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 第80章 新任枢密使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第80章 新任枢密使

作者:热血勇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2:03:33 来源:小说旗

如今因为顾鹤横插一脚的缘故,盛家早早就融入到了汴京高门当中,王大娘子连带着盛家的诸多姑娘,也见过了不少勋贵世家子弟。

自然也不会再出现,因为吴大娘子带着梁六郎前来,而惹得墨兰偷看,明兰和如兰被陷害跪祠堂的戏码。

可孔嬷嬷依旧是被老太太给邀了来,王大娘子听到华兰这话,面上笑意顿时渐敛:“那孔嬷嬷是老太太费了好大功夫才请来的,专为了教导你妹妹规矩礼仪。

淑兰虽也是盛家人,可到底不是咱们府上的人,凭什么让她沾这个光。

再者说,如果把淑兰也给叫上,那林栖阁的叫不叫?”

面对王大娘子的问题,华兰心里早有答案:“祖母跟宥阳关系比您要好,这件事她老人家势必乐见其成。

若母亲主动提及此事,既显咱们家大度,又能让祖母和爹爹看到母亲对亲戚的情分,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墨兰,她终究也是盛家姑娘,而且若是父亲在,这件事总会成的,您真没必要为了这事,和父亲起争执。”

对于要怎么拿捏王大娘子,华兰早就已经积累了很多方法,很快就劝的她同意了这事。

在盛府正忙着这一众琐事的时候,侯府里面其实也挺热闹。

今日上朝回来的老侯爷,难得带着一身的怒气。

顾鹤正巧也没有进宫,便好奇问道:“怎么了,朝会上谁又惹您生气了?”

老侯爷说道:“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个不识抬举的狄青嘛!”

“狄青!”这个名字顾鹤还是很熟悉的,算是真正出身贫寒,靠着能力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名将。

如今更是被赵祯升任了枢密副使,是军中仅次于英国公等数人的大人物。

顾鹤不禁追问道:“他又怎么惹您生气了?难不成是因为出兵讨伐侬智高的事情?”

老侯爷点了点头:“今日官家在朝会上定下了,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统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平叛。”

顾鹤不解道:“这也没什么吧,狄青确实称得上是当世名将,再加上他如今正值壮年。

说句不中听的话,只怕是现今的英国公,也未必有他更适合。”

老侯爷解释道:“若只是如此,我当然不会生气,问题是官家还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

在酒席上,他竟然刻意回避我们,而去与一帮子文官们说说笑笑。”

说到这里,老侯爷直接冷哼了一声:“一介武人不与我等勋贵结交,却反要去依附文官,我且看着他有朝一日是怎么自食恶果的。”

对于老侯爷的精准判断,顾鹤是没有一丝奇怪的,但还是劝说道:“狄青当年是因为韩相公的举荐,才有机会发迹的,之后想必又因为并非勋贵出身,在西军遭受过排挤。

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疏远我等勋贵,倒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而且这些年,朝廷本就一直重文轻武,勋贵当中动摇的都为数不少,比如你儿子我呀!”

老侯爷否定道:“那不一样,这些年勋贵当中由武转文的确实不少,可我们同样也明白,自家的根基是什么,什么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否则从开国之初,历任官家从没有断过打压武勋的心思,那帮子文官们也同样是心思不纯。

要不是因为这个,狄青纵使真有本事,也未必能这般平步青云。

可直到如今,官家依然必须要承认,军中依旧是我武勋的天下。”

顾鹤越听越不对:“父亲,平叛可是大事,你们不会准备要在这事上,给狄青使什么绊子吧!”

老侯爷没好气道:“你想什么呢!谁会去做这般下做事,以狄青的本事,平定侬智高,只是时间的问题。

等他回京之后,官家自然是会要赏赐的,我们打算帮他一把,将他推上枢密使的位置,名正言顺的当这个武人第一。”

这招狠呐,枢密院素来都是文官的地盘,除了开国的时候,历任枢密使和枢密副使,都是文官在充任。

狄青能当这个枢密副使,就已经是顶着很大压力,再往上面走一步,那就会彻底站到文官们的对立面。

纵使是那些本就指望利用狄青,来打击勋贵集团的人,也不会允许的。

到时若是再没有勋贵集团的支持,四面楚歌的狄青除了死以外,就没有什么更多的出路了。

当然,如果狄青真有那个本事成功,对于勋贵集团也不吃亏。

因为他趟成功的这条路,让勋贵集团也有了执掌枢密院的机会,勋贵是最不怕跟人比时间的。

在文官与武勋集团的集团支持下,狄青很快便做好了出征准备,带领捧日军和天武军南下平叛去了。

别的话都不多说,狄青的能力的确是没话说的,刚到地方,就直接逮捕了因擅自出战而兵败钤辖陈曙,并召来殿直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

借此重塑了军纪之后,立马就打赢了昆仑关之战,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数千首级。

原本自起兵后就一直高歌猛进,占据了十数州之地,纵横两广三千里的侬智高。

麾下同党黄师宓,族亲侬建中、侬智中以及有名有姓的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自己也在夜间纵火烧城后才趁机逃走。

自此这场大乱其实就已经宣告结束,侬智高失去了自己的核心武力,剩下就只能是苟延残喘。

并最终在硬撑了数个月后,逃亡了大理,最后被大理国君段思廉派人捕获,并将其首级送了回来。

平叛彻底结束,接下来自是就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然后老侯爷一众人便开始发力。

要说勋贵集团能富贵这么久,心机手段自是差不到哪里去。

自然有的是办法,在不暴露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暗地里把推举狄青升任枢密使的劄子,递到赵祯的面前去。

然后便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文官们集体跳脚反对,勋贵们也是如此附和。

这件事只有跟勋贵撇清干系,赵祯才会选择相信狄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