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208章 此卷有异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208章 此卷有异

作者:龙行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5:23:41 来源:小说旗

苏润在考场里,还暗自盘算着接下来两日要如何待在家里吃喝玩乐,颐指气使。

可实际上。

他前脚进了家门吃完饭,后脚就开始收拾笔墨纸砚。

该回府学销假了!

府学不允许学子轻易请假,更不能随意出入。

参加科举考试除外。

乡试从八月初八一直考到八月十六,为了准备乡试,苏润已经请了半个月的假期。

按照惯例,发榜还得十日左右。

苏润自然不可能干等着。

在家里学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舒服是舒服,可没有教谕指点,无法得到指点与反馈,终究对进境无益。

有‘回府学’想法的,也不是苏润一个人。

玉泉六子经过这两年无话不谈和形影不离的生活,默契早已形成。

有些话,不用说,大家都明白。

有些事,不用提,大家都会做。

所以,徐鼎、张世等人先后从考场出来,回到家里稍作休息后,就开始收拾回府学要带的东西。

梁玉也是一样。

文章作完,答得是好是坏,自己心里都有数。

考都考完了。

别说看榜,他就是去太子的长生牌那儿磕一百个响头,也没什么用了。

与其在家里待着焦虑,还不如早些回学府内卷。

对此,梁父既骄傲又不舍。

自从儿子去了府学,梁父一个月内,跟儿子相处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可能到两天。

有时候实在是想儿子了,他还会带着梁母一起去府学墙外给儿子送饭。

虽然按理说,去了也见不到儿子。

但梁父不一样,他偶尔会扒个墙头,跟儿子面对面聊几句。

此刻,见儿子刚吃完饭,就急吼吼要从家里飞出去。

梁父忍不住挽留:

“璨之,发榜还有几日,不再等等吗?”

理解归理解,不舍的也是真的。

梁玉指挥六顺、八方收拾行李的动作一滞。

他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原也无忧无虑,没什么理想抱负。

在‘最不成器’的那几年,梁玉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个好儿子,承欢膝下。

但这两年又是读书,又是赈灾,又是处理政务,璨之也成长很多。

梁玉站在梁父身前,举着扇子给梁父扇风,还嘴甜得很:

“爹爹,儿在府学也会很想爹爹和娘亲的!”

“放榜就辛苦爹爹帮儿看着点。”

“儿也是想早些考完科举。”

“若是顺利,再有半年,儿不仅不用天天读书,而且还可以日日陪着爹爹!”

“到时候,我们梁家还可以搬去京城,爹爹对列祖列宗也有个交代!”

……

梁玉将自己的宏图大志告诉给爹爹。

还一点不心虚的给他爹画了个长达半年,一百八十天,两千一百六十个时辰的大饼。

以往多是梁父哄儿子。

这次反过来,让梁父新奇之余,也老怀甚慰的感慨:

“璨之终于长大了!”

梁玉哄好爹爹,司彦、徐鼎四人也和程介道完了别。

“夫子放心,学生等定然不负所望!”

他们回不去玉泉,倒是程介这个夫子,几个月来一趟,几个月来一趟,跟探亲似得。

只是看着教了这么多年的学生,在科举之路上越走越远,程介只有高兴的份。

告诉几人回府学后照顾好自己,又跟他们承诺自己会留在这里,等他们乡试出成绩再回去。

玉泉六子吃完午饭,下午就乘马车回了府学。

有人为了科举卷成陀螺,有人为了阅卷呕心沥血。

大炎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除了搜身、糊名、委派主考官等,还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誊录。

为了防止主考官通过笔记辨认出考生身份,导致科举不公,熙和帝特意下令,将考生的亲笔试卷进行抄写,形成“草卷”,然后由考官评阅。

此次乡试,共有考生两百八十九名。

其中,完整考完三场的,只有两百五十三名。

再抛开因答卷脏污、大声喧哗扰乱考场秩序等各种违规行为,最后顺利誊录出来的,只有两百一十六名学子的考卷。

如此多的考生,但最后取中的只有三十人。

竞争不可谓不大。

考生九天三场考的头昏脑涨,宋修齐等主考团也是忙的天昏地暗。

十多名阅卷官关在考场里,手执朱笔埋头批阅:

犯了忌讳、文不对题、逻辑硬伤、胡编乱造……

凡是这些问题,一经发现,就会被阅卷官毫不留情地在试卷上划出一条红道道。

虽说除了犯忌外,划了红道也不等于白考,但上榜的几率也大大降低了。

一时间,满堂只有拿、放答卷的‘哗哗’声。

向维作为府学教授,阅卷无数,眼睛跟监视器一样,精准抓到每一篇文章的痛点。

划掉、划掉、还是划掉——

“荒谬至极!”

向维不悦的评价,心里还不解的想着,为什么写出这种狗屁不通文章的人,居然还能是秀才?还敢来考乡试?

他连着划了三四张,总算有一份试卷能入眼了。

向维提笔开始圈圈点点,越往下看,越来越惊喜,答卷上的红色圈圈几乎要连成片:

“这才是文章嘛!”

方才写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看得他眼疼!

向维满意的从第一篇,画着大片大片的红圈圈,看到了最后一篇。

但这文章,上半篇还好好的,大气磅礴,有理有据,但后面说着说着,文章就引申到了一种武器上,还添了一段武器结构的说明:

三张大弓固定于床式木架,单轴三弓,前二弓,后一弓……

还说这东西射程有千余步,可攻城略地。

末了,附上名称:三弓床弩。

向维:???

阅卷多年,他还从没见过有人在科举文章中,教人研制武器。

没想到今天居然见到了!

真是奇了!

这是考生还是铁匠?

况且射程千余步?简直闻所未闻!

“这考生难不成跟工部军器所有关?”向维皱眉猜测。

但无论如何,出现这种情况,定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阅卷官能决定的了。

“宋大人,此卷有些异常,还请大人定夺!”向维按照流程,将试卷呈给了宋修齐。

作为主考官,宋修齐自然不可能挨个改卷。

他主要负责给送到他手里的好卷进行排名,或者对某些大逆不道的文章进行处理。

听向维说答卷有异,宋修齐还以为犯忌了。

但他接过一看,还有些奇怪:一个个红圈勾连成片,如同开在试卷上的红牡丹。

这在他手边的好卷里,也算是数一数二,何为异?

直到宋修齐看到最后一篇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