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206章 蛮夷不服王化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206章 蛮夷不服王化

作者:龙行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5:23:41 来源:小说旗

回到家的玉泉六子,自然是众人的高度关注对象,一切待遇从优。

六人难得一起从考场出来。

梁父高兴,让小厮把苏安福、苏丰等人都请来吃饭。

梁母不在家,李氏和张氏作为女眷,不方便过来搭伙,就只让人把特意给苏润他们准备的饭食端过来了。

饭桌上。

苏兴旺、苏安福、梁父和程介四个长辈挨个给苏润几人夹菜。

一众小厮丫鬟站在旁边,连上手的机会都没有。

苏润左边是大哥,右边是二哥,对他的口味偏好都了如指掌。

两人跟大伯、梁父聊着天,顺手就把小弟喂饱了。

连带着坐在他们身边的徐鼎和叶卓然也没被放过,碗里的菜山越堆越高。

“唔、子渊,大嫂炖的这豆腐鱼汤可真鲜!”梁玉连喝三碗,还意犹未尽。

闻言,溺爱儿子的梁父当即执勺盛了一碗汤递过去。

梁玉接过奶白鱼汤,爱美之心又冒出来了。

只听他颇为自恋地赞誉道:

“这汤颜色也好看,像白玉珏,也像玉!”

这就让玉更喜欢了!

“鲜就多喝点,下次大嫂再做汤,我再让人给你们送。”啃猪蹄啃到头都不抬一下的苏润,含糊回应。

他盘子里还有鸡爪、鸭掌正等着他吃。

苏行刚说了:

“吃哪儿补哪儿,窝在号舍里头手脚没地放,肯定难受,吃个蹄子补补。”

苏丰也帮腔,说苏润写文章,右手肯定不舒服,让他听话把猪蹄吃掉。

也是因此,玉泉六子碗里堆满了各种家禽的脚。

梁父甚至让人去交代厨子,晚上多做些蹄爪类的肉食。

吃完饭还不到晌午,六人全都去泡热水澡去乏。

梁父特意请了懂推拿的大夫,给孩子们松筋骨、促睡眠。

日光穿过窗棂,柔柔洒在正做推拿的苏润身上,照得他昏昏欲睡。

他肩膀、后背上的酸疼都被揉开,麻麻的,很舒服,就像是飘到了云端一样,全身都陷在了软绵绵的云朵里面。

苏润心满意足,像小猪一样哼哼唧唧,眼睛都睁不开。

等推拿完,他已经睡沉了。

操着老父亲心,陪伴小弟的苏丰,见状满眼疼爱地给小弟盖上被子,又起身把窗子关上,然后才客气地送大夫出去。

乡试只剩下最后一场。

虽说玉泉六子准备充分,但也不敢掉以轻心。

下午睡醒后,众人照旧去书房内卷,直到天黑才各自回屋休息。

******

考试考出习惯以后,苏润就形成寅时自动睡醒的生物钟了。

按部就班起床、进考场、挂油布。

苏润闭着眼睛思索自己刚研究出的杀器。

他在心里反复复盘这一个多月以来,试验和记录的各种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构思文章。

等苏润在脑海里,将文章的字句都琢磨的差不多时,天光大亮。

乡试第三场只有五道题,其中两道史论,三道时务策。

虽然题量有所减少,但难度却是大幅度提升。

苏润没急着挨个分析,而是把题目总体扫了一遍,似乎在找什么。

他的目光划过【五霸七雄】和【诸子百家】两道史论题,快进到时务策。

终于在最后面,找到了期待已久的题目:

【今天下各国并立,风云变幻,时局复杂。北有大蕃屡屡挑衅,西有赤狄居心叵测,大真、大柔等诸多异域番邦亦犯我大炎国境,此皆我朝之大患也。今边疆不宁,社稷不安,卿等以为,当如何应之,方能保社稷安宁、四海升平?】

见此,苏润轻轻挑眉,成竹在胸道:

“稳了!”

苏润提笔,匆匆列了个框架,就开始打初稿。

其实何止苏润?

这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哪个不知道这题必出?

他们个个都准备充分,还有些考生特意请人捉刀代笔,又把文章背熟了才进来的。

跟苏润一样,先挑这道题写的,也不在少数。

对于外族犯境,苏润的态度其实也很明确,那就是:

打!

一口气打到服气!

打到他们不敢对大炎生出觊觎之心!

打到这些番邦灭国,永除后患!

因此,苏润开头就写到:

臣闻天下之大,莫大于王道;王道之行,莫重于威服四夷。我大炎乃天域上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王化之源。

然今诸夷不服王化,屡屡挑衅,此乃对我大炎之极大不敬。若纵容忍让,必使我朝威严扫地,亦使四方蛮夷心生轻视,以为我大炎软弱可欺。

故当以重兵平乱,毁其心、虐其体、断其源、亡其种。唯有如此,方能立国威、安社稷。

而后,苏润从主战之利,远胜于和的方向,从开战后的好处:立国威,安民心;拓疆土,增国力;断后患,保长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苏润用词慷慨激昂,分析得头头是道。

确定开篇论述没有问题后,他继续往下,开始写‘师出有名’的部分。

写完后,就轮到了这篇文章的重头戏:

常闻大炎之外,番邦小国均以部落之形式抱团取暖,各有异心,内不团结,故逢权柄交接时极易生变。今愚见,当效擒贼先擒王之理,灭敌先灭帅。

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曾于万军之中斩杀颜良,震慑敌军,致使袁军大败,凭一己之力,决定战局胜负。

写到这里,苏润顿了顿。

他凭空变不出来武圣。

但历史上,华夏与外族交战的时候,曾凭借一台巨弩,将敌军主将射死一箭射死在城楼之上。

它射程最远可达一千五百米,是冷兵器时代最耀眼的星星之一。

润润笔墨,苏润继续往下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窃以为,利兵之于国,不逊于名将。倘使军备精良,胜番邦小国远矣,亦可掌控战局之胜负。

写完这句话,苏润按着脑中的图纸,提笔开始描写介绍:

……七条矢道,居中矢道放置巨箭……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支略小的箭矢……七箭齐发……攻城拔垒用之,亦可安装城头防守,于夺回失落城邑,守护边境,有大用。

今新器初成,如利用敌将轻敌之心,射中敌将身躯,其必死无疑。

苏润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将这巨弩的使用方法介绍的清清楚楚,还出了些主意。

末了,才揭露出此物名称:

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