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犁汉 > 第八百九十三章 难逃

犁汉 第八百九十三章 难逃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3:57 来源:小说旗

太武四年,二月二十日,李虎陷沛县。

此役,泰山军阵斩敌将蒋钦并其下牙将十六人,牙兵二百三十二人,斩吏士千二百五十人,俘四千三百人。

沛县大捷,泰山军在决战之前率先拿下了彭城之门户,局势向着有助于泰山军的一方倾斜。

而这对彭城的陈登不利的同时,也让青州的曹操可选的范围越来越小了。

对他来说,随着泰山军将兵力陆续集中到了徐州北面后,曹操能完成他北狙南歼战略的时机出现了。

于是,靠着军中的校事们探哨的情报,曹操对青徐战场的态势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了,于是他开始行动了。

……

一直以来,汶水都在滋养着齐鲁东南部。

它的源头与济水相连,其末端又与大海相接,保证了它丰沛的水量的同时,也让它生生不息。

自远古以来,汶水都是齐鲁地区沟通的生命要线,生活在这片地区的东夷二年正是靠着汶水和外界相连。

淳于,一座坐落在北海境内汶水边上的小邑,此地原是州国之都邑,后来其国亡国于杞,其公族便定居为淳于城,后宗族得淳于氏。

至今,淳于氏都为齐国北海的望族,真可谓冠盖不绝千年矣。

淳于城算是一座小商邑了,来自东莱的鱼盐从这里可以更快的发往中原。但总的来说,这是一座普通的小城,甚至方圆数十里都属无城邑,只有大片大片的荒凉。

而今日,这座千篇一律的滨水小城充满了某种悲伤的色彩。

在太阳落下了浮烟山之前,一道柔美的霞光忽然蹦入画面,让这副单调的黑白画一下子有了色彩和生机。

温柔的霞光将一切都镀上了金黄,也将清澈的汶水变成了姜黄色。

但眨眼间,太阳落下了浮烟山,天地猛然间褪去色彩,淳于城上飘荡的霞光慢慢消散,慢慢的,直到一切都晦暗下来,那是一种失去所有血液的雕枯,毫无生机。

正是这一日,由大量马匹、骡子、大车组成的军队进入了淳于城。

他们正是从高密撤回来的曹操所部。

在原计划中,曹操打算通过撤回临淄的方式来调度出关羽之军,但谁知道整个过程中,敌军竟然一直没有出现。

而与此同时,他却得到了临淄的荀彧的加急军报。

至此他才得知整个济水防线竟然就这样崩溃了,数万大军如今撤往了临淄,现在就被泰山军给包围了。

曹操没有将这个情况告诉全军,而是一人默默消化,他知道自己不能急,不能慌,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

而在冷静思考后,曹操从不利的形势中看到好的一方面。

虽然济水防线告破,但当时的曹仁已经接管了原夏侯渊的部队,所以至少有两万的精兵成功撤到了临淄城,这让后者的防御实力大大增强。

其次是负责守卫临淄的是荀彧。对于荀彧,曹操有着足够的信任,信任他就和信任自己一样。

而荀彧也表达了他对守卫临淄的信心,在军报中说让曹操不要为腹里的战局担忧,让他还是在北海继续战斗。

诚如曹操说的,此刻只有他在外面打的越好,临淄城反而更安全。

最后就是关羽部的情况,他这一路想反倒真给他想出了个办法,而且就在实行当中,现在他抵达淳于城,就是在等待。

等待那关羽出错的时候。

……

距离淳于西南二百里的琅琊群山内。

时大汉建威将军,领琅琊、东海二郡,权东面招讨战事的徐州大将臧霸正在带着两万大军行军。

此前,他得到陈登那边的军令,让他配合北面的曹操一起对出现在北海一带的关羽部进行截击。

对于这条军令,臧霸背地里是唾弃的,因为他和泰山军有仇不假,但与那曹军也有不少血仇在。

当年曹操南下就是从北海顺着莒县南下的,当时臧霸军中老营就安在莒县,他宗族不少口人就死在了曹军的刀兵下。

其实不仅臧霸不乐意,军中的吏士们也不理解上头的想法。

之前上头还一个劲喊驱除曹贼,恢复徐州呢,现在转过头就是青徐一家亲了?就因为你陈登娶了个曹氏女?

所以当臧霸磨磨蹭蹭的逡巡在琅琊河谷一带的时候,全军上下都是赞同的。

救曹操?救个屁!

一开始臧霸还担心自己这边逡巡不前表现的太明显了,在陈登那不好交待。

臧霸和陈登相识于微末,是一同血战而有的情谊,臧霸也不想因为这个破坏了两人的感情。

而现在好了,他得到情报,说一伙以前的泰山军残部盘踞在琅琊山内,而他正好可以去剿灭这伙人。

而说来这也是痛,当年琅琊群山一度是他臧霸的老营,他们这伙人甚至还有了个琅琊盗的名号。

但后面泰山军的关羽不断往琅琊山渗透,最后山里大多开始姓了“太”了。

现在他回来,正好顺路剿了这些人,也血一血前耻。

……

一直以来,琅琊群山都是盗匪、山寮的家园。

和很多人以为他们是暴力的宣泄者不同,大多数琅琊人其实生活都非常困苦。

琅琊郡最肥沃的土地是沐水附近的河谷地,但这些早就被豪强、大族给占据了,那些活不下的黔首就只能进群山为盗。

其实说着为盗,也不过是在山里艰难求生罢了。

毕竟穷的早就入山了,山下那些豪强们,又怎么是他们能盗的?

山里的资源非常贫瘠,大多数琅琊山寮都食不果腹,而这还要被山里的那些有力们剥削。

是的,这里的有力就是此前臧霸父子为核心的好汉们。

这些人当然不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应吃喝用度都是从山里人口里夺下来的。

所以,臧霸父子时期,琅琊山人对于这些“琅琊盗”就是深恶痛绝的。

而直到泰山军派入山中一群人,这些人才开始“觉醒”,才开始有怒火。

这群人是以四人为核心的,他们就是杨穆、葛公、马俭和阮仲四人。

说来这四人当年就是琅琊盗出身的,只是在出山进入沂蒙山内和泰山军战斗的时候被俘虏了。

正是那一场战役,骄傲的不可一世的臧霸遭遇了他人生最惨的失败。

四人虽然也是琅琊盗,但他们是琅琊山本地人,和臧霸那些外来户是不一样的,他们对这里的人是有感情的。

四人在泰山军中看到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他们看着泰山山民的变化,看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好,他们也想回琅琊,带着父老们也奔好日子。

后来,当时的张冲在出山作战前,决定先派精干人员出山发展各处根据地,其中杨穆四人就被派往了琅琊山一带。

这四人中,最灵魂的人物就是杨穆。

其人出生在莲花山内的一处窝棚内,家境贫寒,虽然不少乡人都说他们家曾经是山下的大族,是躲避仇杀才入山的。

但这不能改变杨穆卑微的地位,山里没办法供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每个人都需要在他稍长成时就去山里求活。

靠着头脑和武勇,杨穆逐渐成长为一名小魁,队伍也有数十人,虽然在山里排不上号,但也步入了温饱。

但一切都随着他们出山攻击泰山军而改变了。

在被泰山军俘虏后,杨穆真正开阔了视野,并深深地认同着《太平经》,认同着黄天之世的理想。

杨穆他们回到琅琊山后,因为有泰山军的支援,以及他们针对贫苦山人们的主张,势力发展的很快。

先后在五莲山一带建立了数支队伍,五六处营地。

后来关羽坐镇泰山,横击臧霸,逼得臧霸无奈南下徐州,五莲山一带的根据地就愈发壮大了。

徐盛、徐缪等人就是这个时期发掘和成长的。

但在极盛后,随着关羽将外围兵力的收缩,五莲山的根据地也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

原先被驱逐走的臧霸琅琊盗也在这个时候重新杀了回来,杨穆他们也遭受了巨大失败。

四人核心中,先是葛公战死。

他是因为撤退时,被琅琊贼围在了峰上,最后不屈跃下了山峰,牺牲了。

再然后是马俭和阮仲。

二人在救援山里的山寮时,被琅琊贼打了伏击,马俭当场被射死,而阮仲被俘后,直接被磔杀。

就这样,四人众就剩下了杨穆,而他还在战斗。

而这一次,他要报仇雪恨。

……

在得知杨穆他们最后的藏身之地后,臧霸就派遣吴敦去剿泰山军余孽。

吴敦从臧霸这里带走了两千人作为本兵,然后到了琅琊山开始聚兵。

他聚兵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就是将看到的聚落点全部围住,男的逼着入军,女的全部冲入后营。

在短时间内,吴敦就聚集了一支人数在五千多人的军队。

当然,这样的军队实力肯定是堪忧的,但吴敦也不在乎这个,即便他的士兵是用绳索拷着随军的,反正只要他这边狠狠的搜刮人力,那泰山军就会少。

而于此同时呢,占据在莲花山一带的杨穆也在厉兵秣马,此前他们老营被暴露出去就是杨穆故意为之的。

因为在时隔一年多后,他再一次和泰山军主力取得了联系。

关羽的令兵深入琅琊山成功找到了他们,并且给杨穆他们带来了物资和装备。

足以武装两千人的装备和给养从山道送入山里,五莲山根据地的实力迅速增长。

此时,杨穆训练的兵力已经到了一千多人,还装备有一百副铁甲,就是弓弩也换上了泰山军主力部队用的。

兵力的恢复,让杨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复仇。

他从来没忘过这一年多来的屈辱和仇恨,如此他立即着手实行了这个计划。

先将琅琊兵引诱入山,然后围而歼之。

入山后的吴敦行军速度非常缓慢,等杨穆他们急行军抵达伏击点的时候,这些人甚至还有数十里没走到。

在等候了两天后,杨穆终于看见了缓慢行来的吴敦所部,于是经历一日战,吴敦部大败,全军溃散。

不仅他抓来的山寮被全部解放,此前作为吴敦本兵的两千徐州军也全军覆没。

而吴敦也在逃亡的路上,被愤怒的琅琊山山寮们追击,最后将他杀死在了一片树林里。

而当吴敦的失败传回到驻扎在莒县的臧霸处时,他沉默了。

臧霸有着灵敏的战场嗅觉,他从这件事看出了不对劲。

都穷到快要饿死的五莲山根据地怎么突然有战斗力了?这不得不让臧霸怀疑那些人是不是得到了关羽部的支援。

而如果是这样?关羽他会只是援助一下五莲山吗?他会不会将目标放在自己?

此时,臧霸内心有着巨大的惶恐。

他在关羽面前可以说是两战两败,而再打第三次,他也不觉得能打赢。

所以,臧霸在第一时间就将分散的军队聚集起来。

而且就在莒县这里修建壁垒、仓库,还准备了一批运输船就停靠在沐水上,想着一旦战事不利还可以直接上船南下回徐。

可以说,臧霸在逃跑这一条上是点满了。

其实也可以理解,臧霸这样的军头,就算再信任陈登,但还是将自己兵力作为第一考虑的。

保存实力这个行为早就深深烙印在臧霸的灵魂了。

而之后,臧霸就在莒县踞守着,紧盯着战场的一切。

之后的信息不断向臧霸这里汇聚。

二月十八日,五莲山兵出山袭莒县东北四壁。

二月十九日,徐州琅琊北门户姑幕传来军报,境内出现大批敌军南下,无力阻拦,危急。

二月二十日,五莲山兵破山口四壁垒,疾行二十里,遇赶来支援的徐州军四千人,败退。

二月二十二日,出城援救四壁的徐州军得到臧霸军令,迅速回城,但在路上被出现的关羽部伏击。

而此时,五莲山兵从后方杀回,两军合力,聚歼徐州兵四千。

战后,此部与五莲山兵合兵一处,没有继续北上莒县,而是直接转向莒县后方地区。

三月,一直焦急等待的臧霸忽然得到消息,他后方的沐水诸城壁先后陷落,一时间徐州军撤回徐州的通道被断绝。

也正是这一天,一直久未出现的关羽带着大军出现在了莒县城外。

此刻,臧霸他插翅难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