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蕃元省的西圣司贺斯被剿灭,东圣司卓昆掌控蕃元省后,也依循原先的约定,接纳了卫**的领导。
接下来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时光恰似潺潺的溪水,不经意间的悄然流逝,五个多月的时间,匆匆一恍惚就过去了,时间到了1916年1月15日。
当日上午9时,翟梧省炝榔城北郊,占地面积超6000亩的载具制造厂已经投入运行,几十根高耸入云的烟囱支楞着,不断冒出浓浓黑烟直冲云霄。
天花板高耸的生产车间内,空气中掺杂的浓厚的金属味,巨大的钢梁纵横交错着,生产线上的各种机器吼叫着。
针对各式坦克和装甲车的组装和焊接工作,工人们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焊接的刺目光芒时不时迸射而出。
前来视察的张启麟,满意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有些情不自禁的对随行的一众人员道:“诸位,看看,这才是一个国家强军所需要的,买办是强不了军的。”
如今神炎国倒是也有几座兵工厂,不过基本都只能仿制生产些栓动步枪和子弹、手榴弹,生产出来的枪支和弹药在,杀伤、质量和精度方面还不咋地。
而能仿制生产火炮和重机枪的,更是只有秦孤城兵工厂、盛天城兵工厂塞锋城兵工厂这三家,其中生产火炮所需要的炮钢,还都得向各大列强国购置。
厂长李鑫附和道:“总司令说得有道理,终究还是要我们自己能制造,这样无论损失多少,我们自己都能补充上。”
一行人继续往车间的深处走去,进入后续的坦克组装车间。
跃入眼帘的是数台硕大的全焊接车体,此刻被固定在机械式的固定装配台上,工人小心翼翼的操作着行车,将六边形的铸钢炮塔严丝合缝的装配上去。
眼前这些还处在半成品的坦克,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豹式坦克,因为大量采用了新式的倾斜装甲,以及装备长身管的Kwk42型70倍径75毫米主炮,让它成为了二战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大致参数如下;
战斗全重:44.8吨
车组乘员:5人
车长:9.1米
车宽:3.4米
车高3.00m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55\/3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50\/100km
李鑫见张启麟对眼前的坦克,似乎很感兴趣,便开口讲解道:“司令,我们现在主要生产的坦克,就是眼前的豹式坦克A型,其次就是四号坦克的G型。”
“你们工厂豹式坦克目前的月产量,大概是多少辆?”张启麟扭过头问道。
李鑫凑到张启麟的耳旁道:“总司令,我们目前豹式坦克的月产量是150辆,四号坦克则是100辆,因为我们这边还有几种装甲车,在同时进行生产。”
“如果调整产线全力生产坦克的话,月产量可以达到500~600辆坦克,不过那样做的话,装甲车就得落下了。”
“够了,继续维持这个产量就好了。”张启麟心底大致算了下后回复道。
卫**暂时还没有成立装甲集团军的需求,眼下对坦克有需求的是那几个扩充起来的装甲掷弹兵师,张启麟的想法,是每个师都配上2个中型坦克营。
至于那几个扩充的摩托化步兵师,就不装备坦克了,毕竟每个摩步团都辖有自行突击炮营,全师60辆自行突击炮,可以满足掩护步兵作战的需求了。
现在卫**最大的空缺是卡车、摩托车,以及海量侦察装甲车和装甲运兵车,这些载具是所有部队都所需要的。
视察完坦克生产车间后,张启麟又在众人陪同下,接着去视察了摩托车、卡车、装甲车等军用载具的生产车间。
最后在厂内的食堂吃过午饭后,张启麟一行人乘坐厂区内警卫部队的车辆,来到工厂西边的小型军用机场上。
“嗡……嗡……嗡……”
2架福克Fw-200型运输机,以及负责护航的4架bf-110G重型战斗机,已经纷纷启动引擎蓄势待发准备起飞了。
再向厂长李鑫交代了些许事项之后,张启麟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负责守卫军工厂的警卫旅旅长苏棠德的肩头上,郑重其事的对其说道:
“苏旅长,现在可不是和平时期,你们一定要加强警戒,严防死守任何敌对的间谍势力,对军工厂的渗透与破坏。”
“请总司令尽管放心,我们警卫旅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松一丝警惕。”说罢,苏棠德便一脸肃然的敬了个军礼。
张启麟回礼后,又拍拍他的肩膀,对着周围人道:“好,那我这就走了!”
说罢,张启麟头也不回的登上飞机,所乘坐的福克Fw-200型运输机,滑跑一段距离后随即缓缓的升空,向着八十公里外的秦王岭武器兵工厂飞去。
张启麟透过机舱的玻璃窗,欣赏着外面美不胜收的风景,白云、农田、山脉、河流,高空之上所看到景观,和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飞机的速度比四个轮子要快很多,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便飞抵了目标的上空,开始盘旋着缓缓降低高度降落。
张启麟刚走下飞机,一行人便簇拥了上来,简直就像将军亲临指导一样。
为首之人年纪约四十来岁,率先自我介绍道:“你好,欢迎总司令前来视察,我是武器兵工厂的负责人吴极霖!”
“你好!”
“你们好!”
张启麟和他们依次握手,大致熟络一番后,便乘车前往不远外的兵工厂。
缓步踏入生产各类枪械的车间,映入张启麟眼帘的是一排排车床、铣床、刨床、磨床、冲压机床,以及远处那十几条正在有序运转的生产组装流水线。
一路参观来到后面的检验部,吴极临对着一名正在检查枪支情况的工人道:“师傅,麻烦你把手里枪拿给我看看。”
工人见是厂长自然也是很配合,吴极临接过这支油光水滑,散发着浓厚枪油味的崭新突击步枪,向张启麟讲解道:
“总司令,这是我们卫**,目前所大量装备的StG44突击步枪,这种枪因为采用了大量的冲压工艺,间接导致了它的机匣十分脆弱,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缺陷,现在已经被我给改进修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