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故人
史初桐看着不说话的父亲有些着急,轻轻的摇动着父亲的胳膊。
“爹爹,您现在正年富力强。对了,姐姐说您这样的就是,就是钻石王老五,意思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就您这样的真要放出风声,该有多少黄花大闺女直接就扑过来了”
说着声音又有点落寞的说道“那怕为了我以后能有个娘家可回,您一定要再成个家。可好?”
史初桐说完眼巴巴的看着父亲。
“王老五,命真苦,裤子破了没人补”
看着这样的闺女,史先生想起这么个歌谣来,本来差点笑出声来,又怕闺女脸上挂不住。
忙收敛表情不过他也是深有感触,拍了拍史初桐的手,说道“好,爹爹再成一次亲,让我们桐儿将来在婆家也腰杆挺的直直的不被人欺负”
说完心里又没底,自家闺女将来真需要自己给撑腰自己能撑得起吗?
“那现在能告诉我,您相中了那一家的姑娘了吧?”史初桐跟着问道。
“嗨,你这孩子怎么就绕不过去了呢?”
“这有什么可难为情的,咱们都说到这份上了,您还要藏着掖着的吗?”
“不是你想的那样,原本爹爹是没想成家的。到这里后遇到了一位故人,他们家有意撮合,不过我到现在一直也没有松口”史先生无奈的说道。
“故人,那就是京城人士,怎么在这里碰到了,这么巧?不会是对您一直心有所属追过来的吧?”
“你这孩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那有那回事儿,真的是碰巧而已”史先生上手呼噜了一下闺女的头发。只是以前他们很少有这么亲密的接触,现在动作做起来有点僵。
“我认识吗?到底是谁,你痛快的说出来吧,爹爹”
“别急,听我说。你还记得京城前几年闹的沸沸扬扬的那桩丑闻吗?”史先生说起这个有点难为情,因为那件事儿不是一个女孩子家能听的。
“就是西街那档子事?”史初桐想了想小声问道。
西街是京城人口中的红灯一条街,但是大家都不宣于口。因为坐落在主街西侧,故而内宅里说起来多称之为西街。
史先生点了点头,当年兵部主事家二儿子在西街一家妓院得了马上风一命呜呼。在京城闹的动静不小,盖因其已经订婚,且未婚妻是京城握有实权的八大贵勋之一的宣平侯的孙女。
宣平侯是唯一拥有实权的侯爷,但其治家有方,家人在京城非常低调。家里娶妻聘女也都是找的家族比较低调,人口简单的人家结亲。
本想给自己孙女找一个踏实的人家,没想到定亲后男方嫌弃自家孙女长相平平。订婚后就开始夜夜流连烟花之地,先前有风声传出来,老侯爷本打算要退亲。
自家孙女又不是嫁不出去,大不了这家不合适退了再找。
结果主事一家听到消息立马提着礼物上门赔礼道歉,声称一定会管好自家儿子。对于他们来说,能抱上宣平侯的大腿,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再加上候府里除了老侯爷其他人也不愿意有退亲的姑娘,但是老侯爷也放下了狠话,如果再不改正,这亲一定是会退的。他不怕孙女退亲,将来嫁不出去,自己养孙女一辈子。
这里面值得一说的是孩子的母亲是继母,亲生娘亲早已去了,留下一儿一女。虽说宣平侯治家惯来以严着称,奈何有了后娘就会有后爹。
两个孩子虽说没受过多少罪,总归是不如自己亲娘在身边照顾的周到。
再说他们这一房是长房,男孩还有继承爵位一说。现如今继母的孩子已经相继长大成人,这个问题就越来越突出。
宣平侯本姓张,叫张乙,祖上就是以武起家。到他这儿已经是几代的累积,他现在迟迟没有把爵位传给儿子,知道他现在心思摆不正。大孙子张岱早已隐姓埋名考取了功名远赴地方做了一方县令,可以说是主动放弃了爵位继承。
但是老侯爷心里还是没放下他,这几年下来冷眼看着,后面这几个虽说没有大毛病,可看着那个都不如自己那大孙子。
如今孙女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就让她到哥哥任上散散心。
平时张家妹子在哥哥家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怕惹着嫂子和侄儿侄女们一个不高兴,自己又无处安身了。
不过哥哥嫂子对她真的没得说,再说在这么个小地方,也没那么多讲究,时常带她出去走走。
县城就那么大,这几年该转的地方都转过了,也没什么新鲜的地方可去。
后来听说有个镇子上开了个书馆,没事儿的时候就过来转转。一来二去,县令夫人就看上了开书馆的史先生。
知道史先生夫人早年去了,还有一个闺女,人看着也不错就跟县令提了提。
县令对自家妹子的事儿那是非常上心,听夫人一提立马让人去打听,这一打听就认定了史先生。
史先生原本是没有说实话,只是后来见到了县令,大家虽没说过话,但远远的见过。这一下不用打听,县令就更满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