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烽火淞沪 > 第97章 守卫南京

烽火淞沪 第97章 守卫南京

作者:九色道尊的文宣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9 20:54:41 来源:小说旗

12月1日,寒风凛冽,陈哲的军靴深陷在那片混合着脑浆与冻土的泥泞之中,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

七天前,陈颐鼎旅长在镇江突然接到一封急电,命令261旅立刻驰援南京,并固守待援。

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耽搁,261旅就这样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南京。

在261旅的序列里,有 521团 和 522 团以及预备第一团。

预备第一团陈哲的带领下,一直以来都表现出色,因此被陈旅长特意安排跟随旅部一同作战。

南京保卫战的战火已经燃起,87师肩负起了重要的防守任务。

他们主要负责的区域包括中山门外的遗族学校、苜蓿园等一线阵地,以及中山门、光华门等关键地带。

在87师的两个旅中,261旅因为有陈哲的预备第一团,其实力相对较强。

这无疑给了整个旅部更多的信心和底气,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他们决心坚守到底,绝不退缩。

从1937年12月9日,日军第 9 师团步兵第 36 联队开始进攻光华门。

日军连续使用大炮轰击城墙,并且利用装甲车掩护工兵爆破城墙,试图打开突破口冲进城内。

国民革命军第71军第87师261旅(陈颐鼎任87师副师长兼261旅旅长)、259旅(旅长易安华) 奉命在光华门阻击日军。

战斗打响后,第261旅利用高大的城墙阻击日军,与日军进行了惨烈的搏杀。

日军的普通大炮无法摧毁城墙,不得不调集更多大口径火炮前来攻城。

得到15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加农炮、150毫米加农炮、240毫米榴弹炮等重炮部队的协助,才在坚固的城墙上炸开了三处突破口,日军坦克向光华门发动攻击。

城墙被日军大炮轰塌了一段,日军第9师团36联队第一大队长伊藤善光率前锋一个大队约150人冲进城内。

261旅以猛烈反击堵住被突破的城墙缺口,同时围攻冲入城内的日军,最后将伊藤善光击毙,保住了城门不失。

陈哲知道日军会使用重炮,他将唯一的4辆95式坦克放在后面的民房一侧,他能不能从南京杀出去,就靠这四辆坦克了。

二团被安排在城墙上守护城墙,一团则在后面保存实力。

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12月12日上午,第八十七师的三个旅,已伤亡殆尽。

第二六一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附近;第二五九旅大部分官兵在孝陵卫附近亦壮烈牺牲。

旅长刘启雄便衣化装,隐藏在老百姓家里,后被日军俘作挑夫,数日后被其部下士兵认出检举,由日兵押解到城内监禁。

后来南京汪精卫伪政权成立后,由日方移交给汪伪,汪便委任刘任伪南京卫戍司令,后升任伪警卫军长兼伪军官学校教育长,刘启雄改名为刘昆。

1937年12月12日下达撤退命令,但是沈发藻带着侍卫跑了,撤退命令一支没有下达。

当天一些高级军官带着家人一同跑路,还带走了为数不多的渡轮。

12月13日早晨7点,唐生智一行人疲惫不堪地到了扬州,可是扑了空,顾祝同已带着部队转移到临淮关。

顾祝同心里还想着深陷敌围的唐司令长官,临行前专门留下了六辆汽车,唐生智心里暗自庆幸,一行数百人这才坐上汽车直奔滁州。

南京城内,自12月12日下午五点下达撤退命令后,各部队指挥官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只想着怎样赶紧脱身。

有的人回到指挥部,一传达完撤退命令,也顾不上组织部队撤退,丢下成千上万的官兵,自己先跑了。

第88师师长孙元良开完会,压根就没回指挥部传达撤退命令,拔腿就溜了。

撤退命令上明文规定,各部队分头突围,并且规定了每个部队的突围方向和集结地域。

建成制的部队,从正面突围,只要不陷入日军重围,脱身并不难,但是只有第66军和第83军两支部队遵照命令执行。

第66军两个师从紫金山北麓趁天黑以后向南突围,将士们机智地寻找日军兵力的薄弱地带,从日军包围圈的间隙冲了出去。

他们把机枪集中在队前,一路冲杀,且战且走,而日军急于杀进南京城,也不愿意在这些突围的部队身上费力。

部队经马厂机场东侧、淳化镇、句容、溧阳,杀出一条血路,安全到达皖南宁国。

第83军当夜由栖霞山附近突围,也取得成功。

执行命令突围的这两支部队,都死里逃生,而拒不听命的大批部队却钻进了死胡同。

其他各部都认为逃往江北才是生路,就都不顾命令,纷纷拥向东边,夺路而逃。

从中山北路到挹江门,沿路挤满了争相逃命的各路兵马和老百姓,车辆、装备和人马相互拥挤践踏,一纸撤退命令,就像一阵狂风似的把十万大军吹得七零八落,魂飞魄散。

人们蜂拥着冲到通向下关的挹江门,这是从城里通向江边码头的唯一通道。

近水楼台的第36师宋希濂部,用汽船拖着木船把第一批人马运到了江北,当船回到南岸后,岸边急于求渡的人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蜂拥上船,第36师被冲乱。

到13日8点,整个36师只有3000多人渡过了江,半数以上的人马被困在了南岸。

第87师副师长兼261旅旅长陈颐鼎根本就没有接到司令长官下达的撤退命令。

到12月12日下午,261旅就与师部中断了联系,中山门正面日军阵地上一片沉寂,只听到雨花台、中华门一带枪炮声激烈,紫金山大火烧红了半山,枪声却逐渐稀疏下来。

陈颐鼎觉得有点不对劲,就对副旅长孙天放说:

“咱们一点外面的情况也不知道,跟师部也联系不上,是不是找附近的教导总队马威龙旅问问情况?”

于是,孙天放派联络参谋刘平去马威龙指挥所,一会儿,刘平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陈颐鼎急切地问。

“广东部队第83军已整队出了太平门,向东北方向去了,马威龙旅长也正在向左侧靠去。”

“他们到哪里去?”

“他们拒不答复,中山门到光华门一段城墙上已经没有一个兵。”

陈颐鼎和孙天放面面相觑,坠入五里雾中,过了好长时间,陈颐鼎对孙天放说:“天放,你带上一些人,亲自到左翼铁路附近观察一下吧,了解了情况好下决心。”

孙天放去了许久,直到13日零时才转了回来,他满面惊惶,强压着悲痛,对陈颐鼎说道:“南京失守了!”

这声音似晴天霹雳,把陈颐鼎从头打到脚,部队现在是进退不得,右侧有溜冰场高地的敌人封锁着向光华门的去路,正面跟敌人对峙着,背后是护城河,唯一的退路就是向下关撤退。

陈颐鼎大声宣布:“521团第三营占领苜蓿园到中山陵一线掩护,其余部队向下关撤退!”

261旅在夜色中从中山门出发,沿中山门通往太平门和玄武湖东侧通和平门的公路,往下关撤退。

从12月13日凌晨3点,部队以急行军速度到了下关,只见无数的人群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江边乱窜。

这儿见不到船的影子,一心只顾逃命的人们,也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漂浮的东西就行,江面上漂满了抱着木板、澡盆、门板甚至粪桶的人,还有数不清的落水者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伸手高声呼救。

部队从这里集体渡江也不可能了,士兵们一看这情景,也顾不上等长官的命令,一哄而散,各自逃生。

有的忙着争抢漂浮工具,性急的干脆跳进江里,向对岸泅渡,还有的奔向城内难民区躲藏去了。

卫士们挟着陈颐鼎跑到江边,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块两丈长的大木板。

陈颐鼎一看这木板绝对载不了身边的这些人,与其落到江中淹死,或被日军生浮,倒不如自己死个痛快。

他拔出手枪,被眼疾手快的卫士夺下,不容分说地把他架上木板,大家一同登上去,飘了不到五六十米,木板眼看着就往下沉,这些患难与共的弟兄知道木板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为了旅长的安全,几名卫士扑通扑通跳到江里,谁知这一跳把木板蹬歪了,把陈颐鼎抛到水里,他挣扎着浮出水面。

从上游开下来的日军兵舰不断地向江面发射曳光弹,并对着水面上逃生的人群扫射,浮在江面上的人们,在曳光弹的照耀下无处藏身,被军舰撞死、子弹打死、和被水淹死的不计其数。

一只浮排救了陈颐鼎的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