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221章 何愁无伯乐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221章 何愁无伯乐

作者:龙行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5:23:41 来源:小说旗

研制新武器?

“就是那三弓床弩吧?”

“本官见识过,的确不凡。”

姚广随口答了两句,但心里却不以为意:

三弓床弩厉害是厉害,但横扫**还不至于。

果然是没见过世面的学子。

嘴上没毛,说话也没个分寸。

这两军对垒,岂是光靠一件武器便能所向披靡的?

梁玉睁大眼睛反驳:

“怎么可能?!”

“区区三弓床弩,如何能与火器相提并论?”

“火器?”姚广满头问号:

“这又是何物?”闻所未闻啊!

梁玉灿烂一笑,目中得意之色毫不掩饰:

“子渊说了,火器发展到极致,可推山填海!”

“那三弓床弩再厉害,也就是个辅助武器。”

“火器就不一样了,攻城略地,开疆拓土,轻而易举!”

说着,他还故意道:

“子渊说,只要将火器研制成熟,我大炎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见梁玉如此信誓旦旦,姚广讶然之色快速从目中划过,很快消失不见。

面上不动声色,可心底依旧震惊:

这苏子渊前两日才在乡试上献上了三弓床弩,这就开始研制火器了?

他到底是举人还是匠人?

“那这火器可是有眉目了?现如今威力如何?”姚广出言试探。

若苏润有如此能力,即便他拉拢不来,也得早日传信,将此事禀报大人,免得被人捷足先登。

只是梁玉似乎有些喝酒喝上头了,反应有些迟缓。

他眨眨眼睛,看起来颇为无辜:

“玉不知道!子渊没说!”

说着,梁玉建议姚广自己去问苏润。

姚广皱眉暗道:

反正现在一群人都凑上去了,也不差他一个,应该不会引人注意。

他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去苏润那里探探情况。

只是临走前,姚广好心提醒梁玉:

“此物既然不知道威力如何,便不可多言。”

“尤其横扫**四个字,更不是随便能用的。”

“若是被人听去,只怕会给你们带来灭顶之灾。”

“你方才的话,本官就当没有听见。”

梁玉乖乖点头:

“多谢大人提点!”

姚广点头,随后以‘梁玉醉酒’为名,指挥丫鬟将梁玉送回坐席休息,自己则凑到前面,附在了包围苏润的人群外面,打算等着前头的人散开之后,再问话。

梁玉见姚广果然上当,便佯装喝醉,乖乖被丫鬟扶走。

只是在经过张世身边的时候,梁玉似乎站不稳一样,直往地上倒。

张世眼疾手快,把人扶住,又打发走了丫鬟,自己搀着人往前走,嘴上还数落道:

“怎么喝醉了?快喝点茶解解酒!”

梁玉则趁机将自己把火器透露给姚广的事情,悄悄告诉了张世。

闻言,张世眸色略深。

将梁玉放回座位后,他趁着姚广不注意,举杯去敬宋修齐:

“姚广已知火器。”

宋修齐眼中乍出的意外之色转瞬即逝,没有任何人注意到。

张世传完消息,又去司彦那儿转了一圈,喝了两杯酒,敬了一圈举子,然后也回去装醉了。

而此时,抓着苏润不放的秦镶,已经说到了:

“子渊若是做了老夫的孙女婿,老夫定然悉心培养。”

“以子渊之才智,加上老夫的学识,再潜学两年,状元之位,必然是子渊的!”

虽说苏润是乡试解元。

但像孔楼这样,考上解元后,不参加会试,沉淀学识的也比比皆是。

且到了举人,再往后走,拼的就不仅仅是学识了。

以苏润的才学,参加会试固然有希望,但真到了殿试论状元的时候。

家世、门第等也会成为隐形的标准。

若是苏润背后真的没人,那同等条件下,惯例是会点官家子弟为状元的。

毕竟江山无限,皇帝靠官员治理江山,官员也会抱团取暖,维护阶层的利益。

双方博弈之下,即便是皇帝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不然全都点了平民做官,那不是逼着手下官员造反吗?

官员反了,那帝位如何坐得稳?江山如何传承下去?

宋修齐默默观察了片刻,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机会插嘴:

“秦大人此言差矣!”

“千里马在此,何愁无伯乐?”

“子渊无论才学能力都一骑绝尘,就是不做谁家的姑爷,来日也会官运亨通。”

话落,众人反应各异。

秦镶很是不悦地直言:

“宋大人难道要跟老夫抢孙女婿?”

他可是知道宋修齐家里也有个女儿,正值芳龄。

据说长得国色天香,且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宋修齐颇为喜爱。

宋修齐这小子,肯定是想抢子渊!

秦镶的警惕心拉到了最大。

老小孩闹起了脾气,不高兴的怒瞪宋修齐,好像要随时跟他干一架。

“……”宋修齐哑然。

他的确有私心。

但太子在他上头盯着,他是有心无胆啊!

若是他没先禀报太子,就对苏润下了手,那岂不是有结党营私之嫌?平白惹了太子,还毁了自己和苏润?图什么?

只是他方才的话,本意是想提醒秦镶,苏润已经有伯乐。

没想到秦镶居然没往深处想,直接把话题带跑偏了。

但这时候,他也不能再往下,把话挑明。

正在他纠结要不要认了这‘罪名’时。

孔邦适时解围:

“宋大人说的是,子渊实乃大才,学识也好,来日定然不愁前途!”

虽说官场要看门路、看出身、看家世等等,但才能也可以打破惯例。

孔邦认为,苏润就是这个可以打破惯例的人。

因此,他也紧跟着来了句:

“只可惜本官只有一个女儿,不然,肯定也会对子渊下手!”

萧正最是明白情况,因此也出言附和了孔邦的话。

一时间,苏润更成了焦点。

举子们羡慕的羡慕,嫉妒的嫉妒,自不必说。

而小官小吏也都看明白了风向。

知道自己抢不过这些大官,苏润最后八成会落到秦镶和宋修齐两人家里,便只对苏润示好,而后离开了。

萧正接收到宋修齐信号,适时与秦镶攀谈。

闲杂人等都被支走,姚广总算找到了机会靠近苏润。

“苏解元方才的《水调歌头》作得真不错,料想来年会试不在话下,想来你我不日便要同朝为官了。”

“本官乃正五品户部郎中,若来日你有何事,随时可来找本官,本官必然倾力相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