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刚成公务员,你就开始青云直上? > 第29章 开始试点

刚成公务员,你就开始青云直上? 第29章 开始试点

作者:大西瓜五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6 02:03:21 来源:小说旗

而在【宁城模式】进入执行阶段的同时,江跃居然正在上一门特别的课。

这一天的开会之前,江跃就被叫到了书记的办公室中。

“情绪宣泄,那是大作家擅长和追求的。”

“但想在仕途上走远,必须在宣泄情绪的同时,还要把这件事情利用到极致,这才是官场上的做法。”

林生文笑着跟江跃说起了最近一连串的事情,最后做出了以上的总结。

已经隐隐有了猜测的江跃,见林生文一点点给他说明来龙去脉,还是不由感叹道:“这就是政治吗?我还停留在这些东西离我很远的认知层面。”

林生文笑着摇头道:“当你踏入仕途,政治离我们可就是近在咫尺了,人事即政治,我也是进入官场上许久才想清楚这句话的含义。”

“不过现在和你说起,也不是想让你过多去在意这些,而是让你知道……有时候官场可不是单单想着做事就能走下去,历史上无数个名人的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这里,林生文便止住了这个话题。

有些东西需要自己去领悟,能将这件事情解析到这里,江跃把林生文称为仕途上的导师也不为过了。

“好了,也不说这些。”

林生文指了指桌面上的材料:“不如聊聊待会试点乡镇讨论会上的议题,你做得前期调研非常详细,基本上把我们宁城各个乡镇的优缺点都列清楚了,只是决定试点乡镇几乎可以确定了【宁城模式】的成败,还是要慎重一些。”

现在的工作不再是以前一拍脑袋就全面铺开的方式了,特别是涉及到上级政策和资金时更要慎重,一般都会从某个试点开始。

如果试点成效斐然,自然就推广开来。

要是试点效果差、乃至一般,都有可能被断资金、断政策。

因此,搞好试点工作,是执行阶段的第一要务。

很多地方往往都会把试点工作选在本地条件最好的乡镇,以求最顺利的打造出亮点,以此成为自己的政绩。

宁城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

根据江跃的调研,推荐出来的三个试点都是宁城条件最好的乡镇。

林生文笑着问道:“怎么不选百里镇吗?”

“正因为我在那里待过,才知道我们试点要是选偏远的百里镇绝对是事倍功半。”

江跃摇了摇头,苦笑道:“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有的乡镇注定要逐渐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这一点已经体现在了日本农村……”

“百里镇交通既不便利,商贸和农业中等偏下,近十年来人口迁出量已经是十年前的一半,这样的条件恐怕支撑不起咱们的试点。”

啪啪!

林生文轻轻鼓起掌来:“你思考能到这个程度,证明你选择这三个乡镇的前提条件已经非常到位了。”

他轻轻用手指点着桌面上的调研文件继续说道:“我没有什么其他意见了,就选这三个乡镇开始试点工作吧。”

林生文的支持态度让江跃不由心里一松,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一样提醒说道:“不是待会还要开讨论会确定吗?”

“只要我明确了态度,即便选百里镇,他们一样能编出一千个一万个理由来说试点选的好。”

林生文笑着说道:“所以有时候讨论会重点并不是讨论,而是通知,让大家知道在哪三个乡镇开展试点即可。”

江跃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感觉自己还需要学习不少的东西。

…………

之后的讨论会上,随着林生文读完了江跃的调研报告,提出了三个乡镇的作为试点之后。

会议上,所有人都高度认可了这三个乡镇作为【宁城模式】试点工作的选择。

东河镇,安吉镇和天林镇。

会议最后全票通过了这三个试点乡镇。

十月下旬,进入执行阶段后,江跃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经常早上六点起来就得乘车去这三个试点乡镇开展如宣传、协调之类的会议。

如果是跟着书记一起开展工作,那在三个试点乡镇肯定是一帆风顺,全都是工作推动顺利的反馈。

而如果是跟着其他人或者江跃自己下来开展工作,那反馈都是处处都是问题,不是经费不足,就是哪哪不合作,算是让江跃见到了办公系统的多样性。

好在他也是乡镇出身,哪里不知道这些人套路。

这些在体制内部的问题,通过绩效和纪委约谈,两板斧抡下去马上就能老实了。

真正能让试点工作感受到阻力的,来自于工作执行落地时大量村民的观望态度。

特别是【宁城模式】推广的是集体经济和合作社,需要村民以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自己作为劳动力参与进生产之中。

一些村民即便政策和宣传的做得再好,一旦涉及到土地,都会变得无比谨慎。

毕竟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

这个朴素的价值观几乎刻进了国人的基因里。

想要劝导三个试点乡镇的村民在土地观念上有所改变,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强行落实,眼前立刻就会整出一大堆纠纷,还会成为后患无穷的上访事件。

好在江跃选定的试点乡镇,村委一级还保留着大量的集体土地,本身集体经济和合作社都发展得相当不错。

从这些涉及公有制经济的组织下手,【宁城模式】总算还是找到了落地的地方。

如果能在它们身上把【宁城模式】干出效果来,看到赚更多钱的曙光,村民自然会转变观念,源源不断的加入。

整个10月下旬,江跃白天几乎都在三个试点乡镇转悠,跟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的负责人讲得口水都快干了。

晚上则还要回到办公室,要么赶信息约稿,要么就是写材料。

这生活,简直都不能用充实来形容了。

这么熬上了几天之后,江跃只觉得自己随时都在猝死边缘徘徊。

好在等到了11月初,林生文从外地引进的第一个企业已然到位。

【宁城模式】总算在这一年的冬种启动时,正式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