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1951之大国重器 > 第六章 支援

1951之大国重器 第六章 支援

作者:流云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05:23:49 来源:小说旗

总首长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神色凝重地返回办公室。他的脑海中,那批覆铜钢子弹的身影挥之不去,其带来的震撼如同涟漪,在他心中不断扩散。这可不只是几颗子弹的事儿,它意味着国防实力将迎来质的飞跃,对国家未来的战略布局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刚一落座,总首长便迅速按下桌上的内部通话按钮,声音急切却不失威严:“小李,马上把研发覆铜钢子弹的李子腾的履历资料调出来,要快,一分钟都别耽搁!”在总首长看来,能搞出如此颠覆性成果的人,经历必定非同寻常。说不定在那些履历的字里行间,就藏着解开这奇迹背后的关键密码。他深知,掌握这些信息,对支持李子腾后续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仅仅过了五分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秘书小李抱着一份厚实的文件匆匆走进来,他脚步急促却又保持着应有的稳重,在总首长身边工作的日子里,他早已对各种紧急状况应对自如。小李双手将文件递到总首长面前,微微鞠躬,恭敬地说:“首长,这是李子腾同志的详细履历资料,所有信息都整理全了,从他留学时的学术成果,到回国后的工作细节,一项不落。”

总首长接过资料,缓缓戴上老花镜,目光透过镜片,如炬般逐字逐句阅读起来。看到李子腾是留学生的经历时,他微微挑眉,轻声自语:“原来是这样,海外的学习经历想必给了他不少启发。”接着往下看,当看到“由于刚回国还在调查期间,暂时安排到了汉阳兵工厂”时,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总首长靠在椅背上,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沉闷而富有韵律的声响,仿佛在和内心的疑惑激烈对话。他暗自思忖,一个留学归来的人才,在调查期间被安排到偏远的汉阳兵工厂,那里设备陈旧、资源匮乏,条件艰苦得难以想象。可他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如此惊人的成果,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又有着怎样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撑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总首长猛地坐直身子,目光坚定地看向王朝阳,果断下令:“立刻调拨一批最优质的材料和最先进的设备,安排专车连夜送往汉阳兵工厂。记住,每个环节都要盯紧,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一定要确保李子腾同志的研究工作不受阻碍,顺利推进!这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大事,出了差错,谁都担待不起!”

在总首长心中,军人的价值在于为国家和军队做出实际贡献,出身和履历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哪怕出身平凡、履历普通,只要能为部队带来巨大变革和提升,就是军中最值得尊重和重视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朝阳身姿挺拔,敬了一个标准干脆的军礼,随后转身大步流星走出办公室。他步伐坚定有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心里清楚,覆铜钢子弹的卓越性能和巨大价值摆在眼前,向李子腾调配资源这事,总首长肯定全力支持,无需多言,毕竟这关乎军队的未来,关乎国家的安危。

当天晚上,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着大地,繁星闪烁,宛如镶嵌在绸缎上的宝石。地处大山深处的汉阳兵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那声音好似一首激昂的战歌,奏响着希望的旋律。

李子腾站在生产线旁,全神贯注地盯着机器,手中的工具在他灵活的操控下,精准地调整着各项参数。他的脸上沾满了油污,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可他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生产覆铜钢子弹的工作中。每生产到一定数量的子弹,系统就会给予丰厚的奖励,这些奖励不仅是对他努力的认可,更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让他干劲十足,仿佛有着使不完的精力。

“轰隆隆……”一阵由远及近的低沉引擎轰鸣声打破了山区的静谧,那声音越来越大,好似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李子腾停下手中的工作,疑惑地抬起头,望向窗外。只见厂房外,一排军用卡车在夜色中亮着耀眼的大灯,宛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钢铁巨龙,浩浩荡荡地蜿蜒而来。灯光穿透黑暗,照亮了周围的一切,也照亮了李子腾心中的期待。

还没等李子腾反应过来,车队已稳稳地停在了厂房门口。车门纷纷打开,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整齐地跳下车,他们的动作干脆利落、整齐划一,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机器,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专业和严谨。

“这是……”李子腾满脸疑惑,眼中充满了惊讶,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下意识地放下手中的工具,朝着门口走去。

一名身材魁梧的士兵大步走到李子腾面前,脚跟并拢,“啪”地一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李子腾同志,您好!我们是奉上级命令,前来为您运送材料和设备,请您清点验收。”

李子腾看着眼前这震撼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自豪。他没想到军区的行动如此迅速,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后,就调配了如此多的物资。这足以证明,自己研发的覆铜钢子弹确实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这份重视,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他的心,也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和热血豪情,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不负众望,为国家和军队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李啊,这回上面可要给你记大功了!”陈厂长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李子腾身边,他满脸笑意,兴奋得像个孩子,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看堆积如山的黄铜和特种钢材,双手不停地搓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些材料变成无数颗威力强大的子弹,“这么多材料,得生产多少子弹啊!咱们厂可就要扬眉吐气了!等这批子弹生产出来,肯定能让所有人对咱们刮目相看!”

李子腾皱着眉头,一脸认真又有点发愁地跟陈厂长说:“陈厂长,你看啊,现在就咱俩在这儿忙得晕头转向,这人手差太多了。要想大规模生产覆铜钢子弹,光有材料和设备可不行,还得有好多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不然这事儿根本干不成。”

陈厂长一拍脑袋,这才反应过来,原本因为新设备和材料到位而满脸的笑容一下子没了,急得额头直冒汗,说:“哎呀,还真是!这人手不够可太要命了!我得赶紧给上面打电话汇报!”说完,他急急忙忙地往办公室跑,一进去连凳子都没坐,直接拿起电话,飞快地拨通了军区总首长的号码。

电话一接通,陈厂长就噼里啪啦地说:“首长,您好啊!我是汉阳兵工厂的陈厂长。跟您说个事儿,我们这儿材料和设备都弄好了,可现在碰上大难题了,人手严重不够!您能不能帮忙调一些专业的人过来?这子弹生产任务特别急,没人手根本干不了啊!”陈厂长说着,声音里全是着急,就盼着总首长能赶紧想办法。

总首长的声音特别坚定,一点都不含糊:“你放心,我马上安排。不管想什么办法,都得用最快的速度把覆铜钢子弹装备到每个战士手里!这事儿太重要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一点都不能耽误!”

总首长挂了电话,坐在那儿想了一会儿,最后决定从108厂调人。108厂那可是咱们国家兵工行业的招牌,特别厉害。从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起,108厂就一直给军队造最好的武器装备。在好多战场上,战士们靠着108厂造的枪炮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这么多年,108厂靠着厉害的技术和一直不放弃的努力,给国家国防立了大功,绝对是兵工行业的榜样。

现在,108厂又要担起一个又光荣又难办的新任务了!

……

108厂里,到处都热热闹闹、忙忙碌碌的。大烟囱冒着烟,机器“轰轰”地响,工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热火朝天。厂长张彪的办公桌上,放着总首长亲自写的命令。命令上写着“抽调最优秀的专业小组支援汉阳兵工厂”,每个字都写得特别有力,一看就知道这任务特别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来传达命令的参谋站得笔直,一脸严肃,跟要上战场似的,语气也特别重:“张厂长,这次任务可不是小事!上面专门强调,一定要保密,要把你们厂最厉害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挑出来,全力去支援汉阳兵工厂!所有行动都得听一个叫李子腾的同志指挥!可千万别因为人家是新兵,就不把人家当回事儿!这是死命令,一点都不能出错!”

张彪厂长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总首长亲自下命令,还这么强调保密和服从,这任务肯定特别重要、特别难办。而且出发前连要研发什么都不能知道,这任务就更显得神秘了,让人忍不住瞎琢磨。

张彪厂长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把厂里最厉害的专家都叫到了一起,准备跟他们说这事儿。

会议室里,气氛又紧张又压抑,大家都觉得喘不过气。专家们一个一个进来坐下,脸上都是又疑惑又好奇的表情,你一言我一语地小声猜测着这次开会是为了啥。张彪厂长清了清嗓子,说:“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有个重要任务要告诉大家。上面下命令了,让咱们抽调最厉害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去全力支援汉阳兵工厂,所有行动都得听一个叫李子腾的同志指挥。”

这话一说完,会议室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头发花白、满脸都是岁月痕迹的老李,手上还戴着干活时的旧手套,一听这话,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啪”地把手里的扳手拍到桌子上,大声喊:“啥?去支援汉阳兵工厂?我在这108厂干了大半辈子了,一直守着这些设备,让我去汉阳兵工厂,那怎么行!我走了,这边的项目咋办?”

年轻气盛的小张,一听这话,“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在空中乱挥,喊着:“开什么玩笑!我刚在咱们厂的创新项目里有点成绩,现在让我去那个小破厂?我那些新想法在那儿根本没办法实现,我不去,说啥都不去!”

戴着厚眼镜片的技术骨干阿敏,平时性格挺好的,这会儿也激动得站起来,推了推眼镜说:“厂长,不是我们不想听命令,可让一个新兵指挥我们,这实在让人接受不了。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钻研了这么多年,经验多丰富啊,怎么能听一个新兵的呢?”

穿着干练职业装的女专家晓妍,一直没吭声,这会儿也忍不住皱起眉头,轻轻敲着桌子,眼里全是怀疑:“汉阳兵工厂条件那么差,去了之后工作环境和资源都比不上咱们这儿,我们的研究进度肯定会受影响,这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嘛?”

专家们你一句我一句,都特别激动,有的还站起来拍桌子,整个会议室里全是吵闹声和质疑声,感觉屋顶都要被掀翻了。

张彪厂长看着这些平时给工厂立过大功的专家们,头疼得不行。108厂是技术兵工厂里的尖子,能在这儿工作的都是行业里的高手。在他们眼里,新兵就跟刚学走路的小孩似的,得学好久、练好久,才能入兵工行业的门。

张彪厂长心里明白,让这些专家去给一个新兵当助手,确实有点难接受。再说了,汉阳兵工厂在偏远的山区,条件又苦,技术和设备都不行,在他们看来,就是个被人遗忘的地方。

可是,命令就是命令,当兵的就得服从命令,他也没办法。

“我知道大家心里的想法,”张彪厂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有点疲惫地说,“但是,上面的命令,咱们必须得听。这是国家的需要,是军队的需要,咱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和偏见,就不执行任务。大家想想,咱们108厂能有今天,不就是因为关键时候听国家的话嘛?这次也一样,汉阳兵工厂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咱们可不能推脱啊!”

“可是,”老李还是有点不甘心,小声嘟囔着,“就算那个新兵真有本事,我们在这儿也能给国家做贡献啊,为啥非得去汉阳兵工厂呢?”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眼神里还是透着一股倔强劲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