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螳螂刀 > 第二百零九章 题忠武侯

螳螂刀 第二百零九章 题忠武侯

作者:鸟飞梨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05 16:03:26 来源:小说旗

先天武举为期三天。

第一天为内部比斗,由武者去各个主城武举天墟现场集合,相关责任区的城主府或宗门负责监督,确保比武的公平与安全。

第二天为州域大比,决胜出天下各州第一高手,然后十四进七,获胜的七人参加最后一天的半决赛,决赛,输的七人相互交手,选出本届武榜第八到十名。

由于跨郡县、跨地域,而至圣凡界没有跨域传送的能力,绝大部分参赛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频繁赶赴不同交战点。这时,置于各处天墟十里广场中央的巨大书本状刻印就发挥作用了。

每届武举第二日与第三日,老夫子均会坐镇中央,亲自出手,针对小世界一百二十多个主城天墟大范围召唤《春秋》虚影。

《春秋》可复刻参赛者本体及其身上佩戴的法宝装备(储物空间内物品除外),制作虚拟躯壳,然后将参赛者大部分灵识与本体剥离,投射至临时的虚拟躯壳上,形成一个模拟本体九成实力的复制体。

由复制体之间展开“殊死”搏斗。

交手过程中,所有主城天墟的十里看台都可对战斗进行实时“直播”,也可选择性“转播”。既方便,又安全。

当然,弊端也不是没有。

《春秋》无论是召唤防御,还是复刻躯壳,本质上都是在施展时间秘术,所以都有持续时间,需要不断消耗灵气,或连续性施展。

其中虚拟躯壳只能维持一炷香。若在一炷香之内未分出胜负,那便只能打“加时赛”,重新复刻。另外,复制体虽不是真身,被打成粉末都没问题,但附着在其上的灵识,确是本人的真正灵识。

灵识若被精神秘术所伤,还是有可能受创的。虽然本体保留了一小部分灵识以防万一,但历史上由于武举变成痴呆,甚至导致灵识逐渐消散,直至死亡的案例,也是数不胜数。

经过一整天紧张角逐,全天下百姓终于等来了第二天跨地域先天之战!

为配合武举,于小菁早早把《春秋》本体暂还老夫子。为了见识更多的新的对手,新的招数,人杰也早早来到天墟广场,心中充满期待。

今日,天心城只有他一个主角,但观众席热情比昨天还要高涨十倍。许多门人甚至比人杰自己都兴奋,浑身热血澎湃。

“终于能看人杰师祖认真战斗了!昨天有点无聊啊,我都快睡着了...”

“是啊,他可是答应宗主从今天开始全力以赴的!”

“连赋灵木雕都这么强,你们说,他本尊得有多强?”

“得多强?之前那木雕才先天七品!七品啊!我的天!而且只是注入一小部分灵力和意志力的木雕!那可是木雕啊!一个七品木雕都几乎打遍宗门先天无敌手,你们自己想想,本尊得有多强?唔,一百倍?”

“呵呵,反正就是吊打呗~”

“可不是么。他连金丹都吊打,接下来我看就是欺负小朋友!哈哈!”

说话这人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架着二郎腿,上面那腿抖得飞快。就和他此时飞扬愉悦的心情一般。

“快看!开始了我靠!结束了...瞬杀啊,果然是瞬杀!!”

“看到对面那表情没?哈哈!爽!”

......

这边武举,人杰越打越郁闷。

弱,一个个都太弱了,荆州各主城选拔出来的这些个强者,其九品战力在他眼里与肉鸡无差,毫无挑战性!大部分还不如昨天那位三品小胖子杜子涵!

反观文举之地,罗横确是目光炯炯,眼睛越来越亮。

昨日从窗口接过包括题目、答卷、草稿纸在内的一大叠纸张后,他按照之前心里拟好的计划对考题做了分类,明确了答题顺序。

他先写相对最没难度,却最繁琐的那类考题,包括书法、帖经、墨义、明经、律令、兵法、算学等。这些靠背,靠练习,就能熟练掌握,而他罗横,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他在梦中腾出大把大把时间,早早将各类经书背的滚瓜烂熟,对其中各种义理了然于胸,八股文也是写了又写,信手拈来。

别人起码两天累死累活才能做完的题目,他仅仅用了两个时辰,其中还有半个时辰在反复检查。几乎每一蘸墨,便直接下笔,就像有神明在背后相助。

由于用的是黄流玉瓒笔,所以罗横这间号舍动静极大,几乎无时无刻从里面照出五颜六色之光,要不是有个对外不对内的隔音法阵,还会发出一些震耳欲聋的声响。门口那诫童心里好奇得很,却又不敢走到窗户口伸脖子去看。院长专门交代过了,不得打扰。

待这些统统做完,第二步就是策论。

策论看的不光是知识,还要考验答题者的谋利、智慧、格局与心胸。

根据打听到的情报,策略题有多有少,最多五道题,每道均由当今圣上亲自拟定。但今年出乎所有考生意料,策论居然只有一题:

依书院诏,拟乾坤一统之策。

看到这题目,罗横坐在原地放声大笑。他一直笑,一直笑,从惊讶到不屑,不屑到讥讽,从讥讽到期盼,再从期盼到自嘲,差点把眼泪都笑了出来。

待笑声停止,他抬起左手,用手掌狠狠搓了搓自己那长长的马脸,接着收掌握拳,往下猛地敲了下案板。点点墨水溅出之际,他右手提起笔,在答卷上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地写下七个大字:

“奉先生以从大势”!

写完标题,罗横又思索片刻,深吸一口气,继续动起笔来:

今天下英雄,惟先生耳!

然,疑有奸臣窃命,令天子引喻失义,双目蒙尘,竟取不义之兵,行舍本逐末之事!

外霸两国,内不亲贤,遂用猖蹶,功业不建,长此以往,必将磋跎岁月,由盛及衰,此乃逆天时之举也!

何其短智也!

若不度德量力,开张圣听,恢纳海之气,挽信于先生,恐不日大唐将颓,大厦将倾,英雄震怒,为之晚矣!

呜呼!

诏令且明曰,乾坤一统,不在凶谋,重在命承于天!

若有朝一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敢问计将安出?

疏远贤能,逆天为之,虽百万众不能成也!

听奉贤能,顺天从势,虽微亦以寡敌众也!

荆州北据天国,东连仙国,西通魔国,乃武昌之地,当以此为要,广积粮,缓扩张,大势傍,无可挡。

谏,即日意转心回,正衣冠心诚忏悔,着于先生,揽贤以迎天授,何愁八方不朝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乾坤一统矣。

刚写完最后一个字,罗横便将答卷卷轴用力一卷,掩住那即将蓬勃而出的强烈暴动。

“呵,不知道阅卷之人会不会被吓个半死?李元启又能否醒悟?不管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作为大唐子民,我已是仁义尽致。至于他能不能把握机缘,抓住这一线生机...哎,看他自己造化吧。”

罗横轻叹一口气,轻轻闭上了眼睛,开始闭目养神。在此方凡界,由于有《诗经》这本奇书,所以诗赋永远都是历届各类考试的重中之重。如果诗赋特别优秀,即便其他科目一塌糊涂,也很可能被破格录取。

当然,也可以不录取。

而罗横之所以把诗赋题目放在最后,则是为了心无旁骛,能全身心对待。

没错,他计划是争取将文举的绝大部分时间,绝大部分精力,全部投入到作诗当中。一篇不行就写两篇,两篇不行三篇,三篇不行十篇,百篇!

他就不信,以他的才华,这样都引动不了《诗经》!

由于用黄流玉瓒笔答题,刚才那篇策论意义深远,耗费了他不少精力。此时罗横便闭目养神,等状态恢复最佳。

近几日湘城并未下雪,但北风呼啸。不少考生,尤其那些答不出题的考生,此时坐在号舍内冻得直打哆嗦,感觉那盆炭火根本起不到作用,身上从内到外都拔凉拔凉的。

九娘准备的一块貂绒毯子此时被铺在地面上。罗横早已不怕寻常寒冷,但跪坐其上时,心里却十分暖和。待他睁开眼睛,正好看到了外边景色,不由自主发出“咦”的一声。

“下雪了啊。”

透过小窗往外看,只见天空中开始飘飘洒洒落下雪花。雪花像柳絮一般随风飘洒,又渐渐“簌簌”的密集起来,在号舍窗口挂了一张白色的“窗帘”。

罗横看了会雪,感觉自己恢复得差不多了,便拿出一把扫把,一个簸箕,一块抹布,起身将号舍内部打扫了一番,再从储物戒中取出脸盆、脸巾、热水和豆粉,细细洗漱后,起身正了正衣冠,虔诚地朝学院先师雕塑方向叩拜了三下。

做完这些,他才小心翼翼打开先前一直忍住不看的诗赋题目。

入目四个大字:题忠武侯。

“咦,李元启想赢想疯了,这是要效仿昭烈帝,在天下士子中寻找‘卧龙’?

呵呵,有眼无珠!

万年难遇的先生摆在眼前不珍惜,还幻想另出个诸葛亮!就算武侯复生又怎样,就算你是刘备在世又怎样,当年他们下场又好到哪去?

罢了,题忠武侯便题忠武侯吧,忠武侯也是我万分敬佩之人。”

想到这,罗横把草稿纸铺成一排,将印象里忠武侯的生平事迹在脑中反复过了三遍,认真构思后,开始下笔道: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第一首写完,纸上光芒大盛,可惜没能引动《诗经》。

“果然,上次那种好事不是次次能遇到,看来还不够深入!”

罗横微微有些失望,好在早有心理建设,便很快定了神,咬了咬笔头,再次重新写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还是不行吗?”

“再来!”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武侯当此时...

“这都不行??呵,我就不信了!”

“再来!”

罗横继续奋笔疾书,中途累了就喝一口水,闭目养神,对自己前面写的内容进行总结,反思不足。

随着日落月升,月下又日出,已经来到了文举第二天。

罗横早将书院提供的稿纸用完了,好在他自己储物戒内还准备了很多,此时,他已然写了七十六首以忠武侯为题的诗赋。有些效果确实不凡,但离引动《诗经》,似乎每次就差那么一点点。

于是,他从第二天的破晓开始,便干脆停下笔,将手臂膝盖撑在桌板上,像姑娘似的两手托腮,一边转动脑筋,一边将手指慢慢按压着太阳穴。

正午时分,随着窗外冰雪消融,罗横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眼睛越来越亮:

“怕是进入了误区!”

“纵观史上所有引动《诗经》的佳作,似乎不用追求全篇字字经典。只要有独到观点,一句引人入胜的佳句,哪怕其他不是十全十美,也能通过那句话带动全诗流芳万世!

有什么观点是前人没提过,叫人印象深刻,可以代代传唱的?唔...李元启既然这个时候提忠武侯,何不与我那篇策论结合在一起?

哈哈!有了!”

罗横激动地抽出一张新草稿,深吸一口气,再次运笔如飞。待写到第二句时,一股熟悉的悸动直入心底。

“就是这种感觉!”

轰隆!

所有湘城百姓,包括武举天墟观看比斗的,在家开灶做饭的,郊外勤劳田耕的,军营辛苦操练的,均听到了这声巨大声响。他们不约而同朝天空看去,然后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只见一本巨大的书籍虚影突然凭空显现,封面上隐隐约约用仙界文字写了两个大字--“诗经”。

巨书缓缓张开,一片荧荧青芒自天空中洒下,直坠入天道书院一处号舍。

下一刻,一道灵气漩涡又从考场中冲天而起,随即变成青芒直上云霄,接着在空中化作了浩浩荡荡的景象。

只见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抛弃了南阳隐居生活,随着主公南征北伐,运筹帷幄,建功立业。

接着画面一转,同时呈现出一上一下两边鲜明对比的场景,上边是时运昌隆,用天时地利在赤壁大获全胜,下边是时运不济,关羽、张飞在关键时刻被迫飞升,天若不成全,豪杰也照样身不由己。

画面合二为一,继续演变,人们看到诸葛亮死后,魏将邓艾率军攻蜀,蜀国谯周劝后主投降,蜀国大好千里山河,就这么被孺子阿斗轻易断送。空留驿亭的岩下水还那静静流淌,好似在怀念忠武侯。

随着一幅幅画面相继显露,所有观看者心中均是无限感慨,感慨在时运和天命之下,一代卧龙也如之奈何!

终于,天空中的异象缓缓消散,最后化成了一篇由灵光组成的书帖。

标题是:《筹笔驿》。内容是: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落款:罗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