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犁汉 > 第九百二十四章 暴露

犁汉 第九百二十四章 暴露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3:57 来源:小说旗

小萧见自己说到大太的张王已经鼓噪而下的时候,却发现面前的这位京都老兄却不惊疑,以为其有不同见解,遂问:

“丁兄,不知你如何看这一战呢?这大太难道真的会一统河山吗?”

曹操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捡起盘里的果蔬嚼了起来,因为过于爽滑,他越吃越快。

而小萧也知机的将面前的一些野味递给曹操,却不想曹操直接摇头,嘟哝道:

“吃这个肠胃会不好。”

小萧这才作罢,然后才收敛住自己过分的好客之情,看着曹操对着一盘盘果蔬狼吞虎咽。

卷完了一大盘菜蔬,曹操这才开始吃一些粟米,好歹将精气神补足了。

而肚里有了这些东西,曹操这才开始给小萧说道这天下的局势。

“萧君,你可知义与不义否?”

少不更事的萧范正要说一些好听的片汤话,可到嘴里却觉得不合时宜,只能摇头表示自己太小,还不能判断何为义。”

此时的曹操也许是想激发自己,也让自己能有个信念去支撑自己。越是在困境,人能依靠的其实就剩这些了。

所以曹操眼神炯炯,真为萧范说出了一番道理来了。

却听曹操道:

“这天下有义与不义。孔子倡仁,孟子却倡义,只因为他是处在真正的乱世之中。只有强调义才能杜绝天下祸乱之源。也只有义才能战胜不义,有道之兵胜无道之兵。”

“而观大太之张贼,就可为不义之人,兴无道之兵。他所用几条,哪一样不是祸乱纲常的事情?而彭城之陈、孙二君,扶汉室,兴义兵,正为有道。以无道而伐有道,可乎?”

见曹操说的这么慷慨激昂,小萧虽然觉得这个有点牵强但并没有直接反对,而是问了这样一句话:

“那丁君,不知道何为义呢?”

曹操吃了这顿饭,又囿于身份,他一定要说一番儒家常理,不能过于显露出不同,毕竟前面这个是前朝老太傅的后人,没准对于儒家义理有着十足的了解。

于是曹操作儒家样,摇头晃脑道:

“何为义?不过就是理之所当为,情之所当举也。能辨是非,明曲直,心中有正理,合乎天理人情,守乎正道者,是谓之义。”

那小萧却皱眉了,他疑惑地对曹操问道:

“小子虽偏僻,但也常闻那张王可当‘义’之一字。其人有当担,辨是非,明曲直,此不正是义嘛?丁君为何说其人不义呢?”

在听到小萧口中已经带着点认同泰山军的意思后,曹操心里已经提高了警惕,但嘴里他还在解释:

“萧君,岂不闻义有大义与小义之分?小义与大义相较,岂不是不义嘛?”

小萧疑惑,问二者有何不同。

却听曹操嘴里依旧念着,但眼神却在飞快的观察着四周,他感觉面前这个小萧似乎并不是他们世家圈里的,似乎并不明白他们这些人的核心利益和那泰山军有多冲突。

“何为小义?张贼是也。分田土以邀买人心,号大言以惑动愚民,作乱之初不过是为一己恩怨,稍张势则分财亲友。一人得势,乡党得利,所图到底还是一村一乡。”

“而何为大义呢?就是如陈君、孙君者,所思所行关乎天下国家之安危,其存亡兴败,是苍生之所系。治乱之纲维,社稷之所仰赖,能舍小利而成大节,舍小道而守正道,大义也。古之所谓‘苟利国家,不顾己身’,正是此辈当为。”

曹操一番话,直说的眼前的小年轻一愣一愣的,他疑惑的看向曹操,问道:

“丁君,依你看,这场决战泰山军是要败了?”

却不想曹操摇头,叹了口气:

“却不总是这样,但我既然有幸知道这一次义战,我辈就算死在那里也算为大义而死了,所以我想请萧君借我一匹良马,让我能去彭城参加这场战事。最后不论胜负成败,也算无憾了。”

此时的曹操说了这么多,终于绕回到他最终目的了。

借马,奔彭城。

但萧范在听了曹操的慷慨呈辞后却久久不语。

他低着头,一直看着眼前的杯子,忽然抬头说了这样一句话:

“丁君,我视你为友,你想借马就借吧,为何要哄骗我?”

曹操愣了一下,不清楚自己哪里哄了他了。

但听小萧颇为激动道:

“泰山军不是这样的,我虽然没见过泰山军,但也听闻他们给穷苦人分田分地,让天下人穿衣保暖,所过之处秋毫不犯,是真正的义师。怎么到了丁君嘴里就成了邀买人心的不义人呢?”

这下子曹操明白,眼前这小子怕是在山坳里呆傻了,怕拎不清自己的身份了。

此时曹操对眼前的萧范已经有了某种厌恶,他彷佛成了那些背叛自己阶级的蠢货的集合体。

所以曹操也不装了,冷哼了句:

“那泰山军分的田都是谁的?是天上掉下的吗?那些泰山军要是可以自己开辟山林,开垦良田,再分给黔首,徒隶,那没人说他一分。如果做不到,就像前几朝那样,分些荒地给黔首们自己耕种,那也行。可偏偏,他们拿的是我等祖先积攒九代的基业去分?”

此时曹操已经说得很大声了,他声色俱厉训斥眼前的小萧:

“泰山军有何义理去换人家九代富贵?”

此时的小萧已经完全被曹操夺了气势,只能讷讷道:

“我也常听富贵之家有害民之举,不是好人。”

然后他就迎来了曹操的冷笑:

“害民不假,遇到这种,我曹某也会手刃之。但左不过是一命换一命。何样的性命能换这九代基业?”

当曹操说完这话的时候,脸色一僵,马上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

望着垂头丧气的小萧,曹操眼神变得异常冰冷,他已经起了杀心了。

但不知道是没听到,还是没反应过来,小萧还低着头不说话。

曹操双手已经死死抓住了案几的两边,随时准备爆起,给萧范的脑子来上一下。

但就在这个紧张时刻,一直垂着头的小萧忽然哭了。

他边哭边愧疚:

“我早就知道我是一个弱懦虚伪的人。我即便知道泰山军的做法是对的,但我也只能在这里与你争论,我甚至不敢将家财分给坞外的那些穷苦人。丁君,你说的对,我真的是太虚伪了。”

听着小萧哭诉,曹操脑子里不断权衡。

此时杀这人,自己未必能逃出去,更不用说获得马匹去彭城了。

也罢了,听此人言语,他应该是没听到自己的口误,就先稳住此人,弄到马匹再说。

于是,曹操不自觉的松动了手指,嘴里安慰道:

“小萧,我当年与你是一般的,都有一颗仁心,也看不得黔首奴仆们受苦。但等我游历天下多了,我才发现哪有什么不苦的呢?你觉得那些泰山军就没有高下之分?就没有道德卑下?你且看吧,不出数年,那泰山军也和现在的大汉一样,一样污烂。”

“这人心呀,就没有变过。”

“所以你所追求的公平、美好不过就是镜花水月一样。而这片刻的美好却是要用你我的性命和祖宗家业作为代价的,这公平吗?”

“而且如你我这样,衣食所用哪里是自己的,不是祖先积累哪有我等富贵?所以这些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我们也不过是为后人代持。既然代持,又如何能自作主张卖了家族基业呢?”

曹操真的是语重心长啊,为了稳住小萧,他感觉自己说了一辈子最多的话,也是最低声下气的。

曹操的话语是有用的,小萧明显有一种理想幻灭的感觉,他不得不接受现实,那就是泰山军与自己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

他们的祖先能在山坳中开辟庄园坞壁,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他不肖子孙如何能卖了家族基业呢?

于是,萧范终于抬头,满怀期冀的看向曹操:

“丁君,那咱们一起奔彭城吧。”

曹操大喜,终于把你个傻小子劝过来了。

于是,二人聊了一下行程,因为今天已过大半,萧范也需要处理这些手尾,然后二人决定在坞壁再宿一晚,明日出发向彭城。

……

夜明星稀,萧范睡不着,和衣站在庭院里深思。

怎么办?

听着隔壁曹操的呼噜声,萧范陷落了艰难的抉择。

是的,他已经知道白日那所谓的“丁魏”就是那青州决战中消失的曹操了。

曹操是怎么暴露的呢?

太多了,不仅仅是他自己说漏的嘴。

曹操的身高本来就已经很惹眼了,又操一口如此标准的洛阳正音,还是从山里出来的,一副逃亡的样子。

更不用说那番气度。

白日他被曹操说的哑口无言绝不是因为他没道理,而是在曹操面前,面对此人的威势,他实在说不出一句话。

其实曹操自己也忘记了,长久以来久居人上,为天下执棋者之一,心中有如此有大志,大事业的,其气度早就养成了说一不二的霸气。

此时的曹操就算再落拓,他那身霸气都藏不住。

但这些都不是最直接的,实际上,萧范在看到曹操的第一眼就认出他了。

原因很简单,县里就放着一张和曹操面容几乎到了九成九相似的炭笔画。

那些出自泰山军素描大师手笔的肖像画,真的神了,怎么可以画得那么像。

所以曹操自以为隐藏了,实际上无所遁形。

曹操有一点不知道,实际上此时的兰陵已经被泰山军给占领了,只是因为兵力微薄还只是占据县邑,还不能下乡。

但即便是这样,如萧范这样偏僻的土豪都明白,这头顶的青天终是要换成黄天了。

所以当泰山军让县里的各家土豪入城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不去的。

他们怕不怕泰山军给他们来个一锅端呢?这个时候泰山军一直积累的信誉发挥了作用。

其实这些都是虚的,此时此地,处在群山之间的兰陵已经彻底被泰山军包围了,他们这些人还有其他选择吗?

包括萧范在内的兰陵土豪们都去了县寺,在那里他们被告知了两件事情。

一个就是如他们这些人只需要献出田土,家中浮财都会留给他们,而且一应待遇都和黔首一样,不用再担心日后追索。

这真的是泰山军开恩了,要不是兰陵处在泰山军和徐、扬联军决战的中间区,张冲怕政策过于狠辣而将这些地头蛇推向敌军,他是不会给这么宽容的条件的。

和这些兰陵土豪一比,那些被打入另册,早就没有政治前途的河北土豪子弟们,那是真的惨。

不过事情不就是赶得好不如赶得巧嘛,都是命。

而另一事情就是,那个泰山军屯将给了他们一张图,上面画着的正是曹操的头像。

此人告诉这些人,一旦发现了曹操,只提供消息者赏百金,能献首者,赐八品官身,能献俘者,除了百金之外,再赐六品武将身。

可以说,这是泰山军成军以来最高的赏格,能抓到曹操的,真的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而据说这样超规格的赏赐就是张王发下来的,由此可见王上的心思。

而面对这样高的赏赐,萧范心动吗?心动。

但他却并不打算出首。

其实现在的萧氏已经是相当没落了,只不过那一点家族传下来的雅言和礼仪还显示他们家族过去的辉煌。

所以为了振兴家族,萧范更应该拿下曹操了。

但萧范却明白他们家族一直信奉的道理是什么,那就是一个“义”字。

为了赏格,让他去出卖一个为大汉战斗的贵族,那就是不义,他萧范做不到。

为了家族的传承,去迎奉泰山军是一回事;卖人求富贵又是一回事。

前者他做了还有原由,后者做了,他怕自己死后去见列祖列宗时,会没脸见他们。

所以萧范在一开始就打算装糊涂,把曹操安顿了,然后送他去彭城。

可白天接触下来,这曹操真的不愧是豪杰之流,真的是过于杀伐果断了。

看来自己明天还是要陪曹操去一趟彭城,不然怕他又多疑了。

只是此刻的萧范哪里知道,在隔壁睡觉曹操早就睁开了双眼,死死地盯着他。

那是何等冰冷的寒光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