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 第10章 前往汴京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第10章 前往汴京

作者:热血勇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2:03:33 来源:小说旗

在顾鹤出生一年以后,也就是宝元元年,元昊正式于兴庆府登基称帝,国号定为大夏国。

并于次年正月,遣使来给赵祯上表,追述和表彰他的祖先同中原皇朝的关系及其功劳,说明其建国称帝的合法性,要求宋朝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

赵祯虽然以仁慈着称,可对于这种蹬鼻子上脸的行为,肯定也是不能答应的,立马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

自此大宋与西夏就进入到了战争状态,只不过大宋兵备松懈已久,面对野心勃勃的元昊,接连大败。

从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整整三年时间,宋军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这三大战役中全部败北,损失了数万兵马,十几员战将。

当然,西夏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是三战三捷,可毕竟国小民弱。

大宋在开战之初,就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榷场,禁止西夏所产青白盐入境,使西夏境内的粮食、绢帛、布匹、茶叶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奇缺,物价昂贵,民怨沸腾。

再加上西夏与辽国关系恶化,做为大宋、辽国、西夏这三方中,最弱的一方,元昊只得主动向宋朝试探求和。

赵祯对于大宋几次惨败也是心有余悸,不想再打这种仗了,也就同意了下来。

可接下来,赵祯也有意借这个暂时的和平时机,重新在西北编练兵马,主要元昊的可信度实在存疑。

在这种情况下,之前就长期在西北驻守过的老侯爷就被想了起来,被赵祯给召回了汴京。

老侯爷在接到诏命的同时,也接到了顾偃开派人送来的密信,信中大致介绍清楚了赵祯的态度。

考虑到在去汴京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再去西北领兵,一两年内都不会回来。

老侯爷就面临一种选择,是把顾鹤和芸娘带去汴京,还是继续留在襄阳。

站在庭院之中,老侯爷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最后下了决定,直接把人带到汴京去。

襄阳虽然安稳,可那是因为他在,他可还没有忘记,之前四房所做的事情。

把幼子和心思单纯的正妻留下,他心中终究是放心不下。

决定既定,老侯爷便开始忙碌起来,一家人都要走,那这一路上要带的东西可不少,都得提前整理好。

另外他还需要询问一下王大儒的意见,这一年多的相处,他对王大儒的教学本事是赞不绝口的,而且又跟顾鹤相处的很好。

老侯爷自然希望王大儒能跟着一起去汴京,继续教导顾鹤。

可是,他也知道,王大儒当初来襄阳教书时就说好了,只想在这里待着养老。

不过老侯爷也没有空手过去,而是直接带了两箱宝贝,一箱是金银,一箱则是字画。

看着老侯爷这么郑重,王大儒就有些惊讶:“侯爷,您这是……”

老侯爷叹了口气,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大儒。

他说起了赵祯的诏命,说起了西北的局势,说起了顾鹤和芸娘的未来。

介绍完情况后,才一脸惆怅的说道:“本侯知先生不愿离开襄阳,也不愿强求,只是这一去不知多少年,鹤儿恐与先生师徒缘尽。”

说到这里,老侯爷故意顿了顿,目光紧紧盯着王大儒,见他神色有所动容,就知道这事情有谱。

接着说道:“这些东西都是本侯的小小谢礼,感谢先生这些年悉心教导鹤儿。

先生的大恩大德,本侯没齿难忘,就是不知道等到了汴京,鹤儿再遇到如先生这般的良师。”

说完还不忘再长叹一口气,一副极为苦恼的样子。

王大儒也有些犹豫,对于这两箱宝贝,他倒是不太在意,到他这个年纪,对于这种身外之物,并不看重。

可是名师高徒,好弟子可是相当难遇到的,顾鹤在王大儒心中,就是那种百年难遇的。

因此再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侯爷,您的心意我明白了,小侯爷确实是个好孩子,我也舍不得他,只是我年事已高,怕拖了你们的后腿。”

老侯爷一听,心中大喜,知道王大儒已经心动了。

他连忙说道:“先生何出此言?您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正是宝刀未老之时。

何况,有您在鹤儿身边,本侯也放心许多。请您务必答应本侯,一起前往汴京吧!”

就这么一推二就,再加上后面老侯爷还把顾鹤给喊了过来,现场表演了一番师生情重,王大儒也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在路线选择上,这上有老下有小的,还有一堆家当,走陆路虽然快,可也走的辛苦。

所以老侯爷就选择了一条水路联运的路线,从襄阳出发,沿着汉水蜿蜒前行,溯唐白河北上至赊旗店,再转陆路至方城,再换沙河漕船,经沙河入蔡河,直抵汴京。

当然,这是顾鹤一家的行程安排,其他先遣前往汴京的仆人,还是选择走陆路快马加鞭地出发。

这次出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老侯爷几乎把府里用得顺手的下人,全都一股脑儿地带上了。

反正侯府在汴京也有宅邸,虽比不上襄阳这座府邸的宏伟,但比起盛家的宅子,那可是要大上好几倍,足以容纳这一大家子人。

只不过那宅子一直空着,这些年都没怎么打理,得先派人前去整饬一番。

同时,老侯爷也没忘了通知平宁,让她也派人帮着一起。

在正式出发之前,老侯爷还特意亲自拜访了转运使李绚,以及顾氏宗族中的几位长辈,交待了一些事情。

从襄阳出发的那天,晨光微露,江面泛起一层薄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汉水。

船只在这朦胧的晨光中缓缓启动,随着水波的轻轻荡漾,船身也微微摇曳,仿佛是在与这宁静的江面共舞。

这还是顾鹤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船。

以往顾鹤最多就是在襄阳城里面逛逛,还要带上一堆小厮,哪里能见过这样的风景。

船只沿着汉水蜿蜒前行,两岸的风景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时而绿树成荫,遮天蔽日;时而村舍俨然,炊烟袅袅。

等船只转到唐白河上,水路逐渐变得狭窄起来,但景色却愈发秀丽迷人。

船只穿梭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每一处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只是景色再好,看的多了,也就那么回事,顾鹤的注意力就重新转回到了船上。

这现在坐的行船并不大,还不如当时穿越前,看着剧中明兰遇难时画的宋代行船。

不过听老侯爷说,等换到最后一段路程的漕船时,那船只会比现在的要大上一倍不止,而且乘坐起来也会更加舒适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