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 第4章 月背之谜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第4章 月背之谜

作者:二炮小海6629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06:13:42 来源:小说旗

**第六章 月海纹章**

**2057年9月9日 月球背面 冯·卡门撞击坑**

林浩然的磁力靴吸附在月壤表面,看着激光测绘仪在玄武岩上投出的菱形光斑。中美联合科考队的探照灯刺破永久阴影区,冰晶在光束中折射出七彩光晕,像极了孙五木当年描述的千岛湖虹霓。

\"声波探测显示下方11米有金属反应。\"安娜的声音从耳机传来,她正在调试量子重力仪,德制宇航服上的中英双语标识泛着冷光。两人身后,印着太极图案的月球车正将岩样送进分析舱。

当钻探机的碳炔钻头触到异常物质时,全息屏突然爆出雪花噪点。林浩然切换成手动模式,机械臂传回的触感让他想起少年时代摆弄孙五木那支老木桨的纹理。突然,某种类似钟鸣的震动顺着机械臂传来,月尘在低重力环境下缓缓升腾,显露出岩壁上巨大的螺旋纹路。

\"上帝啊......\"美国地质学家艾登的惊呼在通讯频道炸响。探照灯集体转向的刹那,三十米高的岩壁浮现出连绵浮雕:三桅帆船在星海间航行,船头指向的星座图案正在与当前星图重合。

---

**2058年1月1日 青岛国家深空通信中心**

全息投影将月球浮雕等比例复原在环形会议厅中央,十二国科学家的虚拟影像环绕四周。林浩然触摸着空气中的星船浮雕,纳米手套立刻反馈出月球岩石的粗粝触感。

\"碳14检测显示这些石刻距今约三千二百年。\"日本天文学家森田的影像闪烁两下,\"但当时的人类不可能掌握太空航行......\"

安娜突然放大帆船尾部的纹章,量子计算机开始自动匹配数据库。当纹章中心的三重螺旋结构与人类线粒体dNA投影重叠时,整个会议厅响起七种语言的惊叹。

\"这不是航行图,\"林浩然感觉后颈的神经接口微微发烫,\"是基因图谱。\"他手腕上的亚运会纪念章突然发出共鸣般的震颤,全息投影自动调出孙五木2004年的训练数据——那些肌肉收缩曲线与石刻上的能量波纹惊人相似。

---

**2058年5月20日 月球联合科考站**

林浩然看着培养舱内的活性月岩样本,古菌群落正在激光刺激下组成动态纹路。这些休眠了三十多个世纪的微生物,此刻在量子通信波的激发下,于培养液中构建出微缩版星海航路。

\"它们对引力波有反应。\"安娜将引力透镜对准培养舱,微生物瞬间排列成太极图案,\"就像......\"

\"就像赛艇运动员感知水流。\"林浩然接话时,培养舱突然投射出全息星图。中微子探测器的数据流瀑布般掠过玻璃幕墙,显示石刻指示的方位正指向鲸鱼座t星。

夜间的环形山观测站,林浩然用激光笔在虚空中勾勒离子帆拓扑结构。当模拟到第七代\"鲲鹏号\"的龙形帆面时,休眠舱突然传来警报——他植入式健康监测器检测到异常脑波,与石刻辐射频率产生共振。

---

**2059年7月14日 近地轨道太空船坞**

新型离子帆在无尘舱室内缓缓展开,纳米材料表面蚀刻着复原的月球纹章。林浩然隔着观察窗抚摸操作面板,突然发现自己的生物节律正与帆面震荡频率同步。

\"这是根据古菌群落优化的拓扑结构。\"安娜在全息沙盘上划出能量分布图,\"但试运行时总会出现0.3秒的延迟......\"

林浩然突然扯下神经接驳线,从贴身口袋掏出烧焦的生物芯片。当残片接触控制台的瞬间,离子帆表面突然浮现出龙鳞状光纹,舱室内响起某种远古的、鲸歌般的低频震动。

美方工程师汤姆森瞪大双眼看着能量曲线:\"这不可能!输出效率提升了400%!\"他身后,中美联合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正将月球微生物的基因序列转译成流体力学模型。

---

**2060年4月24日 地月拉格朗日L2点**

林浩然悬浮在\"伏羲号\"驾驶舱,看着弦窗外的离子帆逐渐展开。刻有星际航纹的帆面吸收着太阳风,在深空背景上投射出幽蓝的dNA螺旋光带。全息导航屏显示,三十八万公里外的青岛指挥中心,孙小满正带着新学员观摩这次历史性首航。

\"各系统就绪。\"通讯频道里响起十种语言的确认声。林浩然启动基因验证锁,培养舱内的月球古菌突然发出生物荧光——这是人类首次用生命体作为航天器认证密钥。

离子帆震颤的刹那,林浩然感觉心脏与帆面共振。战术屏上的星图自动更新,一条由脉冲星标记的航道直指鲸鱼座t星,与三千年前石刻记载的路线完全重合。安娜的赛艇突然从侧翼切入,德方研发的反物质探测器正在收集帆面辐射数据。

\"检测到量子纠缠信号!\"孙小满的声音因激动而失真。伏羲号的超导磁环记录到来自月球背面的同步震动,那些沉睡的玄武岩正在以0.001赫兹的频率回应深空呼唤。

---

**2060年12月31日 上海智慧体育城遗址**

林浩然站在量子全息碑林前,月球石刻的投影正与当代离子帆设计图交织流转。穿太空训练服的少年们跑过草坪,他们护目镜上跳动着跨星系通信课程的光标。

安娜的悬浮轮椅停在一尊青铜雕塑前——那是根据孙五木1992年训练影像铸造的\"破浪者\"。她忽然指向雕塑基座的铭文:\"你看这个'木'字的结构,像不像月球石刻上的能量节点?\"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射在纪念碑上,与星际航道图重合的刹那,林浩然的智能手环突然收到深空探测署的急电。伏羲号在奥尔特云边缘传回的画面中,某个冰质天体表面赫然刻着与月球背面相同的三桅帆船图案。

夜风掠过黄浦江面的离子帆训练场,林浩然望着太空电梯顶端闪烁的导航灯,仿佛看见三十八万公里外的环形山上,人类正在用激光将孙五木那句\"浪已破,木成林\"刻入永恒岩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