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1951之大国重器 > 第一章 重生

1951之大国重器 第一章 重生

作者:流云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5:23:49 来源:小说旗

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新中国刚刚宣告成立,往昔的战火虽已平息,可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城市里,断壁残垣随处可见,那些被炸塌的建筑仿佛沉默的巨人残骸,无声诉说着曾经的苦难;乡村中,土地荒芜亟待开垦,干裂的土地张着大口,仿佛在渴望着新生。整个国家就像一台许久未运转的机器,零件散落一地,亟待重新组装、启动。当务之急,便是争分夺秒地重建家园,让百姓能在安稳的环境中生活,让国家重回正轨。

彼时,全球正深陷冷战的阴霾。以鹰酱为首的一众东欧国家,如同抱团的恶狼,对新生的中国展开了疯狂的围堵。他们在经济领域,联合实施贸易禁运,切断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商业往来,试图让中国的经济陷入停滞;在技术层面,更是筑起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高墙,严禁任何先进技术流入中国,妄图将中国的发展势头扼杀在摇篮里。与此同时,国内各个领域人才极度匮乏,每一项建设工作都举步维艰。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一切都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每迈出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未知。

然而,艰难险阻并未吓退那些心怀报国之志的海外学子。他们秉持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信念,即便远在异国他乡,心中也始终牵挂着祖国的命运。他们深知,祖国的复兴需要他们,于是纷纷收拾行囊,不顾路途遥远,不惧重重阻碍,迫不及待地踏上归国之路,渴望将自己在海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

破晓时分,天际泛起一抹瑰丽的红色,太阳如同娇羞的少女,只露出半张脸,却已将天空染得通红,仿佛是为这片新生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祥瑞的霞衣。李子腾静静地伫立在轮船的甲板上,海风呼啸着吹过他的脸庞,猎猎作响的衣角彰显着他内心的波澜。他的双眼紧紧盯着前方那片逐渐清晰的香港大地,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激动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潮水在心中澎湃。

李子腾本是21世纪一名杰出的军工科研工作者,一次离奇的穿越,让他在1948年来到了这个平行世界,并成为了一名鹰酱的留学生。这三年来,异国的繁华从未让他迷失,心中对祖国的思念反而与日俱增。每个寂静的夜晚,他都会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脑海中浮现出祖国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无数次在梦中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鹰酱求学期间,李子腾学业一直排前列教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一个人可顶3个师这个师可是鹰酱的三个师,在校期间多次参加了许多大型的科研工作在这个异国他乡搞科研,就如同在虎穴中行走,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平日里,他总是独来独往,将自己的才华隐藏在平凡的外表之下,不敢有丝毫张扬。然而,即便他小心翼翼,还是未能逃脱鹰酱情报机构的眼睛。一次偶然的学术交流活动,让他的卓越才能崭露头角,引起了鹰酱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说起李子腾,他的导师满脸自豪,眼中闪烁着光芒:“李子腾同学在学术成绩上,始终独占鳌头,每一门课程对他来说都像是一场轻松的征服之旅。就拿《高级军工理论研究》这门课来说,考试时那些复杂的题目,他总能条理清晰地作答,成绩出来,比第二名高出一大截。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刻而透彻,理论功底十分深厚,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学术天赋与刻苦精神。在复杂的军事理论学习中,他思维敏捷,能迅速掌握核心要点。有一次课堂讨论未来战争模式下的武器应用,他提出的观点新颖独特,让在座的教授和同学们都眼前一亮。”

“在科研能力方面,面对棘手难题,他总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提出独到且极具价值的见解,高效地解决问题。就拿之前参与的高难度军工材料科研项目来说,研究新型材料时遇到了材料稳定性的难题,大家都一筹莫展,他查阅大量资料,做了无数次实验,创新性地提出了全新的材料配方和工艺,为整个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方向。”

“在实践表现上,不管是武器实操还是模拟军工生产流程,他都沉稳冷静,操作精准无误,技艺精湛,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沉稳与自信。有一回实弹射击考核,环境恶劣,狂风呼啸,其他同学都受到了影响,可他却沉稳地调整呼吸,精准地击中靶心,那份镇定自若让人佩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科研瓶颈和学习压力从不轻言放弃,对知识有着不懈追求,责任感也很强,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他是我教学生涯中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我曾断言,他一个人可顶3个师,未来在军工领域定会开疆拓土,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鹰酱人意识到,李子腾这样的人才一旦回到中国,必将对他们的遏制计划构成巨大威胁。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悄然展开。他们先是在学术圈散布谣言,污蔑李子腾学术造假、窃取机密,试图败坏他的声誉;接着,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他进行扣押,将他囚禁在狭小的房间里,剥夺他的人身自由;还安排了专人对他进行24小时监视,无论他走到哪里,背后都有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但李子腾回国的决心坚如磐石,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他的信念。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与鹰酱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他巧妙地利用鹰酱社会的一些漏洞,秘密联络国内的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同时,在被囚禁期间,他也没有停止思考,不断在脑海中构思着回国后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的计划。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0月中旬,他成功突破了鹰酱人的重重封锁,登上了那艘驶向祖国的轮船。

当轮船缓缓靠岸,李子腾的双脚稳稳地踏上祖国的土地,那一刻,积压在心中多年的压力瞬间消散,他感到浑身的重担都已卸下,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还没等他好好感受这份归家的喜悦,便看到不远处有几个身着军装的人举着写有他名字的牌子,正翘首以盼。

为首的一位年轻军官快步迎上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道:“李同志,您好!我们是奉命来接您的,首长想见您,请跟我们走。”

李子腾连忙回礼,激动地说:“终于回来了,可算能为祖国出份力了!”

在前往见首长的车上,李子腾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同志,咱们这是要去见哪位首长啊?”

年轻军官微笑着回答:“是咱们负责军工事务的张首长,他一直关注着您的情况,对您的归来十分重视。”

走进一间会议室,一位面容刚毅、神情和蔼的首长早已等候多时。首长起身迎上来,紧紧握住李子腾的手说:“小李啊,可把你盼回来了!你在国外的遭遇我们都了解,你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

李子腾眼眶微微泛红,说道:“首长,在国外的每一天我都想着能早点回来,为祖国做点事。那些困难根本打不倒我!”

首长点点头,接着说:“现在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军工方面。我们急需像你这样的人才。经过研究决定,分配你到汉东兵工厂,那里条件艰苦,但有着无限的可能,希望你能在那里发光发热。”

李子腾胸脯一挺,坚定地说:“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国家的期望!再苦再难,我也会咬牙坚持,为军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首长办公室出来后,李子腾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汉东兵工厂。此时正值1951年10月,北方的寒冬已早早降临,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在大地上横冲直撞。李子腾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艰难地在厚厚的积雪中前行。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连续多日的奔波让他双眼布满血丝,面容憔悴,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与不屈。这一路走来,他历经了无数的艰辛,但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让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

历经波折,李子腾终于抵达了汉东兵工厂。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映入眼帘的是几间破旧不堪的小木屋,在寒风中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被这狂风卷走。木屋周围堆满了废弃的零件和生锈的仪器,仿佛是一片被遗忘的工业废墟。风一吹过,小木屋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艰难。

“这就是我即将工作的地方?”李子腾忍不住低声自语,心中的落差感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他原本以为,即便条件艰苦,也不至于如此破败。但很快,他便调整了心态,他明白,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他要做的就是在这片荒芜中创造出奇迹。

就在这时,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人从一间木屋里走了出来。他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你是李子腾同志吧?可算把你盼来了!我是这儿的负责人,老陈。”老陈快步走上前,热情地伸出手说道。

李子腾连忙迎上去,紧紧握住老陈的手,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陈主任,您好。这……这就是咱们的科研基地?”

老陈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条件确实艰苦,不过咱们国家现在一穷二白,能有这么个地方搞研究,已经很不容易了。国家需要我们,再难我们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老陈带着李子腾走进木屋,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那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味道。屋内摆放着几张简陋的桌子,桌面坑洼不平,还有一些破旧的实验设备,许多设备的零件已经残缺不全,看起来许久未曾使用。

李子腾打量着四周,犹豫了一下,问道:“老陈,这厂里就您一个人吗?”

老陈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在山谷中回荡:“是啊,之前就我一个老头子守着这空荡荡的厂子。现在好了,你来了,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我也能去别的厂子发挥余热了。”说着,老陈拍了拍李子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咱国家的兵工事业刚刚起步,百废待兴,就盼着你们这些有学识、有干劲的年轻人。我别的本事没有,修枪修炮还是有点经验的,以后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商量,共同想办法解决。”

老陈说着,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泛黄的图纸。图纸的边缘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上面的线条和字迹也模糊不清,显然经历了无数次的翻阅。“这是之前厂里研究的子弹图纸,是上头交给咱们的任务。”老陈把图纸递给李子腾,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看看能不能把它改进改进,把成本降下来。咱们现在啥都缺,尤其是钱,一颗子弹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要是实在太难,也别太勉强,上头也没催。不过咱们自己心里得清楚,这任务关系着前线战士的生死存亡,能多努力就多努力。”

李子腾接过图纸,仔细地端详起来。虽然图纸上的很多内容晦涩难懂,但他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份任务的分量。“老陈,您放心,我一定尽力。我学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能在这一刻派上用场,再难我也不会放弃。”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老陈,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决心,仿佛在向老陈,也向自己宣誓。

老陈交代完后,便回屋收拾行李。不一会儿,他提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走了出来,里面装着他这些年在厂子里的全部家当。“小李,我先走了,这厂子以后就靠你了!”老陈站在门口,深情地看了看这个他坚守多年的地方,眼中满是不舍,“有什么困难,就去附近厂子找我。我虽然走了,但心还在这儿,有需要帮忙的,千万别客气。”

“老陈,您路上小心!您放心,我一定把这儿搞好!”李子腾站在院子里,目送老陈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谷之中。他转过头,看着这片空荡荡、破破烂烂的厂区,心中五味杂陈。厂房的墙壁斑驳陆离,墙皮大片大片地脱落;屋顶破了好几个洞,寒风呼啸着灌进来;院子里杂草丛生,在风中肆意摇曳,一片荒芜之景。但李子腾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里焕然一新,成为国家国防事业的坚实后盾。

简单安顿好自己后,李子腾在心中默默喊道:“系统,打开面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