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创业在晚唐 > 第三十六章 :告身

创业在晚唐 第三十六章 :告身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12:5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怀安醒来的时候,鲜于岳已经回去了。

对此,赵怀安也轻松地吐了一口气,其实他知道很多,在铜山关的时候,他就知道鲜于岳没和自己全交心。

之前鲜于岳审讯那个吐蕃贵族的时候,孙泰就在帐篷里,他听得懂吐蕃话,所以知道这个吐蕃贵族告诉鲜于岳,这成都有南诏人的内奸,而且地位非常高。

但这一点,鲜于岳就没和赵怀安说过。

这一次也是一样的,虽然鲜于岳说了很多,但依旧没说为什么他会加入到宋建的军中,他是和自己一起救的宋建,但鲜于岳靠近宋建也太快了。

据老六和他说的,鲜于岳已经做到突将都将了,手底下五百多精锐,在突将系统中已经是中高级军将了。

但这些消息,他竟然还是从老六那边知道的,而老六是和任通吃酒的时候听到的。

而且还有一点,也是赵怀安一直弄不明白的,那就是宋建为什么会看上自己。别说什么救过命,对于他们这样人,这种东西最虚了。

非得是有什么事情,一定是他赵大来办,而且是要作为土团这个身份来办。

昨夜他失眠正是因为这,他真的很想问鲜于岳一句:

“老岳,我赵大何德何能能得宋使君看重,能得闻这些节度使、监军使、川东大将的权力秘辛,这和我赵大有什么关系?”

但赵怀安忍住了,因为他怕问了,最后连兄弟都没得做了。

虽然鲜于岳对自己有很多隐瞒,但赵大很清楚的知道一点,那就是他这位结义大哥没害过他一点,反而是为了他费心费力。

就只说一点吧,鲜于岳已经升到突将都将了,管个五百人,平日得多忙?他赵大就管个营地百余人,都累得不轻,更不用说老岳了。

但就这么忙,他一喊老岳来喝酒,甚至都不是亲自去喊的,人老岳就来了,还和他睡一个榻上,这是真把他当兄弟。

赵怀安在后世历练那么久,待人处事就学会了一句话:

“小事要糊涂,大事不糊涂。”

鲜于岳的部分隐瞒是小事,所以赵怀安选择了糊涂。

哎,咱赵大来到大唐当真是如履薄冰啊,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到对岸。

就在赵怀安想着时,外头忽然传来赵六的喊叫:

“赵大,快出来啊,大营的赏赐下来了。哈哈,咱们发财了!”

这个时候,赵怀安才想起来,昨夜老岳说了,他的赏赐是今天下来,没成想是来得这么快。

随着老六在外头一声大喊,外头顿时喧闹起来,赵怀安连忙穿好衣服,随意用毛巾洗了把脸就掀帐出来了。

……

赵怀安一出来,就看到赵六正指挥着五寸丁们和铜山众搬运一辆辎车的物资,后头还有十几辆大车,一路排到了营地外。

看到赵怀安出来后,赵六指了指赵大,然后和旁边的两个两个黄圆袍说话。

然后那两人就径直走向赵怀安,其中一个头戴黑色幞头的,腰间带了个铁制小印,走的时候一颠一颠。

此人走来后,微笑着对赵怀安抱拳:

“见过赵郎君。在下仓曹吏王铎,特来送辎重、甲仗二十车,这是册薄,赵郎君你这边清点一下,没问题就画押。”

这王铎说完,另外一个戴武弁的圆袍武人,也抱拳说道:

“赵郎君,不,赵都将,这是你的告身。”

听到王铎介绍自己的时候,赵怀安难免多看了两眼,只觉得有眼缘。

但更多的,他还是看向了那圆袍武人递过来的四尺大小,厚如钱币的麻纸。

这个就是朝廷的告身?

喜不自禁的赵怀安接过那团麻纸,展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段字:

“维乾符元年,岁次甲午,十二月甲午朔,十日癸卯。皇帝若曰:于戏!夫旌贤表善,盛朝之令范;酬勋奖绩,明主之隆规。咨尔赵怀安,世传忠义,家积仁风。性禀刚方,材兼勇毅。当此四方多事,南诏纷扰之际,尔能奋身而起,纠集义旅,保境安民,屡建殊勋。每临战阵,奋勇无前,其志可嘉,其行可尚。今特授尔为土团校尉,赐号“保义都”。望尔益加勤勉,统御有方,抚麾下之众如臂使指,御贼寇之扰保境宁民。克展长才,以副朕望。可土团校尉,主者施行。”

然后下面是各中书、门下、吏部、各经办人的姓名,在当中,赵怀安清晰的看到了川西节度使牛丛和先锋游奕使宋建的姓名。

黄麻告身上的字,赵怀安大部分都认识,即便不认识的,也和后世的简化字差不多,稍微琢磨也能看懂。

所以当他看到这封告身上竟然还有皇帝若曰,一激动,忍不住问那圆袍武人:

“哈,这是圣上特赐吗?”

这下子圆袍武人和王铎都忍不住大笑,不过他们两人的家门也是寒微,第一次拿告身的时候也是这样受宠若惊,所以也大哥不笑二哥。

他们告诉赵怀安,这种告身上的话都是统一格式的,只是表明这份告身是朝廷允许的,这里面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节度使牛丛的花押印,有了这个,这告身才有用。

听了这话,赵怀安就明白了,合着这告身就是个标准模版,就换了个他的名字。

赵怀安看这圆袍武人壮硕,抱拳:

“不知这位大兄如何称呼?”

这圆袍武人笑吟吟的,抱拳介绍:

“某家川西牙外军虞候判官任从海。”

赵怀安也不是白丁了,这段时间也对军中的各品军将都有了解,知道虞候是军中管军纪的,和后世军法官一样,位高权重。

虽然虞候判官只是虞候下面做事的,但也不容小觑,于是赵怀安拱手称赞:

“任虞候有为了。”

任从海听了这话,忙笑道:

“可不敢称虞候,就叫咱任大吧,真说有为的,还是赵大你啊,你可是宋使君特进给节度使的,就这份告身,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呢。”

赵怀安听了这话,心里一动,嘴上依旧捧道:

“任虞候有为,做那虞候不是迟早的吗?这样,任君,王君,你我一见如故,不如且一起吃酒,咱们好好联络联络。”

花花轿子人人抬,任从海听得高兴,也有心要和宋使君的红人搞搞关系,所以欣然同意,但边上的王铎却摇头,说还是把军械、辎重都清点好,再说吧。

任从海撇撇嘴,不再说话,而赵怀安也自无不可,看着那边王铎清点辎重,暗道:

“这位王君是个做事认真的。”

……

在王铎和赵六那边点算辎重时,任从海正和赵怀安说话。

任从海告诉赵怀安,这些装备、辎重大概就是百人左右,虽然赵怀安这个军号有五百人的编制,但剩下的需要自己想办法。

赵怀安刚刚也看到了告身上给他下的“保义都”的军号,心里正不解,忙问:

“老任,这保义军不是有了吗?为何还给我一个这样的军号。”

赵怀安就是这样,第一次叫任君,第二次就敢叫老任。

任从海本就有心和赵怀安结交,他知道此人建了这保义都后,此后在军中也多少是个小军头了,而自己虽然靠近权力中心,但手下却没什么人。

所以任从海听赵大喊自己“老任”不仅不生气,还亲近解释:

“你说的那保义军我知道,那不过就是粗野乡夫,和你这可不一样,你部虽不入兵册,但却直属于节度使幕府,一应钱粮比照百人照发。是那些人能比的?”

说完这话,他还咕哝了句:

“更不用说,此一战,那保义军在不在还另说呢。”

后面这话,太过于含糊,赵怀安没听清,也不好再问,于是就问任从海这钱粮是什么意思。

经过任从海一番解释后,赵怀安大概明白了,也就是他这个土团和别人的土团是真不一样。

保义军、慕义军现在就和山棚没区别,只有一个祖上传下来的军号,而豆胖子他们这些土团更像是豪强武装,是艰难以后才兴起的。

但无论哪一种,他们都属于自带干粮的乡勇,是不入朝廷编制的。

但赵怀安这支有军号的土团则不同,他更像是开国时期的产物,是直接隶属于刺史、州牧的地方武装,虽然不隶军籍,但一应装备供给都是按正规军发的。

琢磨出这个味道后,赵怀安越想越古怪,合着他现在就是那种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啊!

我在大唐做合同工?

这边赵怀安还在想的时候,那任从海又补了一句:

“对了,赵大你这支是本道的,所以只能领一份饷,这个我要和你提前说啊,别到时候闹。”

听了这话,赵怀安愣住了,这任大什么意思?难道还有领双饷的?

任从海看不得赵怀安眼皮子浅,告诉他,别说双饷,像忠武军的那些,都是拿三份饷的。

然后他就给赵怀安解释,像忠武军这些外镇兵来川西是防秋的,所以要先领一份出界粮,然后到了地方后,遣返的时候还要再给一笔资遣粮,而在这个期间,他们在老家当地藩镇,还要再给他们发一笔。

这三份一加,就是三份粮了。

听了这话,赵怀安是真的惊到了,没想到大唐这么人性化啊,这出差一趟都是给三倍工资啊!

说着,赵怀安当着任从海的面感叹了一句:

“真仁政啊!”

这一句话说的任从海终于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暗骂:

“这赵大真是个土锤。宋使君怎么看上这粗汉的。”

此刻赵大全然不知道,自己又闹笑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