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犁汉 > 第九百一十九章 雏凤

犁汉 第九百一十九章 雏凤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3:57 来源:小说旗

蹄声如鼓,轰然震动着大地。

进入广县的的官道上,一支骑兵队伍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逼近。

他们身后杏黄的披风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战马鼻孔喷出喷嚏,铁蹄卷起的黄泥如同砂石一样打造身后。

所有骑士都神情肃穆,紧握缰绳的手心渗出汗水。

关平行进在队伍的最前方,就在两个时辰前一支外出哨探的游奕袭击了一支从剧县支前的曹军队伍,获得了一个重大情报。

丁盛和董访的泰山军竟然都中了曹操的计策,被他前后堵在了齐国西部的山道里了。

这个消息打得关羽措手不及,他本来只是打算带着骑兵突袭曹军的后勤补给,将战胜曹操的机会留给正面作战的丁盛和董访。

但谁想到丁、董二帅这般不济用?这就中了曹操的计了?

不过当时的关羽忽然又想到去年的时候,他也是这样中了曹操的算计的,就是那些局外人一看都觉得是计的,但偏偏最能迷惑局内人,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判断坚定不移。

当年自己就是这么被骗的,现在丁、董二帅也这么被骗,直让言语甚少的关羽都忍不住骂了句曹操,奸诈。

真是奸曹操呀!

但这同时传递来了两个好消息:

一个就是幸亏他关羽就在曹操的后方,而且因为一路行军快,此时已经奔行到了距离广县不足四十里的地方。

而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哈哈,他曹操竟然就在这广县。

于是关羽当即命令关平带领五百突骑作为先锋,将一路上的哨骑、岗楼全部清掉,为主力开出秘密道路。

而为了尽可能让关平的队伍保持高机动性,关羽还将队伍中剩下的备用马又分出了五百匹出来,保证了先锋队一人便有两匹战马。

之后,关平受命,带着精选的五百精骑,携两日左右的口粮,一日可用的水,在上午巳时许,就向着广县方向而去。

在整个上午,关平等先锋骑就一直奔驰在道路上,而且很快就遭遇到了附近游弋的曹军哨骑。

曹操用兵大家,自然不会不考虑到关羽的存在,所以在他坐镇广县组织前方伏击战的时候,他依旧撒出去了不少哨骑,就布置在后方一线。

但曹操也就是只能做到这些了。

毕竟此时只是和丁盛的决战就已经用尽了曹操所有的底牌了。

他能不知道关羽的出现可能会是自己的失败的直接原因吗?曹操太知道了,但纵然是这样,他也抽调不出任何一支部队堵在关羽北上的通道上。

曹操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将山谷内的泰山军给歼灭,然后利用这个时间再回头进攻关羽。

曹操只能赌关羽的情报慢,或者反应慢。

而关平这些前哨骑士大部分都是军中优秀的游奕出身,本身就擅长捉生。

正是因为都是行家,所以这些游奕们一看这些地方就知道哪里是曹军可能会布置哨探的,哪里又会是岗哨。

本来曹军的哨骑即便被发现了,也是可以逃脱的,毕竟大家都骑的战马,战不能战,但情报肯定是能送回后方的。

但偏偏关平这些游奕们一人要两匹马,在发现曹军哨骑的第一时间,这些人就完成了换马,然后只是短暂的追击后就用手中的骑弓点完了他们。

从这些活下来的曹军哨探口里,关平他们又休整了一下方向,然后将道路更新的信息送往后方正追来的关羽,就继续出发了。

这一次,他们直接撞到了一支巡哨的曹军小队,在短暂的交锋后,关平他们就开始在灌木丛生,崎岖的山道上开始追杀了。

这回他们运气好,直接俘虏了这支哨骑的骑将,并从他的口里得知了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

那就是曹操给这些哨骑和岗所都下发过一个命令,就是每隔两个时辰必须向后方大营传递一次信息。

关平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就明白他们就算将通道上的岗哨都扫清也是没用的,因为只要这些岗哨没有准时送回消息,那曹操肯定就察觉后面出事了。

甚至只要估摸一下时间,都能知道袭击的泰山军大概在哪个位置。

此时的关平才明白,那曹操布置在后方的哨探哪里是给曹操送消息的?就是为了他们送不了才有用。

想到这里,关平立即意识到他只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去袭击曹军,如果不能在时间内完成突袭,那曹操肯定要跑。

当即,关平就下令:

“全军弃甲!”

关平的命令惊住了副将,这副将是关羽身边的骑将出身,叫许虎,听了这话下意识答了句:

“校尉,咱们这样就算到了广县也打不了仗呀。”

关平冷戾的瞪了一眼老许,反问道:

“咱们是骑兵,有刀有马就能战。怎的?你老许也是老泰山军出身了,当年张王带弟兄们出山的时候,难道骑兵人人有甲了?”

老许被噎住了,忙解释:

“没甲作战,我恐怕弟兄们的伤亡太大呀。”

关平这个人,平时都好商好量的,但偏偏在战事时却不知道学了谁,是真正的说一不二。

而偏偏关平也是最近到了关羽的军中,所以军中的老人们都不知道他们这位大帅之子会是这么一个脾气。

要是知道的话,许虎肯定不会多这句嘴的。

果然,在徐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关平一马鞭就抽在了徐虎的肩甲上了,然后就听得关平森寒说道:

“怎的,咱们的命是命,那些被困的袍泽命就不算?老许,你给我听好了,今日就算是你我都战死,都他娘的给我死在广县。两个时辰追不到那,你和我就是罪人!”

这时候的许虎再不敢多话,忙开始将关平的命令传下去。

队伍中有骚动,毕竟身上的甲胄就是护身符,比什么黄天泰山君都能护住命。

但军令如山。

军队从来不只是袍泽之情,更是铁与血,是取舍是牺牲。

当上头的命令如山石一样坚定传下,所有游奕突骑纷纷解下了身上的铠甲,然后将携带的干粮也扔到了地上。

水是不能丢的,没有吃的还能熬,没有水,片刻他们就会丧失战斗力。

此刻在场的这些游奕们都有一种直觉,这一次他们可能真的要战死在广县了。

这些精良贵重的骑甲就这样被抛弃于道,彷佛一摞摞坟头,让人倍感凄壮。

片刻后,彻底轻装的关平等人加快了速度,很快就消失在了曲折的山道内,唯有这伏在道上的曹军尸体诉说残酷。

……

此时的广县外,人声嘈杂鼎沸。

刚长到马驹高的曹丕正在几个家族武士的护持下,站在不远处好奇的张望着。

曹丕是曹操的三子,别看年纪不大,但六岁能射,七岁便能提笔为文,然后在今年随父出战的过程中,又在军中学会了骑射。

最近,他正又和几个军中剑术大师学习剑术。

吃的好,练得多,身高也没被其父拖累,所以也是一勇将苗子,任谁看到了都得夸一句,长得好。

这次曹丕和几个堂兄弟们都随父亲曹操一起留在了广县后方,和那些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叔伯们不同,他们这些都还需要在军中历练方能外放。

曹操对于子弟的教育显然有着超越这个时代人的先进,即便此时曹丕还只有七岁多,就已经被带在营内接触战争了。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父亲都是舍不得的。

军旅生活的残酷和艰苦就是一个成年人都扛不住,更何况是曹丕这样的稚童呢?

但生在乱世,生在曹家,那就没有办法。

有些苦你不早吃,后面想再吃恐怕都吃不到了。

多一年接触战事,就有多一年的经验,当然也就多一年的风险。

但曹操能接受这个风险,毕竟他儿子多,能抗!

只是曹丕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风险,就没人问过了。

此时,看着这队正在交粮入库的队伍,曹丕也不清楚是哪里的屯田兵,反正这几日像这样破破烂烂的杂兵,就和细流一样汇在了广县。

就在曹丕张望的时候,随在他身边的一个衣甲华丽的青年武士不屑地说道:

“真是一群臭虫,隔着这么远都能闻到那卑贱的臭味。三郎,还是和我一起退远点好。不然你一会给你母亲请安,让她闻到了,还不担心坏了?”

说这个话的是曹丕的小舅舅,卞和。

曹丕的母亲就是卞夫人,此时还是曹操众多姬妾的一员,只是其母族在沛国也是豪族,所以其地位远高于其他姬妾,仅次于正室丁夫人。

在这个位面中,曹操并没有那个机会发起宛城之战,所以自然也没有让自己的长子曹昂战死的事。

在历史上,正是因为曹操玩女人以至于宛城大败,不仅丢了典韦这样的大将,还丢了当时曹家的嫡长子曹昂。

曹操的正室丁夫人,也是曹昂的生母就是因为这件事与曹操彻底决裂,并主动和曹操离婚。

也正是丁夫人离婚,曹操才让卞夫人做了正妻,也如此曹丕才从一个庶子而成为了嫡长子。

日后曹丕能继承曹操的事业,这一点可以说是最大的因素了。

而现在,曹昂好好的活着,还作为曹操的使者就驻节在徐州,曹操的正妻还是丁夫人,所以此时的曹丕自然是没有多少机会了。

但有些人从生下来就懂一个道理,机会从来都是自己争取的。

这会曹丕正看着前方来来往往的屯田兵,正留心当中有没有勇士可以被吸纳在侧,忽然听到小舅舅的话,当即要点头。

但忽然想到什么,曹丕又硬生生止住了,然后用着他还未变声的童音,奶声奶气道:

“舅舅如何能说这般话?且不见这些人不正是我曹氏的基石吗?不也正是这些汉子们用肩膀托举了父亲的大业吗?所以他们都是我曹家的大恩人。”

这番话直接将边上的卞和给说愣住了。

他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看到曹丕说完这句话后,不仅没退,反而主动上前走到那群屯田兵的那边。

卞和顾不得侄子这么小怎么就能说出这样的虚伪话,赶忙带着武士们护了上来。

曹丕走到这的时候,已经是围满了人,圈里一个兵粮吏模样的中年人正对几个黝黑的汉子训斥着。

那几个汉子的腰这会都快折到地上了,被那兵粮吏骂着,一点不回嘴,反而不断讨饶。

其实曹丕在那边站着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这边了,这会走过来,努力屏住呼吸,然后开口说道:

“你们这是干什么?赶快交完粮,让后面的人等久了,一会天都黑了。”

但这奶声奶气的话却没一个人理睬,你谁呀。

反倒是落在人群后面,一个和曹丕差不多大的脏兮兮少年,听到后不忿道:

“那帮狗吏就会刁难咱们,就知道欺负俺阿大,看我长大了不揍死他们。”

曹丕被这个少年的口气熏得呛鼻子,然后不动声色地退后一步,远离了这人喷出的吐沫。

就在这个时候,后面的卞和走了过来,对着这些人怒骂:

“都干什么?没听到三郎向你们问话?”

说着,卞和就指着圈里的那个兵粮吏,训斥道:

“你出来,到三郎跟前回话。”

那兵粮吏在听到“三郎”这个称呼就直到谁了,毕竟军中也就是曹氏宗族子弟才会称郎,更不用说三郎了。

曹丕在军中也是有点知名度的,尤其是当曹昂离开军中后,他就是曹丕年纪最大的那个,想不让人记住都能。

于是其人连忙挤了出来,先用手里的巾帕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然后对曹丕恭敬行礼:

“小吏张顺,见过三郎。”

曹丕笑了笑,让张顺说明情况。

张顺也烦这个事,此刻见曹丕问了,忙一五一十地倒了出来。

原来刚刚张顺那边清点粮食的时候,发现这支屯田兵送来的粮食竟然比定下的额度少了三分之一。

其实如果只是缺斤少两的,他张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他们这些人也清楚,现在最紧要的是前线。

但别人是少几十斤,最多不超百斤,但这支屯田兵运来的竟然足足少了三分之一呀,那可不是小数目,论车算都是三大车。

所以张顺死活不能让这些人将粮食入库,不然日后曹公发现粮不够吃了,非得拿他们兵粮吏们的脑袋定军心。

而这些人也不争辩,只是一个劲的苦情说什么路上有大车落在了山里。

呸,这帮人都是北面来的,有个屁的山要爬,拿这样的瞎话糊弄他老张,这口气不能忍。

当张顺将这些情况说万后,附近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他们都是听说曹公的三子出现在了这里,都来这里张望看热闹呢。

此时曹丕已经大概明白了情况了,只是往那些屯田兵的脸上瞅瞅,就能看到他们的躲闪和心虚。

所以曹丕哪里还不知道那些少的粮食肯定被这些人墨下了。

但看着外面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曹丕已经有了主意。

其实他本不需要这么急躁的表现的,毕竟他太小了,即便有人看到了他的潜力,也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向他靠拢的。

可当曹丕知道父亲竟然当着一众大将的面,给表兄曹休加冠,还授予了“天命”这样的字,他就不能再等下去了。

此刻,众多念头会在曹丕心里,让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张兵粮,你奉公没有丝毫的错,这些奔波百里为我军送粮的好汉子们,也没有错,你们都是我曹家的大恩人。这里,我年纪小,说一句不懂事的话,张兵粮可否听一听。”

此刻的张顺心里不知道绕过来多少道弯,最后做出了深深下拜的动作。

随后,曹丕对边上如斗鸡一样的卞和说了句:

“舅舅,你将我举在你的肩头。”

卞和总是反应慢,但却听话的将曹丕举在了肩膀上。

此刻,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曹家的屯田奴,曹丕开始了他在大众面前的第一次表演。

只听曹丕大声喊道:

“这乱世,粮食固然重要,但重要的过人心吗?这少了粮食,却不能寒了人心啊。你们能百里奔波羸粮来此,本身就表明了你们的忠心。我曹家自然不能寒了诸位好汉。所以今日我曹丕在这里向你们承诺,你们所带来的粮食,其中一半冲抵公份,剩下的一半,皆由我曹家买下。”

曹丕话说到这里了,四周已经欢声雷动了,开始纷纷呼喊着曹丕的名字。

但曹丕话还没完,又说道:

“不仅如此,我曹家将要赢得这次大战,而今日我曹家所取得的荣耀不会独享,而会与你们这些忠心我曹家的好汉们一起分享。你们今日都不要走,等大胜到来时,你我一同喝酒!”

所有人都沸腾了,他们围绕着曹丕,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在一声声节拍中,所有人都向曹公和曹丕献上了最高的赞美。

天命在曹不在太呀!

此刻,处在中心的曹丕,再不能自抑了,他在心中怒吼:

“能继承我父大业者,如何不是我曹丕?”

果然应了那句“雏凤清于老凤声”啊,有志真不在年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