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和山海经做同事的那些年 > 第七十九章 十二年春(十三)

我和山海经做同事的那些年 第七十九章 十二年春(十三)

作者:薄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5 23:15:01 来源:小说旗

“谭兄弟,再过一会儿就要开船了。”夹板上的水手大喊,“你还是先下来吧,免得被风浪掀下去了!”

水手觉得檀真是个很奇怪的人。

他花了大价钱买船上的位置,还要给船长算星象天气,填补缺少的银两。

出海的人要么打渔为生,要么往海外的蛮夷之地倒卖香料绸缎。可檀真全身上下最值钱的应该只有那盏琉璃灯,跟个宝贝似的抱在怀里,一刻也不曾松手。

看起来就像个倒贴钱出海受罪的冤大头。

桅杆上的檀真提着琉璃灯,单手攀着桅杆的骨节滑下来,动作轻盈。

“谭兄弟,我看你也不像那些有闲钱的纨绔。”水手好奇地问,“你出海到底是要干什么?”

“找龙。”檀真笑着说。

“什么?”水手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

“海的深处是龙的居所,传说龙自开天辟地存活至今,这世上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能在龙那里得到完美的答案。”檀真侃侃而谈,眼神明亮得像个少年人,“我此次出海,是要去找龙。”

水手瞠目结舌,没料到这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谭兄弟是个脑子有问题的。即便是街坊里光着腚到处撒欢的孩子,也不大相信这样的故事了,这人居然还煞有介事地要去寻觅龙的踪迹。

水手思量半天,委婉地说:“我们只是往东瀛跑一趟,可去不了龙住的深海那么远。”

这回轮到檀真发愣了,他大笑起来,拍拍水手的肩膀走远了。

风帆卷上桅杆,巨大的阴影覆盖了半个甲板。坚硬的船身劈开海水,借着风的力量驶向海中。

烛回头眺望渐渐淡去的海岸线,岸上来来去去的人群和岿然不动的建筑物慢慢沉入了蓝色的海水下。

她听见自己的胸腔里传来很轻的一声响,像是小青蛙跳入古井。

——

大羲洪武七年,秋。

满月高悬在海面上,细碎的银色光芒随着海的呼吸起伏。

烛半个身子都探到栏杆外面,双手卷成筒状放在眼睛上,瞪大了眼睛注视月光下的礁石。檀真不怕她掉下去,只要琉璃灯在他手边,烛就算被传说中的龙吞到肚子里,也能回到他身边。

礁石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真的没有鲛人。”烛沮丧地嘟囔着,踢了一脚栏杆。

“可能是还没走到足够深的地方,鲛人没住在这里。”檀真安慰她。

“没想到谭兄弟还相信这些。”

爽朗粗犷的声音从风灯找不到的阴影里传来,船长提着一壶酒走来。檀真远远地对着他点了点头。

船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可靠中年男人,年轻的时候是跑马帮的,一身结实的腱子肉,单手能拎起来两个琥珀。他不笑的时候眼角总是带着点打量人的锐利,鹰隼似的。

“小时候爱看这些。”檀真应付道。

“我们小时候,总是听老人说海外有座叫蓬莱的仙山。”船长大手一挥,豪迈得仿佛蓬莱在他家后院,“蓬莱上住的都是无欲无求的仙人,没有人挨饿受苦,也没有天天打仗。跟个和尚庙似的。”

烛在旁边听着,笑出声来。

船长没听见,继续说:“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样的地方梦里都没有。人活着就要吃饭睡觉娶老婆,谁都想吃最好的东西,睡最软的床,抱最漂亮的女人。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争端。”

檀真淡淡地说:“也许只是人配不上这样安宁的地方罢了。”

船长觑他两眼,半赞赏半叹气道,“你这话说的,不能说不对。你这样不像人的就挺适合去蓬莱那样的地方,喘口气都是干净的。要是世界上都是你这样的人,就不会天天打仗了。”

檀真笑了笑。

“和你说正经的。”船长把那只小酒罐往檀真怀里一塞,“这次你在东瀛下船,别回大徵了。”

檀真被他没轻没重地用瓦罐一怼,差点没接住。那瓦罐抱在手里沉甸甸的,隐隐有金属碰撞的声音。檀真没接话,默默地抬眼和他对视。

“你当年上船我就看出来了,是在躲什么人吧?”船长嘿嘿笑着,“每次船靠岸,其他人回家的回家,喝花酒的喝花酒,就你窝在船舱里不出来。为了上船,全身上下的家当都砸我手里了。”

“也不全是。”檀真一哂,反问道,“既然知道我在躲人,你不怕那些人来找你麻烦吗?”

“在海上好几次遇到风暴,都是靠你事先告知,我们才没船毁人亡。”船长坦然道,“我们出海的最信因果,你救我那么多次,我救你一次又怎么样?就算惹麻烦我也认了。”

檀真掂量着手里的瓦罐,大概猜出来里面是什么了。他当初为了上船,变卖所有家当交给船长,这里面封存的大概就是那笔银两。

三年来,他跟着这艘船往返于各条海上商路,却从未下船。他有意不去听岸上变成了什么模样,蒙住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做翱翔在海上的飞鸟。只是有的东西,兜兜转转,还是躲不开。

“所以,为什么要叫我在东瀛下船?”檀真问。

船长摇摇头,讳莫如深道,“北蛮人打过江来了。”

北蛮人的野心从未消失,他们的战马跨过高山、关隘,踏碎无数大徵将士的尸体和百姓的血泪,绝不肯屈居在北面。他们誓要夺得这天下,用烈马的铁蹄丈量目之所及的每一寸土地。

掌握了水战的北蛮人是很可怕的,以安乐公主为首脑的大徵遗老构筑的防线不堪一击,迅速溃散。然而这一次,她没有机会像抛弃帝都那次一样逃走了。

她的背后只有海。

船长的妻子儿女都在三桥港,他这次靠岸便是要变卖船只,接走他的家人避难。他难以舍弃故土,除了走马帮、跑海路练出来的本事,并没有其他本事,所以也不打算逃往海外。

“仗总有打完的一天。”船长豁达地说,“再说了,三桥只是小地方,打不到我们这里来的。我就是和她们在一起安心些。”

“我明白。”檀真点点头。

船长怀疑地看着他,“你真的明白?你一个孤家寡人的……”

檀真哑然失笑,“我真的明白。越是混乱不堪的时候,越是想握紧最重要的人的手……哪怕知道最后也会在人群里失散。可只有握着那个人的手,你才安心。”

檀真说着,目光落在蹦跶到甲板另一头的烛身上。

她用月光做了个秋千,不用人推也能荡得很高,白色的裙摆飞扬。银白色的月悬在她面前,千丝万缕的银色光线穿透她的身体。

她像是要融化在那轮清冷的月里。

檀真收回了目光,对船长说:“一路平安。”

——

烛是在刀剑碰撞的声音里醒来的。

她睁开眼睛,看见外头到处是摇晃的火光。檀真用黑布里三层外三层地把琉璃灯罩住,用眼神示意她不要紧张。下一瞬立刻有人踹门进来,明亮的火光刺得人眼睛疼。

那个人在烛的目光里碎成了一块一块的,徒留一地粘稠的血水。

他甚至没来得及发出声音。

檀真对一切视而不见,抱着她贴着墙根摸了出去。

船舱里乱成一团,没睡死的水手奋起和这群来路不明的人火并。脚下的每块木板都浸满了血,一脚踩下去不是温热的血,就是破碎的断肢。

檀真的手是凉的,冷得烛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侧身躲过一把迎面砍过来的的钢刀,手指上泛着冷硬的光泽,径直划向那人脖颈间。

鲜血喷涌,溅了檀真一身。

他像是没反应过来,慢半拍地蘸起地上的血在夹板上画符。

烛看了一眼那个符文的走向,遍体生寒,“檀真,不行!”

檀真充耳不闻地落下最后一笔。

海水下翻涌起尖锐的哭声来,无数只青白色的手扒着船身往上爬。尖尖的指甲刮在木板上,发出细细的摩擦声——像是小刀刮着人的骨头。

——

天亮的时候,船上终于消停下去了。

檀真面色苍白地靠在桅杆上,看着自己掌心里的血。昨晚并没有人伤到他,水鬼爬上船以后,那些凶神恶煞的盗匪忙着自保,根本没注意到这个倚着桅杆,气息微弱得像是死了的人。

他被反噬了。

恶鬼帮了他,也要从他的身上取走一些东西。

这天底下从来没有便宜的买卖。

烛半跪在他身前,抱着他的头。檀真虚虚地环住她的腰,竟然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这个看得见、摸不着的灯灵身上感受到了温度。那点温热慰藉着他战栗的灵魂,和他渐渐冷下去的血液。

烛的眼泪一滴滴打在他的手臂上,溅起莹蓝色的光辉,“你不要死,我不想一个人再做一千年的噩梦。”

“别怕,我不会死的……”檀真嘶哑着声音说,“我还不会死。”

周围还活着的水手从倒伏的尸体里爬出来,半是畏惧半是感激地看着他。檀真救了他们,可昨晚恶鬼们簇拥着他,跪伏在他脚下,渴求他手腕上流下的血液时,他更像是恶鬼的同伴。

“谁来看看船长啊!”有人哭号出声,“船长不行了!”

檀真的身体一颤,却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

摸上船的那群人是流窜在东瀛的海盗,杀人越货是常有的事了,却在这艘船上栽了大跟头。船上的水手们收敛了船长的尸体,漂洋过海回到大徵需要时间,不能任由尸体腐烂,他们便把船长烧成了灰,装在盒子里。

檀真终究没在东瀛下船。

船长受了很重的伤,躺在床上出气多进气少。船长临死前握着檀真的手,求他替自己回家看看家人。

檀真点头允诺,伸手按在他的天灵盖上,在他的灵魂脱离**的瞬间,抓住了他。

“我带你回家。”檀真低声道。

——

大羲洪武八年,春。

檀真回到了三桥港,但这座小城已然面目全非。荒凉的码头上只有零星的几个人,街上少有人影。远远地能看见谁家墙头上挂起的灵幡,却听不见哀乐。

三五个身材高大的北蛮人骑着马在街头走过,路过的人瑟瑟发抖地躲到墙角,生怕被他们看见。

檀真下船不过百步路,已经弄明白了。

大徵彻底地亡了。

整个江南沦落北蛮人之手,饱经蹂躏。安乐公主抛弃了她的亲侄子,那位少年君主。北蛮人把他囚禁在行宫里,生死不知。而安乐公主本人也在逃亡的途中不知所踪。

檀真找到了船长描述的那个院落,院子里没有浆洗干净的衣衫,也没有小猫似的扑蝴蝶的女孩,只有大片大片干涸的血迹和疯长的野草。船长的灵魂茫然痛苦地在原地打转,跪在地面上嘶吼着落泪。

檀真及时在他堕为厉鬼之前送他往生,看着他化为一阵金色的风。

风里犹自传来凄楚的哭声。

“烛,”檀真低声说,“我们去帝都吧。”

“什么?”烛不解地看着他。

“去看看小皇孙,还有琥珀。”檀真有商有量道,“如果你不想去,我也可以送你去白商陆身边。他也有天眼,他可以陪着你。”

烛的神色冷了下来,“檀真,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檀真抬头看着她,目光濒临碎裂,“我刚刚都听见了。”

烛没说话。

“北蛮的萨满,在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劳。北蛮的大可汗,如今的天下共主,不日将在帝都为其加封国师。”檀真咬牙切齿,又恨又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殊荣。”

“从今往后,北蛮人写的历史里必有他琥珀的名字。”

檀真捂着脸,说着竟然嘲讽地笑了起来,像个神志不清的疯子。

“我当年就该杀了他。”

檀真对着烛澄澈到冷漠的眼睛,喃喃道,“或许最该死的,是我自己。”

如果他当初肯救下惠明太子,如果他没有从破庙里带走琥珀,如果他离开三桥港的时候痛下杀手——或许就不会像今天这样。

他总是慢一步,总是选错。

“这不是你的错,你本来就救不了所有人。”烛冷静地说,“天眼只给了你看清真相的机会,却没有给你改写真相的能力。就算你愿意救惠明太子又怎么样,你真的能救得了他吗?没有琥珀,也会有别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