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174章 她留着那么多银子不花,真是亏大发了!

苏润他们这一走,就走了七日。

本来从玉泉县到青阳府,一般来说,只需要四、五天便可。

但家里的妇孺都没出过远门。

马车坐一、两日,还有个新鲜,再往后就是受罪了。

那么小的地方,腿都伸不开,只能靠着车厢休息。

苏大宝和苏二宝倒是懂事。

虽然不抱怨,但蔫头巴脑的窝在马车里,一点精神都没有。

即便是撩开帘子吹风,也提不起精神。

李氏心疼得很,但也只能哄着。

最后还是苏润给出主意,让两个孩子从车厢里出来,学骑马,学驾车。

再或者跟着车队,到处跑跑看看。

有事情做,两个孩子也就高兴了。

相比于侄子,二嫂张芸是真的不舒服:

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浑身乏力。

三天路赶下来,连嘴唇都开始泛白了。

向来活蹦乱跳的媳妇突然病恹恹的,看得苏行担心不已。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大夫都找不到。

苏行便想用同样的方法,带着媳妇下车走走。

但张芸骑马或者行走一段路程,就说肚子疼,便只能再回去坐马车。

李氏急的团团转。

连儿子都撵去了另外的马车,让苏丰管。

她自己则是坐在马车里,抱着弟妹赶路,一路上又是喂水,又是盖被的。

李氏还让苏行将家里的棉被拿出来,铺在马车里。

又弄出个软软的背靠,再将车帘换成纱帘,好通风换气。

苏润以为二嫂晕车才会如此,特意找赶路的行商买了好多橘子放在马车里熏。

但这些都收效甚微。

无法,众人只能放慢路程。

苏行驾车的时候,也特意绕开难走的地段。

因此,直到十月初九的晌午,众人才赶到了青阳府。

入城前都要检查搜身,尤其他们大车小车的十多辆,更不能免了。

“小芸,来,我扶你下来!”苏行将自己几天就瘦了一圈的媳妇接下马车:“慢着点啊!”

站在不知比玉泉县高大多少倍的城门前。

看着流水般的人群,张芸疲惫的面庞上浮现出笑意和期待:

“这就是我们以后要生活的地方啊!人可真多。”

苏润一手牵着一个侄子,开口提醒:

“我们赶紧进城,给二嫂找个大夫看看。”

梁父带着梁玉等人过来,正好听到,便主动接话:

“不用去外面找大夫,家里有。”

先前苏润他们备考,一个个昼夜苦读,跟不要命似得。

梁父担心六个孩子身体扛不住,干脆请了个大夫在家里养着,直到现在。

方才他就派了小厮回府报信。

料想梁母现在已经带着大夫去苏府了。

众人很快通过检查,直奔城东的宅院。

梁父让梁玉带着司彦等人回府,自己则带着小厮,陪苏润一家去新宅。

******

虽然有苏府大门的钥匙,但梁母却没有私自进去。

她带了**个仆役在门口等着,连大夫也一并带来了。

“老爷!”见车队过来,梁父下马车,梁母笑着上前道。

不同于梁父的弥勒佛模样。

梁母就像是从江南烟雨画中走出的美人般,温柔典雅。

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印记,可但她那平和慈爱的气质,却让人一见就放下心房,顿生亲近。

梁父含笑应声:“慕凝!”

梁母闺名王慕凝。

梁父牵着梁母的手,给妻子介绍苏家人。

苏行、苏润两兄弟,梁母早就见过。

所以梁父只介绍了其余的人:

“这就是子渊的大哥苏丰,也是我们青阳府新调任的农官。”

“这两位,一位是苏远河,一位是苏平安,都是子渊的堂哥。”

苏丰、苏远河与苏平安齐声打招呼:

“伯母!”

梁母温柔点头,打量着包括苏润在内的五个兄弟,出言夸赞:

“果然仪表堂堂,若伯母有个女儿,想来咱们两家还能亲上加亲。”

“来了就是自己人,日后多来家里坐坐,人多热闹。”

苏家女眷就李氏和张氏,两人年龄还差了七八岁。

不用梁父开口,梁母自己就对上了号。

见张芸脸色难看,梁母一摸她手还发冷,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转头催促:

“别在外面站着了,快先进去让大夫给小芸看看,这脸都没血色了!”

苏行毫不犹豫,当下冲到大门前,掏出钥匙开门。

一月前破败荒凉的宅院,经过修葺、清扫已然大变样。

梁母将缺少的家具补齐,还从自家花园里移栽来了不少花草树木装点。

连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都备好了。

万物俱备,只等人来。

但庭院再美,眼下都无人在意了。

众人只急匆匆往里头去。

梁母带来的小厮自发将马车赶进院子卸货,厨娘也去厨房烧水,门房留在大门处关门。

前院正厅。

张芸坐在椅子上。

苏行、李氏等人心下担忧,不自觉围在了周边。

大夫正要无情驱赶,却见苏润先一步道:

“都往后退几步,不要挡光,也别围着二嫂!”

大夫当即给了个赞赏的眼神。

“对对对,你们都让开点儿!”

苏行紧张过头,闻言,立刻双臂张开如大鹏,将几个哥哥弟弟全都挡去后头。

连已经保持了距离的苏润,都被赶得远远的。

但苏行自己却依旧杵在原地。

苏润:……

大夫见张氏也拽着苏行不放,干脆摇摇头,不管他们了。

望闻问切,很快就到了最后一步。

大夫闭着眼睛,细细诊断,只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

再结合先前的想法,便有了决断。

但大夫沉得住气,不代表张芸这个急性子也能不急不躁的继续等。

光大夫诊脉的功夫,她就自己把自己吓坏了。

只听她泪眼汪汪地问:

“大夫,我可是生病了?”

“您如实告诉我,我还能活多久?”

她一向身体康健。

虽不说能干重活,但也很少生病。

但这次出门,她哪儿哪儿都不舒服,小腹还经常坠着疼。

她觉得自己得了绝症,很可能会死掉。

“这位夫人……”

大夫刚想解释,张芸又自顾自悲伤道: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要死了,钱还没花完。”

“早知道这样,我肯定多买些好吃的,一定不亏待自己……”

“呜呜~现在来不及了。”

她留着那么多银子不花,真是亏大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