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营帐------
皇上这次也像她原来的皇妹一样,坐在铺着层层波浪似的黄绒长椅上,因为不停地苦笑,两个肩膀上下不断地耸动:
“没想到啊,我们北国四个主将竟然对付不了一个卫尉。算啦,直接围大营,包饺子,把他们一口一个地吞下去。”
六万大军加上六万健马,很快就把大**营包围了起来,大营周围就像围了一圈厚厚的黑墙,逼得大**士透不过气来。
卫尉在这关键时刻,又启用了那三百盾甲兵,把陈仪团团围住,其他兵士则分里外三层挡在圈外。
北国皇上已经跨上马,当然还是那连人带马浑然一身白色的标配。
此时正习惯性性地伫立在大军前沿,右臂曲起,拳头抵腮,把半边身子撑在马脖子之处,才悠悠开口:
“能否请你们皇上现个身?照个面?人常说不打不相识,现在既然已经开打了,还不能互相认识一下?”
大国兵士们个个皆虎视眈眈,弓张箭挺,军纪肃然,鸦雀无声。
皇上感觉讨了个无趣,受到了侮辱,就一声冷哼,挺直腰杆,把手一挥:
“那就对不起了,上。”
于是,北国进攻,大国取守,双方一阵对箭,然后又是一番你死我活,轰天震地的拼杀。
双方虽各有伤亡,但也只是皮毛,随即整顿一下,又恢复本有阵势。
皇上对着左右的四个郎将咂咂嘴:
“我说几位郎将啊,我们这样拖下去,何时才能到大国啊?你们就不应该想点更好的法子?”
“皇上要想快那就快,请皇上看我北国儿郎骏马的威猛。”
右侍郎一个哨响,
只见那边大军闪开一个通道,迅疾飞来两匹马,高大矫健,全身裹甲,只露出一双眼睛,却用两条长长的铁链拖着一根数丈长的粗木桩。
右侍郎的马鞭在空中一抖。
两马就向南军冲去,如风如浪,气势如虹。
南军也是第一个看到这种玩法,连忙搭弓,万箭疾射。
但两匹马就像坚催不破的死士,大军箭阵根本挡不住两马猛烈冲击的势头。
当两马接近大军包围圈时,却前蹄飞起,身子一个急刹,硬生生地定在原地,而后边拖着的那根木桩却凭着一股惯性继续前冲。
那木桩就掠地而起,迅疾飞向撞向大军。
南军一时躲避不及,就有一团人马被冲得七零八散,当然还有兵士受了轻重不等的伤。
南军一阵乱哄哄中,两马却已调转头,拖着木桩悠悠地返回到北军大营,经过皇上身边时,昂头一声,似在显示它们的得意和骄傲,又像是在邀功。
北国皇上可能平时并不关心军队的训练,对这种打法,也显得吃惊,但他竟然对个两匹马挤挤眼,又竖起大拇指,表示激励和赞赏。
“嗯,不错不错,重重有赏,弄点鲜嫩的草,让你俩吃个饱。右侍郎,这种重量级的兵器还有吗?”
“皇上要多少有多少。”
皇上立即变得一脸亢奋,差点从马上站起来:
“那还藏着掖着干嘛?一起上啊。”
“好。”
只听又一声炮响,
成百上千匹的健马一字排开,涌了过来,同刚才两匹马一样,都是两马一木桩一组合,拖着一个又粗又长的木桩。
“皇上,这些马是头阵,勇士们是第二阵,对付南军就像割草一般。”
皇上邪恶地一笑:
“好好,那就开始割吧。”
大国皇宫---
春妃坐在龙椅之旁,龙椅当然是空着的。
台下却济济一堂,叽叽喳喳。
春妃眉头一皱,显然有点厌烦这些大臣们的没有章法,没有体统,没有主意。
“好了,各位安静。郑尚书,你说说此时两国战况如何?”
“娘娘,北国大军已经把我大国大军团团包围住了。”
春妃眼中露出一丝惊慌和焦急:
“皇上呢?”
“皇上也不例外。”
春妃把两拳狠狠一勒:
“到底怎么回事?”
“北国皇上很是狡猾,我征北大军只有三万人,他却出动了六万,所以军力悬殊。”
春妃语气生硬:
“这不是狡猾,这是气魄,你作为兵部尚书,是怎么部署兵力的?”
郑尚书第一次冒出了虚汗:
“臣惭愧。还有···北国先用六万军彻底摧垮我大国大军,把皇上逼到了卫城,留下三万包围卫城,而另外三万大军已经奔我皇城来了。”
春妃呆了,还一会才道:
“皇上那边还有多少兵?”
“据探报,最多三千。”
春妃无奈地摇摇头:
“才三千?就是说皇上带去的三万以及那卫城原有大军几乎覆没?”
“大多死了,也有逃了。”
春妃气得嘴唇发抖:
“你,你,都是你干的好事,非要鼓动征服北国,要不皇上怎会御驾亲征?”
“臣知罪。”
春妃摸摸胸口,让自己平静一点:
“那你说现在如何是好?”
“大国共六个卫城,除北卫城外,还有五座卫城,其中三城临近边疆,大军不能轻动。余下的两城兵各有二万,已经各抽点五千兵去解围,现正在路上。”
春妃此时只要叹气的份了:
“那卫城是三千对三万,能守到何时?增援的大军才一万,又能有多少胜算?”
春妃这不是问郑尚书,而是问自己。
同时她心里还特别想到那个皇上,他还能安然脱险回来吗?
郑尚书却似乎不太识趣,继续侃侃而谈:
“娘娘,卫城坚固,可以坚守数日,战势一转,便有生机。”
春妃找不到信心所在,只是冷漠道:
“战势一转,便有生机?难道皇上只能依靠天命了?那皇城呢?”
“还有一万御林军。”
春妃本来还一直挺着腰身,此时终于忍不住又瘫了下去:
“只靠一万御林军了?”
“是。”
春妃声音都软了:
“那,那,只有如此了,你都安排好了吗?”
“是。”
春妃手更软,连挥手都绵绵的:
“退朝。”
春妃宫——
春妃难得地没躺在那张椅子上,而是与郑中站在游廊中,看着灰蒙蒙的天空:
“郑中,你怎么看?”
“我以为皇城最多守一个月,不是粮食问题,而是人心问题。如果皇上解围,与那增援的大军一起得胜回来,还有希望,不然的话···”
春妃心中似乎接近麻木,所以脸上不惊不澜:
“不然就要灭国是不是?一点余地没有?”
“北国兵如狼似虎,凶狠残暴,这一万御林军多少年也是养尊处优,岂能是他们对手?”
春妃这才低下头,转向郑中:
“刚才在朝堂我没有责问郑尚书,你倒说说看,就不能多派点大军支援皇城。”
“郑尚书把管兵部,把大部分大军压在边境不动,连我这大将军都无可奈何?”
春妃紧闭着嘴,开口时已经别有意味:
“郑尚书是否居心不测?”
“我也不敢忘加猜测。”
春妃冷冷道:
“那你和其他大臣至少应该做点什么啊?”
“户部工部都已全面发动,准备物资。刑部加强了巡防,防止骚乱。”
春妃又把目光飘向天空的一片苍茫:
“唉,要是神瑛在就好了,只是好端端的怎么就死了呢?难道真是天要灭我大国?”
郑中脸上的一丝羞愧一闪而没:
“皇上在,大国就在。我相信那卫尉,还有雨侍卫,一定会保证皇上安然无恙,娘娘请放心。”
春妃起步走向大厅,嘴里还碎碎地念叨:
“不放心又如何?我累了,你回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