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五在家就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从李家回家后当天就直接回了边关。对于他这么敬业,九娘有点无感,心底却狠狠的骂到“就是个逃兵,有胆子睡没胆子面对”。
可是人家想要面对她的时候,是她不给人好脸色,所以说女人就是善变心口不一的。
石重睿是过了十五后离开的,随着他们的离开,日子又恢复了平静却又不平静。
因为还没到二月二月,九娘发现自己怀孕了。
九娘这个气呀,合着钱老五这个惯犯打一枪就跑了,自己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跟着中枪了。再说人家正而八经的新成婚的还没动静呢,自己到抢了人家的风头。
听说九娘怀孕了,可把史初桐羡慕坏了。怎么姐姐他们在一起一个晚上就怀上了,自己到现在却没动静。她也不想想,石重睿走的本来就比钱老五晚,再说这怎么有可比性,万一她要是怀了还没反应呢?
不过九娘现在是没空去安慰她,这孕反太厉害了。也不是不能闻味不能吃东西,就是混身不得劲儿,不痛不痒不困不馋不吐,说不出来的那股难受的感觉。
再加上心烦气燥,没几天整个人就憔悴不已。
李秀才夫妇听说了,忙过来看望闺女。他们盼着九娘要二胎盼了好久,上次钱老五回来他们就明里暗里的问了几次,怎么没怀上。还可惜了半天,想着钱老五不常回来,能回来一次要是怀上那不是皆大欢喜。
还皆大欢喜,九娘现在烦的不行,不能跟她说怀孕这事儿,一说混身就更难受。李母可不管,进进出出高兴的咧着嘴,她认为现在钱老五出息了,万一有啥想法怎么办?自家闺女只有多生几个娃,才能把他的心绑住。
九娘听着李母的言论,气的好悬没蹦起来。她现在内心矛盾的很,感觉自己跟钱老五没有感情基础,还有自己从内心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个男人。再说这马上要兵荒马乱的,真不是要孩子的好时机。
如果史初桐他们不是身份特殊,她都想劝劝他们别着急要孩子,大事儿未定,何苦让孩子跟着受罪。所以史初桐说自己没怀上,她也没怎么当回事儿。
可没过几天,史初桐也诊出孕来,这回也别羡慕她了。她的孕反更是厉害,一点有味的东西都不能闻,人是眼见着就瘦下去了。这时候她京城的奶嬷嬷终于赶来了,原是不想让人过来,怕太扎眼,现如今情况不同了,身边又确实缺人手,只得把老人家调过来。
人多了大家就凑在一起商量怎么照顾两个孕妇,换着花样的做吃的。有时候史先生也会带着张筠一起过来呆几天,张筠是四五月份的产期,现在来回走动也是加着小心。
与九娘不同,史初桐虽然孕反利害,人家不利害的时候就在那儿甜蜜蜜的幻想当娘的样子。九娘只要是有人提起钱老五,就浑身不得劲儿,如今她都恨的想要抽人。
“你这是怎么了,孩子多了不好吗?”这日李母终于发现九娘的不对,试探着问道。
“啊,没有。孩子多了挺好的,人多力量大吗”九娘心虚的说道。
“可你这一天天的,怎么这么大的怨气?怎么着,你现在这是日子好过了还有想法了不是?”
“娘,我能有什么想法,就是......”就是什么,九娘知道这话没法往下说,赶紧岔开话题。
“娘......”
“别打岔,你最好别有啥想法,可给我消停点吧。这才刚过两天安生日子,你可让我多活几天吧”李母脾气向来是温和的,今天难得的有些严厉,审视的看着九娘。
“娘,你说什么呢,真是想多了,我能有啥想法?我怎么敢有想法”九娘嘴里嘟囔着有些心虚的拉着李母,难得的撒起了娇。
“哼,你最好别有”李母自顾坐下。
“人说小娃家不算命,你小的时候有年夏天,道岭上你那瞎眼的三舅公来咱们家小住,非要给你算。旁边的人又跟着起哄,不好硬拦着,就让你抽了几张底签,张张上上签,说你将来大富大贵的命”
“你奶当时进屋就把签都收了不让看,也不让人拿这说事儿,说小娃娃家阳气不足压不住。可后来给你订下了三娃,想着也许应在这上面,那承想后来出了退亲的事儿,就怨你三舅公没事儿给你算什么命?”
九娘知道李家那位三舅公,其实是李母娘家拐了几个弯的亲戚,自幼双目失明,后来跟了师傅学了算命。大家高兴了给几个赏钱逗个趣儿,他呢也算是自己能养活自己不拖累家里。
因为他嗓音好心眼子活泛脑子又好使,师傅又教了他唱大鼓。说是大鼓其实也没多大,类似于现代的京韵大鼓,放在架子上,可以自敲自唱。
农闲或是猫冬的时候,大户人家或是村里谁家办事儿,或是年节的村里出面请这些人过来表演几天给大家解解闷。有时候三舅公会带个拉二胡或是三弦的小师弟跟着一起挣几个钱儿,不过大分部都是他自己。
李母说的三娃就是那位退了亲的秀才,据说现在过的非常不如意,这些都是前尘往事儿,再说过的好坏跟现在的九娘毛关系也没有。
李母看了低头沉思的九娘一眼,继续说道“当时你都那样了,我跟你爹只盼着你能活下来,一辈子不嫁人,我们养着你都行。后来五哥儿来家里提亲,他那个条件,我们是满心的不愿意。可那个当口上,能上门提亲的,对你对咱家来说是恩人都不为过,再说他又救过你的命。”
九娘吓了一跳,就这还把人当成恩人,钱老五明显是乘人之危。可细想想,当时的情况下,确实要感谢钱老五。
“如今五哥儿眼看着要出息了”李母声音停顿了一下。
“我跟你爹也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将来不能护着你。看着这几年你办事也越发稳当老道些了,不盼着你大富大贵,咱们只要安安生生的过咱们的日子就好”
九娘拉过自己织的大羊绒披肩披到李母肩上,虽说现在过了二月二,天气已经回暖,可这两天又有点儿倒春寒。
“娘,你跟爹还年轻,还得帮我带孩子呢,回头我生一大堆,到时候有你们忙的”九娘头靠在李母肩上,拉着她的胳膊说道。
“尽瞎说,孩子怎么能说一大堆呢?”李母轻轻的拍了拍九娘的胳膊。
“前几年五哥儿一走就没了音讯,看着你一个人挺着个大肚子,我跟你爹都快悔死了。当时还不如留你在家里,也好过守着活寡,还让他们韩家人欺负。后来看你明白过来,把日子也过起来了,这边五哥也有了音讯,这心总算是放下了”
“可你这院里进进出出走里走外的啥样人都有,为什么都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平日都是围着锅台转,家里的男人都是粗手大脚的。冷不丁有那看着顺眼的在眼前晃,那心可不就长?了”
“可你看顺眼的别人也看着顺眼,这男人吗?捧着的人多了就飘了,那心哪有不脏的?女人只当自己有见识了,那里知道男人肚子那点花花肠子?”
九娘听了李母的话,简直有被雷劈了的感觉,这话说在眼前,有点太猛了。
“娘,你们居然这么看我?我......”九娘坐直身子转头瞪大眼睛看着李母,她知道李母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其实是给她提个醒,可内心还是接受不了。
“你什么呀你?你不这么想可架不住别人这么想。咱们女人这辈子是不能行错半步,踏错半步,能安安生生的走完都是念阿弥陀佛了”
“再说人这辈子最不禁过的就是日子,看着挺远,其实也就是一眨巴眼儿的事儿,禁不起折腾”
“看看你这几年铺的摊子这么大,娘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无非是想让自己底气足点,可女人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抗着。男人吗?你不用就人惦记”
“你让他在这个家里老感觉自己是个外人,时间长了那心就冷了。你看他抗住了那什么将军的拉拢,那是他心里还有这个家还有你,你要是老这么往外推,时间长了难免就把人推出去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与你又有什么好处?钱有了,家没了又有什么用。一家人一家人,就是全全合合的才叫一家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