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八零养崽:我用渣前夫换了十套房! > 第十六章 给鸡蛋多找几个篮子

站在房管所门口,郑阿姨看着刚到手的二十块钱,脑子都晕乎乎的。

她就带着人上门说了几句话,把房子卖成了,就得了二十块钱。

这可比她丈夫一天的工资还高啊!

出息了!

苏语凝静静地等着她开心了一会,才询问:“郑阿姨,您还知道谁家卖房子吗?”

郑阿姨豪情万丈,头上的小卷发都充满活力。

“知道,清河路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

苏语凝笑眯眯的哄着她:“我们俩可真是运气好,一来就认识郑阿姨,这要是自己乱转,连门口都摸不到。”

有些人说恭维话,多少会让人觉得夸张,有点假。

但苏语凝就不一样,她长相出众到别人都下意识想捧着,讲话的时候杏眼含笑,显得格外真诚。

郑阿姨果然被哄得心花怒放,一连带他们又去看了两家房子。

这年代想卖房的,要么是遇到难事了,要么是已经找到新的落脚地,出价大多实诚,买卖都很痛快。

苏语凝又花出去一万,买下两套房子。

时间转到下午五点。

郑阿姨捏着六十块钱,笑得脸上起褶子,颇为不舍的和苏语凝他们告别。

“我得回家做饭,明天你们还来不来,阿姨再带你们看啊!”

说完她就觉得应该没戏了,谁家买房子当买白菜啊,今天都买了三套了。

那可是一万五千块钱!

“来。”苏语凝给了她一颗定心丸,“不过明天我哥自己过来,我还有别的事。”

郑阿姨在心里开始重新评估这挥金如土的兄妹俩,尤其是看着温温婉婉的苏语凝。

这可不像是最开始说的,想买便宜房子的样子。

哪有人钱不凑手,却拿个买菜的提兜拎着好几万,把买房当逛菜市场的。

听说好多做生意的人都赚了大钱,这兄妹俩难不成就是家里做生意,怕出门露富,所以一大家子都跑来清河路住?

郑阿姨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相,看苏语凝和苏向党的目光都像是在看财神爷。

“那行,郑姨明天在麻将馆等你们。”

她把嗓音压低到像是地下党接头:“你俩放心,郑姨爱说话,但不爱乱说话。”

苏语凝忍着笑:“好,郑姨明天见。”

没了外人在,憋了一个下午话,快把自己憋炸了的苏向党终于逮到机会开口。

“小妹,这都三套房子了,还买啊?”

苏语凝捏着自己麻花辫的末梢,很是笃定:“当然要买,我说了,能买多少买多少。”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买这么多房子干什么?”

清河路的房子,整个县城人尽皆知的不好出手。

他们今天的行为简直像是全县第一冤大头。

苏语凝在心里思索了下,决定还是透露一些信息给二哥,增强他对社会发展的敏感度。

“二哥,新闻里说过,这几年很多大城市都在搞建设,盖商品楼。”

“湖城是省会,迟早会跟上这个脚步。”

这两句话点醒了苏向党,他神色有些怔忡,又有些恍然。

“如果湖城要发展,咱们县城属清河路离市区范围最近,你是想等这些房子以后变的更值钱?!”

“对,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最多就是用的时间久一点,可房子又不会跑,多稳定啊。”

苏语凝没敢告诉他,两个月后,清河路就要水涨船高。

因为她没办法解释自己的消息来源。

苏向党右手握拳捶在左手掌心,感觉小妹几句话就打开了他面前的新世界。

“以后我也要多关注新闻!”

小妹就是看新闻变得更聪明的!

苏语凝被他逗笑,眼底泛着灿灿星光。

这样东一间西一间的在清河路买房,她其实也有自己的无奈。

这块地未来会被规划成一处高档住宅区,占地面积是按亩算的,据说人家长峰集团买地要花几百万。

跟别人的财大气粗相比,她手里的八万块不值一提。

那么,她只能取巧。

边角处的一间房,长峰集团可以不在意,那散落在整个规划图上的好多间房呢?

如果她不肯出让,建筑工程就不可能顺利展开。

有了筹码,她才能有上桌和别人对话的资格。

苏语凝对未来有着极大的野心,这些眼下不被看好的房子,就是她最重要的第一块跳板。

“二哥,明天你自己过来。”

“记得把每平米价格压在300元以内,超过了就不要,钱要用在刀刃上。”

苏向党拍胸脯保证:“放心吧,二哥一定不会浪费你的钱。”

今天买房告一段落,苏语凝不想提着好几万继续在街上到处跑,带着苏向党一起苏向党银行存剩下的钱。

现在个体户兴起,银行对大额存款不像是前些年那么震惊。

但苏语凝存六万活期,还是让银行员工挺惊讶的。

“活期利率低很多呢,你考虑好了?”

苏语凝言简意赅:“生意起步,活期方便用。”

银行员工给了她一个“我明白”的眼神,赶在下班前帮她办好了活期储蓄的存折。

现金还剩下五千五百,苏语凝直接把棉布提兜交给苏向党。

“二哥,这是你去深城的启动资金,收好。”

“明天你拿存折继续来找房子,跟他们谈妥后就说,等我下午四点来办过户。”

“折子里的钱你给我留两万就行,我还有别的用处。”

苏向党现在对小妹已经是心服口服,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任何异议。

他只是好奇。

“那你明天去干什么?”

“房子放在那不会生钱,还要等以后升值。我要去找点能够生钱的事情,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前景大好的八十年代,苏语凝想要赶上浪潮,就不能只被动等待被浪潮往前推。

她要多做几手准备,尽可能把自己送上靠近潮头的地方。

兄妹俩不声不响买了三套房,回到家后谁都跟家里人说。

苏语凝是怕吓着他们,苏向党是想憋个大的,以后狠狠吓他们一把。

大哥看苏向党那屁股底下扎针的样子,心里不安。

“你小子心里憋着什么坏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