋宪这边的牌楯手顶上来的那一下,最前的三个戈矛手直接被顶的踉跄了一下,但站在最排头的那个戈矛手却是一个技击好手。

他先退了两步,然后又上前一步,接着手上的长戈直接顺着牌楯的细缝直接捅了进去。

戈这种武器在后面之所以被淘汰,主要就是因为它在回收过程时,那一截戈锋会被阻碍在敌人身体内,不利于武器回收。

但这一缺陷在此刻却是巨大的优势。

这名江东兵戈矛手力量巨大,在回收长戈的时候,直接将这面的牌楯也给带了回来,于是,一瞬间,宋宪这边的牌楯阵就缺了一角。

而江东兵右翼的弓手及时的抓住了这个机会,手中的弓对着那宋宪就射了过去。

宋宪正觑着前头,正准备在牌楯阵撞翻敌阵的时候蹬上去,所以在左边牌楯倒的时候,是一点没反应过来。

但宋宪的战场反应绝对是一流的,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下意识的举起了自己的铁臂。

他根本没看见左侧的弓箭手在射自己,所以他做这个行为完全是武人的本能。

但就是这本能救了他一命。

铁壁刚举起来,宋宪就听到左耳边传来“叮当”一声,再然后就看见一根箭矢掉在了地上。

宋宪在被狙射的那一刻,全身鸡皮疙瘩都立了起来,他没有去往弓手的方向看,而是整个人如同一只老猫一样,蜷着钻入了牌楯里。

果然,在一箭不中,另外一名弓手又射来了一箭,因为宋宪的敏锐,这箭直接射中了侧方的牌楯手胳膊上。

那泰山军的牌楯手也硬气,胳膊上中了一箭后还稳稳当当的举着牌楯,纹丝不动。

他们都是宋宪的部下,知道这位并州悍将到底有多勇悍,所以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宋宪的两侧不让他被箭矢影响。

果然,在宋宪避开敌箭钻入牌楯后,整个人都没看一下前敌就又弹了起来。

这一次,他直接跃入了敌阵中。

在空中时,手里的铁槊就已经重重的敲击在了敌军那戈矛手的头颅上。

就这么一下子,那江东兵的头颅就和熟透的西瓜一样,整个爆开。

一滴白浆溅到了宋宪的脸上,紧接着其人手里的铁槊就如同风车一样兜砸在了另外三人的下巴上。

第一颗的脑袋是被锐利的槊尖给割开的,第二颗脑袋是纯纯被砸碎的,只有第三颗,铁槊只是将之震昏了过去。

转瞬间宋宪就已连杀四人,而这会无论是两翼的弓手,还是后方的江东什将都是懵懵的。

宋宪的牛皮靴子踩在了那个昏过去的戈矛手的胸膛上,顺手将铁槊贯穿了他的胸膛。

随后,宋宪扭头瞪向了侧边,对着那个率先暗箭射他的弓手狞笑了一下。

此刻宋宪的脸上犹自挂着红的白的,脚踩着尸体,彷似恶鬼。

终于,那个江东什将终于崩溃了,丢掉执旗的袍泽就要往后方跑。

而那边,彻底解放出来的牌楯手们,也丢掉了牌楯,抽出环首刀将那四个弓手给围住剁死了。

尤其是那个中箭的牌楯手专门找到了暗箭伤他的,直接将他的脑袋给斩了下来。

只有那个执旗的,依旧不屈的站在原地,向着围上来的泰山军怒目而视,可随后也被搠死在地上。

那面代表孙家的苍天旗就这样落在地上。

至于那位刚刚逃跑的什将也没有好下场。

宋宪只是举起铁槊在手里掂了一下,就投掷铁槊贯穿了那位懦夫的后背!

这就是泰山军,天下无敌之军。

这些江东兵战力非是不强,部伍非是不严,士气非是低落,但奈何他们和这些泰山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战场是非常残酷的,它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故事。

你一刀我一枪,站的那个活,躺着的就是死。

不是江东兵不死战,而是泰山军太强了。

在宋宪为排头陷阵的情况下,泰山军数支精锐小队也登上了河心洲。

他们也同样顺利的歼灭了滩涂地上的江东兵,将这一片浮桥的阵地给牢牢的守住了。

河心洲上的情况,全部落在了寿春城上的吴景等人眼里,所有人的心都是揪着的。

敌军所表现出的战力,简直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何等之勇士,以铁槊撑杆而过河;又是何等之勇士,瞬破他一支精锐的十人众。

而更可怕的是什么,当那敌将报出自己名号的时候,他吴景甚至听都没听过。

要是一般听闻过的敌军勇士有这般骁勇也就算了,但现在一个籍籍无名的就有这等勇力,这是何等骇人?

此时此刻,想明白这些的又岂止是吴景一人,能待在城头上观阵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汗流浃背,站立不安。

这个时候,孙权反倒是最镇定的那一个,他手搭着凉棚,眺望着河心洲,说了句:

“河心洲阵地是完了。”

果然,在孙权这边话说完没多久,河心洲上的江东兵旗帜纷纷飘落。

再然后,在场的众人都听到敌军爆发出万胜万捷的呼号声。

这还没完,忽然孙权就见到对岸一面杏黄大旗下,一骑将人马如龙,亲自扛着大旗奔上了刚刚建好的浮桥,然后跃马而上洲心。

随着这名骑将的上岸,北岸的泰山军更加高昂了,千言万语齐呼:

“飞虎大将,飞虎大将!”

此时已知飞虎大将是谁的孙权,喃喃自语:

“这就是徐晃?惜哉,此等猛将良才如何不是我孙家人。”

但孙权在这惺惺相惜时,吴景却大喜,大吼一声:

“真是天助我也。”

说完,吴景亲自走到了城头上的弩炮边,让弩手们上弦校射,然后由他来射这一击。

是的,此时的吴景打算故技重施,就用这弩炮狙杀那狂妄的徐晃。

他吴景连鼍龙都能杀,区区一凡将,又何足道哉?

……

此刻,徐晃举着杏黄大纛,于河心洲亲自激励士气。

是的,他徐晃终究还是没忍住。

作为一个方面帅,徐晃知道他应该坐镇在后方,调度兵力通观全局。

但当陷阵士们冲上河心洲奋力厮杀时,他徐晃心中的热血和豪气又被点燃了。

他明白,自己终究还是热爱那战阵,愿意和弟兄们厮杀在一起,而不是如同泥塑一样端坐后面。

此刻,什么成为方面帅,做好调度,都已经被徐晃放在了脑后,他想都没想,举着旗帜就冲了上来。

他不仅要让众弟兄们看到他们的统帅无敌身姿,更要让城头上的敌军看看,他徐晃到底是什么样的风采。

果然,当他一登上岸,那起此彼伏的欢呼,那敌人的惊骇沉默,都让他徐晃沉醉!

此刻,徐晃转身看向那寿春,正要将手中的马鞭横指那寿春城。

忽然,阳光反射着城头上一抹亮光,徐晃还没反应过来,一声酸牙的声音突兀的划破战场。

再然后就是“轰”的一声,他的前方尘土一震,没等徐晃回过神来,他胯下的战马就惊得后蹄直立,嘶鸣不止。

等徐晃控驭住战马,兜回两转才安稳住了战马,这个时候他才看清刚刚城头上到底是射了什么东西过来。

只见一根长矛直接就插在了他前方四步左右的泥土上。

因为河心洲土地松软,这一箭直接就深没在了土里,只露出了半截。

此刻,徐晃才后知后觉的背后发凉。

如果刚刚他的战马再往前冲四步,那一弩枪直接就能要了他徐晃的命。

到时候,自己不仅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更会成为军中的一个笑话。

因为他会是泰山军第一个被敌军用弩炮狙杀的大将。

徐晃抿了抿嘴,努力维持着镇定,然后不动声色后退,然后一直退到了浮桥边就不再动了。

因为视野的问题,泰山军主力压根没看见那一弩枪,此刻只看见了他们统帅就守在了浮桥边,分明是在检阅他们渡河。

如此,在各军一声声号角中,泰山军全军出击,如同洪流一样冲上浮桥,然后占据着这片河心洲。

而到了这个时候,原先被分为左、前、右三个方面的泰山军和汝、沛义兵开始分流。

高敖的前军继续从北面发起进攻,而汝南、沛国义兵则会从西面和东面两侧对寿春发起进动。

随着泰山军三面铺开,寿春城头也敲响了警钟,然后一队队芍陂兵就涌上了城头,战战兢兢的看着城外。

于是,寿春攻防战就这样打响了。

……

在距离寿春一百二十里的淝水边,一支人数在两千人左右的军队正在休息。

他们是从庐江舒县出发北上支援寿春的周氏军。

而率领这支军队的正是此前以智勇助何太后等人逃出京都的周瑜。

周瑜,美周郎!千古风流人物,尽夺淮西三分气。

当日单衣青涩尚不显颜色,而今日头戴宝冠,穿盆领铠,却是人间一等美姿。

此刻他刚刚带着舒县各家集合起来的部曲两千人,日夜兼程好不容易赶到了合肥边上。

他们本来是打算进合肥整修的,但却看见合肥已空,还是从那些流人口中才知道那郑宝怯懦,不仅缩回了巢湖,还将合肥扫空。

因为合肥仓米已空,没办法,周瑜这边只能在淝水边用食。

可当周瑜这边刚坐在马扎上,忽然就起了一阵狂风,直接就将他外面的围帐给掀翻了。

正扎营的军士们以为自己没扎牢,正要重新加固。

却见周瑜直接将碗往地上一扣,人就起身喊道:

“此暴风,兆贼已至寿春。听我令,全军不停,继续向寿春进发。“

此时周瑜带的部队并不都是他们周家的部曲,还有舒县其他几家豪族的部曲。

按道理这种联兵是最难约束管理的,更不用说此刻饭都在做了,就又忽然出发的。

但偏偏周瑜这令刚下,各部毫不犹豫,纷纷灭灶熄火,收拾起军帐就开始向着北方寿春出发。

这就是周瑜的威望,也是他们周家数百年经营舒县带来的根基。

此时,在数十名骑军打前,各部沿着淝水急趋寿春,因为不能停,他们只能在行军的路上咬着出发前家乡父老们准备好的行军兵粮。

这些由小麦而炒干的干糒,不仅利于保存,还可以直接食用,可以很好的保证舒县兵的体能。

周瑜,这位淮西之龙终于要登上他的历史初舞台了。

一军舒县子弟,卷起三尺尘埃,在二月的寒风中,吹皱了边上的淝水,渐渐洒满在了这江淮大地上。

起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