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255章 你一个天天敲打木头的,有什么资格挑剔贤臣?

下午。

就在玉泉六子跟随柳玉成教导认真读书时,瑞王赵翊兴冲冲地捧着策论,进了宫。

他心潮澎湃,连午饭都没吃。

知道太子皇兄正跟父皇在一起处理政务,赵翊循着味儿,直奔紫宸殿:

“父皇!皇兄!儿臣来请功了!”

人未到声先至。

赵翊自己给自己通传,连传话太监的活都包揽了。

熙和帝远远看着在殿外广场上飞奔的小人,无奈摇头:

“越长大越没规矩了……”

赵叡帮着说话:“或许佑璋真的有什么要事。”

熙和帝不可置否:

要事?他只有屁事!

好歹是自己儿子,熙和帝嫌弃归嫌弃,心里也是疼爱的。

父子俩趁着赵翊没来,简单交流了儿子\/弟弟近些日子的所作所为,并顺利达成一致。

只听熙和帝沉声道:

“你母后已经相看了秦祭酒家的小孙女,打算早些给佑璋定亲。”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佑璋玩心过重,兴许成了家,心就定了,也能为你分担些。”

“他既喜欢木工手艺,日后去工部亦可。”

可怜的秦祭酒,孙女婿入皇家就算了,连孙女也被皇室盯上了。

倒真是赔了孙女婿又折孙女!

实在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凄惨得很!

熙和帝刚说完,殿门口突然闪现出一个人影。

连射入大殿的日光,都被挡住了小半。

赵翊眉目清朗,意气风发,喜悦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孺慕之情:

“父皇!皇兄!”

“佑璋……”熙和帝与赵叡目中不由自主染上慈爱之色,异口同声地回应,抬头看去。

然而,赵翊太过激动,没看见脚下门槛。

只见他‘啪叽’一声,斜斜摔在了地上。

紧跟着,就像是木棍被人踢了一样,骨碌碌地往殿中央滚动。

而且这木棍还会喊救命。

“佑璋!”熙和帝大惊,瞬间起身。

赵叡脸色微变,正要上前,却见赵翊滚到御案前,就自动停下了。

赵翊晕头转向地扶着地板跪起来,正好给熙和帝行了个大礼。

熙和帝\/太子:……

但赵翊尚不自知,反而扒着金黄色的御案,傻呵呵对着熙和帝笑:

“父皇,您怎么在晃?都有分身了!”

熙和帝正伸手去扶幼子,听到这话,手也伸不出去了。

什么分身?

那叫重影!

你眼花了!

这一刻,熙和帝无比感慨:

列祖列宗说得对:立嫡立长。

谁提出的这个想法?实在是集天下智慧于一身呐!

而且这条,尤其适用于他!

瞧瞧,瞧瞧。

长子批阅奏折,幼子平地骨折。

这怎么不算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真实写照呢?

“唉~”顺利完成自我安慰的熙和帝,无奈吩咐许忠义:“给瑞王搬个椅子过来!”

坐着总不会摔了吧?

而赵翊眩晕片刻,就恢复了理智:

“父皇,儿臣是来请功的!”

他说着,便将散落在地的策论全都捡起来,然后递给了熙和帝。

“请功?你居然能干正事?”

熙和帝半信半疑。

但赵叡先前就收到了别院精卒禀报,当即猜出了缘由,调侃出声:

“佑璋是为自己请功?还是为子渊六人请功?”

熙和帝当即会意,不悦道:

“佑璋?你去别院了?真是胡闹!”

往常熙和帝一训斥,赵翊就蔫巴了。

但今日,他却仿佛找到了人生方向般,坚持道:

“儿臣没有胡闹!”

“儿臣今日去别院,是与子渊他们一起改进印刷术,连策论都有儿臣的功劳。”

“这活字印刷术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有了这东西,大炎官民都能受益,官营印书坊可以比往常多赚两成。”

“若大炎各项经营都能改进,待日积累月,我大炎必能昌盛,一统天下!”

话落,满堂寂静。

从熙和帝、太子,到许忠义等宫人,全都吃了一惊。

众人诧异的望向殿中央,仿若带光的小王爷,好像第一天认识他:

素来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瑞王,竟然有朝一日,谈论起国计民生来了?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连熙和帝也怀疑自己耳朵听错。

他颇有些不可置信的看了眼同样惊讶的长子,这才定下神。

“佑璋,你怎么?”

怎么突然变化这么大?

不会鬼上身了吧?

熙和帝心中惴惴,已经打算派人去僧录寺,请和尚来宫里给幼子念经了。

但赵翊后面的话就完全打散了众人的怀疑:

“父皇,皇兄,儿臣今日见了子渊他们,才真正认识自己,才真正认识木艺。”

“子渊他们说得对,读书治国,技艺强国。”

“木艺鄙贱,但打风机、三弓床弩等物,都对大炎有益。”

“儿臣不像太子皇兄一样文韬武略,但同样可用木工技艺,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定太平。”

“子渊说了:不明理,天下大乱,不强国,为人所欺,二者缺一不可。”

“治国平天下,儿臣自认不是那块料子,日后便与子渊他们一起富国强民,辅佐太子皇兄!”

说着,赵翊就催着熙和帝看策论:

这可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一次!

熙和帝心里也清楚,什么士农工商,不过是治国手段而已。

幼子的话其实没说错,只是……

皇家毕竟是要体面的。

不过,这些比起幼子的报国之心,不算什么。

但这话就没必要当着宫人的面说了。

挥退宫人,熙和帝在赵翊的催促下,看完了策论。

策论里,苏润将赵翊的功劳记录的清清楚楚。

得知幼子帮着改进了活字印刷术,还就官营印刷坊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熙和帝老怀甚慰:

“好!好!好!”

没想到,佑璋的报国之法,竟然是在这些地方啊!

恰赵叡在旁追问赵翊今日和苏润他们相处的过程,赵翊直言:

“子渊等人实乃儿臣知音。”

见儿子对苏润评价这么高,熙和帝将策论放在御案上,将话挑明:

“佑璋,苏润有才,朕有意将其招为驸马,将他许配给婉儿。”

“你既有心以此道报国,日后便多去别院,时常与苏润等人相处,有益无害!”

闻言,赵翊面上表情五彩缤纷。

意外、震惊、嫌弃、欣赏等多番复杂情绪轮番呈现。

苏润给他的印象很好,片刻后,赵翊‘艰难’点头:

“既然父皇有此心,那儿臣就勉强同意子渊当妹夫了!”

“虽然说子渊不会木匠活,但他有很多想法,对大炎颇有贡献,儿臣不会反对的!”

赵叡笑着打趣:

“你一个天天敲打木头的,有什么资格挑剔贤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