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1951之大国重器 > 第八十三章 去汉阳军区指导

1951之大国重器 第八十三章 去汉阳军区指导

作者:流云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9 07:35:45 来源:小说旗

在汉阳兵工厂那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声交织的厂房里,巨型龙门吊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嘎吱”声,好似在诉说着肩负的重任。它的机械臂缓缓伸展,粗壮的钢索稳稳吊起一块足足有80毫米厚、散发着金属冷光的装甲板,朝着正在紧张组装的99A主战坦克缓缓靠近。这装甲板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合装甲材料,能够有效抵御各类先进穿甲弹的攻击。

“慢点儿,再慢点儿,对准咯!”车间主任扯着嗓子大喊,声音盖过了周围的嘈杂,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抬手随意一抹,“这装甲板可是99A防御的关键,出不得半点差错!它的防护能力关乎着坦克手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99A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操作龙门吊的小赵全神贯注,眼睛死死盯着下方,手上精准地操控着按钮,回应道:“孙主任,您放心,我肯定稳稳当当的!”

四溅的电焊火花夺目耀眼,如同夜空中盛大绽放的烟火,刹那间照亮了工人们满是汗水的面庞。瞧,老钱双手紧握沉重的铁锤,铆足了劲,一下又一下有力地敲打着烧得赤红的钢板,每一击都伴随着清脆的“当当”声,似在演奏一首激昂的劳动之歌。一旁年轻的小郑满脸敬佩,赞叹道:“钱师傅,您这手艺,绝了!就凭您这几锤子,这99A不得坚如磐石!”老钱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那可不,咱这可是在打造陆战之王,必须得拿出看家本领!这99A将来上了战场,那主炮能在2000米外精准击穿7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咱得保证它的每一处部件都严丝合缝,可不能掉链子!”

与此同时,技术骨干小吴手持电焊枪,眼神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消失,只有眼前待焊接的零件。他的双手稳得如同精密仪器,焊缝均匀整齐,堪称完美。质检组的老冯在一旁仔细端详,不时点头,夸赞道:“小吴,干得漂亮,这焊接质量,没得说!继续保持啊!这焊接质量要是不过关,99A在高速行驶或者激烈作战产生震动时,部件就可能松动,影响它高达70千米每小时的最大公路时速。”小吴腼腆一笑,谦虚地说:“冯师傅,您过奖了,还得多向您学习呢。”

还有些工人蹲在坦克旁,眼神专注地检查着每一颗螺丝,确保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年轻工人小周一边检查,一边小声嘟囔:“每颗螺丝都关系着99A在战场上的安危,千万不能疏忽。这99A配备的先进火控系统,反应时间极短,要是因为螺丝松动影响了火控系统的精准度,那可就误大事了。”他的师傅老赵在一旁语重心长地叮嘱:“对,咱们的工作关乎国家安危,容不得一丝马虎。”

李子腾站在一旁,目光炽热而坚定,紧紧盯着这热火朝天的组装现场,内心满是自豪与期待。这99A主战坦克,凝聚着他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那厚重坚实的复合装甲,强大到令人惊叹的125毫米滑膛炮火力系统,以及卓越非凡的机动性,未来必将成为我国陆军的王牌武器,在扞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征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时间不等人,一场重要的国际军事竞赛的日期日益临近,如同高悬头顶的倒计时牌,每一秒都在提醒着众人时间紧迫。留给他们完成99A组装和调试,并让部队熟练掌握其操作与战术配合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为了让参赛部队尽快熟悉现代战争的高节奏,熟练掌握先进的步坦协同战术,李子腾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为了让部队尽快适应现代战争的快节奏,熟练掌握步坦协同的精妙战术,李子腾在办公室里反复权衡,内心焦虑万分。灯光昏黄,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疲惫的面庞。终于,经过无数次思想交锋,他咬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用现有的t- 34\/85坦克,对汉阳军区的精锐部队展开指导训练。

拿定主意后,李子腾快步找到张龙,神色凝重,语速急促:“张龙,t-34\/85和99A的性能差距太大了,简直是天壤之别,就像手摇风扇和中央空调。但步坦协同的核心战术理念是共通的。先让战士们借t-34\/85上手,熟悉坦克操作,等99A正式列装,训练就能更高效。时间紧迫,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张龙认真听完,沉思片刻,缓缓点头:“我懂你的意思,李总工。时间不等人,这个方案虽然有瑕疵,但眼下确实可行,我支持你。”

消息火速传到汉阳军区,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让一个搞研究的来指导我们作战?”张卫国连长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继而撇了撇嘴,脸上写满了不屑。他身形高大壮硕,常年的野外训练和实战让他的皮肤黑得发亮,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对自己和连队的实力极度自信。

“这不是瞎闹嘛!咱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一个天天待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能懂实战?还来教我们,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旁边的赵排长也跟着附和,双手抱在胸前,一脸不满:“就是啊,咱们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大大小小的演习、实战经历无数,还用得着别人来教?我看这事儿不靠谱,纯粹是浪费时间。”

“这也太儿戏了吧!我们可是身经百战,又不是刚入伍的新兵,还用得着别人来教?”张卫国满脸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微微凸起,心中的愤懑溢于言表。他身高体壮,宽厚的肩膀仿佛能扛起千钧重担,古铜色的皮肤是烈日与风沙留下的勋章,一看便是久经沙场、从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过来的老兵。多年来,他带领连队冲锋陷阵,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了无数,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自己和连队的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在他看来,这次让科研人员来指导作战的安排实在是难以理解。

一旁的李排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怀疑,附和道:“就是说啊,咱们可是军区里拔尖的精锐部队,训练强度和实战经验都是一流的,怎么就突然要听一个科研人员指挥了?一个整天待在实验室里摆弄数据、图纸的人,能懂什么实战的门道?战场上的复杂情况,瞬息万变,可不是在纸上画画图就能解决的。”

尽管心中满是疑惑与不满,但军令如山,容不得他们违抗。无奈之下,张卫国只能强压下内心的情绪,按照指示,挑选了一队精锐人马,登上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前往汉阳兵工厂。

吉普车沿着蜿蜒的公路疾驰,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车窗外,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但车内的气氛却异常沉闷。战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偶尔低声交流几句,言语中都透露着对这次任务的不确定和对未知的担忧。

不久,吉普车缓缓停在了汉阳兵工厂的大门口,车轮摩擦地面,卷起一阵尘土。张卫国率先跳下车,望着眼前高大的厂房,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军装,心中暗暗想着:“不管来的是谁,既然上头下了命令,那就先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能耐。”

吉普车稳稳停住,车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张卫国连长利落地跳下车。他身形高大健硕,肩宽背厚,一身笔挺的军装穿在身上,显得格外精神。古铜色的脸庞线条刚硬,浓眉下一双眼睛锐利有神,高挺的鼻梁和紧抿的薄唇,无不彰显着军人的坚毅。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门口,仰头望向那块写着“汉阳兵工厂”的牌子。一瞬间,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那里面有对这军工圣地由来已久的敬畏,也藏着身为一线战士对新式武器的好奇,更有对即将与科研人员合作的隐隐怀疑。在部队里,汉阳兵工厂的大名如雷贯耳,大家都知道这里是龙**工的心脏,无数改变战场格局的“大杀器”从这里走向部队,走向保家卫国的战场。

“报告!汉阳军区装甲步兵连,张卫国奉命前来迎接李子腾同志!”张卫国双脚一并,“啪”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脆利落,掷地有声的声音在空旷的厂区里回荡,惊得旁边大树上的几只小鸟“扑棱棱”展翅飞远。

警卫迅速回礼,转身快步走进岗亭,熟练地拿起电话,简洁又清晰地向李子腾通报:“李总工,汉阳军区的同志来接您了。”

没一会儿,李子腾便从厂房里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沾满油污的工装,头发稍显凌乱,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着睿智与亲和。

“张连长你好啊,大老远跑一趟,辛苦你们了!”李子腾几步走到张卫国面前,热情地伸出手。

张卫国愣在原地,目光直愣愣地盯着李子腾,大脑瞬间宕机。在他的设想里,能设计出改变战局武器的专家,该是头发花白、神情严肃,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气场的模样。可眼前的李子腾,面庞年轻朝气,嘴角噙着亲和笑意,哪有半分“大神”的高冷?

愣神的功夫,李子腾的手已经递到面前,张卫国这才如梦初醒,慌乱地抬手,手掌在衣角匆匆蹭了蹭,像是生怕手上的汗弄脏对方,这才紧紧握住李子腾的手,干笑两声:“李将军,久仰久仰,您可太年轻了,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李子腾爽朗地笑了起来:“哈哈,年轻好啊,干劲足!可别被我的年纪唬住,在武器研发上,我可一点都不含糊。这次合作,还得多多仰仗张连长和战士们的实战经验呢。”

刚才张卫国看到李子腾的瞬间,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眼前这人看着不过二十出头,比自己还年轻几岁,完全不是他想象中老学究的模样。

愣神片刻,他才赶忙伸手握住李子腾的手,一时有些语无伦次:“不……不辛苦,李将军,奉命行事,应该的!就是……没想到您这么年轻。”

张卫国挠了挠头,憨笑着说:“李将军您客气了!不过说实话,我们对这次训练安排,心里还是有点没底。您是搞科研的,我们是冲锋陷阵的,真能配合好吗?”

李子腾拍了拍张卫国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张连长放心!虽然咱们分工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提升部队战斗力。理论结合实战,肯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咱们的作战能力更上一层楼!”

张卫国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与相握,可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审视,语气里的怀疑也毫不掩饰。他微微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似乎想要从对方身上找出些能证明其实力的线索,“听说您要来指导我们进行步坦协同训练?”在张卫国看来,步坦协同可不是纸上谈兵就能掌握的,那都是在枪林弹雨、生死一线间反复磨炼出来的实战技巧,一个长期待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吗?

神色坦然,嘴角挂着温和的笑容,不慌不忙地点点头,沉稳有力地说道:“没错,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军事指挥员,但在步坦协同方面,我确实有不少心得体会。这些年参与武器研发,我没少研究实战案例,每一场经典战役我都反复剖析,对步坦协同在不同地形、不同作战环境下的战术细节,以及武器装备之间的技术配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条理清晰地讲述着,言语间透着十足的自信,不卑不亢,让张卫国心中那原本笃定的怀疑,悄然松动了几分。

“那……您以前当过兵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