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 第34章 均匀分配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第34章 均匀分配

作者:热血勇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2:03:33 来源:小说旗

在宫中深居简出的待了两天,等太医确认赵瑶瑶没有危险,顾鹤才出了皇宫。

然后回到侯府的第一时间,顾鹤便直接赶去了王大儒所居的小院,把赵祯欲召他入宫教书的事情,告知了他。

王大儒听后面色一怔:“官家让我进宫去教三皇子,这没有先例吧!”

顾鹤笑道:“皇子教习又不到朝堂为官做宰,再者老师本就是进士出身,只要官家想,总是能办到的。”

这一点王大儒也是认同,故而笑道:“看来我这又是要沾你的光了。”

顾鹤回道:“咱们师生之情,哪还用得着说这些,反正您这里有个心理准备便好,我再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和母亲,让他们去通知宁远侯府和我姐姐。”

老侯爷也是没有想到,当初顾偃开求的事情,这么顺利就已经办了下来。

不过,老侯爷毕竟沉稳老练,考虑到事情尚未尘埃落定,他并未急于将消息传遍两府,只是心中暗自欢喜。

有人欢喜便有人忧,顾家这边沉浸在好消息的喜悦之中,而另一边,夏竦的府上却是愁云密布,气氛沉重。

在赵祯那坚定不移的决心面前,张修援的哭闹显得如此无力,终究未能改变贾玉兰被逐出宫的命运。

她出了宫后,便是住到了夏竦府上,开始变得面色憔悴,眼中满是失落与懊悔。

她对着夏竦叹息道:“这次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没能打击到皇后,反而是让官家对妼晗生了嫌隙。

但好在你没有被牵连其中,也算是万幸了。”

夏竦见状,心中虽有几分怜惜,但面上却保持着那份特有的静气。

他依旧在案前摆弄着那些金石古玩,手指轻轻摩挲着每一件藏品,仿佛在寻找一丝慰藉。

边摆弄边缓缓说道:“我们的确是小看了那位小侯爷,输的不算冤,至于宫中,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有杨怀敏在,修援娘子自是有人照应的,而且官家对她素来恩宠,只要她自己不较着劲,过段时间便也就好了。”

贾玉兰闻言,叹了口气,心中的忧虑却并未完全消散:“可妼晗性子倔强,如今又没我在身边提醒,我就怕她想不过来,做出什么傻事。”

夏竦轻轻放下手中的古玩,转头看向贾玉兰,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你进不了宫,但并非没有办法传递消息,让人帮忙带句话,又不是什么难事。”

贾玉兰点了点,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看来自己得去见一见文彦博和王拱辰的夫人,请她们进宫帮自己带话。

商量好了,夏竦便没在纠结此次失败,左右他败得次数也多了,之后再想办法赢回来就是。

时光匆匆,又过了几日,朝堂之上,赵祯终于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重启资善堂,让三皇子正式启蒙读书!

这消息一出,文官们仿佛被打了鸡血,齐声高呼“官家圣明”,他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个个摩拳擦掌,梦想着能当上帝师,光宗耀祖。

而武将勋贵们则是默不作声,他们没觉得这事跟自己有关。

然而,还没等这些文官们想出什么奇招来竞争这个帝师之位,赵祯就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直接抛出了王大儒的名字。

这一下,朝堂上顿时一片愕然,王大儒致仕已有十年,许多近年来从地方调任到汴京的官员,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位是何方神圣。

眼看着有个陌生人要来分自己的“蛋糕”,文官们哪能坐得住,立刻就要群起而攻之。

可赵祯却像是早有预料,不紧不慢地又抛出了一个“炸弹”:要选拔一批适龄的官宦子弟入宫,陪三皇子一起读书。

他更是直接点名了五人,顾鹤、顾廷煜、齐衡、李炜、曹评。

前三人他早就跟顾鹤透过风,说是作为奖赏的;李炜则是他生母李宸妃的侄子,算是弥补当初对生母的亏欠;曹评则是曹皇后的侄子,也是对她的一种补偿,这两人就是外戚行列。

空出的五个名额,自然是留给这帮文官们去争夺的。

当然,勋贵、外戚若想插一脚,只要能压倒文官,赵祯也乐于见成。

然而,对于赵祯的这番安排,文官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强烈反对。

尽管他们依旧占比较大,但因为向来轻视那些丘八,更别提处于鄙视链低端的外戚了。

有顾鹤一人也就罢了,其他人凭何能有这个机会?

可问题在这事上,赵祯已经打定了主意,还在垂拱殿议事的时候,直接说了,要么就按照自己说的办,要么就干脆一个都不要进宫。

勋贵这里,虽然大部分勋贵人家因为没有沾着好处,不愿为此事出头。

可就齐国公府、宁远侯府、襄阳侯府,以及相亲近的一些人家,也在朝中展现了一番力量。

外戚这里倒是平静,不管是曹家此时主事的曹侑还是李家主事的李用和,那都是谨小慎微之人,根本就不想掺和。

倒是张修援又动了心思,为了塞人出面找了赵祯,倒不是说她跟舅舅家关系好,单纯是因为看到曹家有人,她也想要同样的待遇。

可这个位置都是有限的,赵祯不可能因为张修援的小脾气就同意。

最后也不知是谁脑瓜子先开了窍,张修援自己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不再要张家人进来,而是推了王拱辰之子。

这样就算是文臣一系的,赵祯思索过后便也答应了下来。

最终文官们还是选择了妥协,因为自家知道自家事,文官集团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不同意,总有人会同意的,到时岂不是平白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只是赵祯也做了一定的退让,比如在授课上,除了王大儒以外,赵祯还同意了王尧臣一同进翰林学士,一起为三皇子启蒙。

一切商议定后,圣旨立马就传到了各府当中,然后平宁郡主便带着丈夫、儿子,以及一马车的礼物,赶了过来。

同样如此的还有顾偃开和小秦大娘子,只是这回顾廷烨没有来,也不知是不是还在生气。

顾鹤本来进宫次数就多,跟三皇子关系也好,对于这事本就没有多欢喜。

等进宫后再碰到油头粉面的曹评,以及面容不咋的李炜,那心情就更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