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 第30章 堪称启蒙着作

黄子澄见势不妙,忙站了出来,语气中满是轻蔑:

“二猿伐弯树,看小猴子如何下据!”

这话毫不掩饰对朱允熥的鄙夷,带着几分刻薄的嘲弄。

声音中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慢。

朱允熥冷冷一笑,目光扫过黄子澄,慢条斯理道:

“老马犁泥田,瞧老畜生怎样出蹄!”

那语气轻描淡写,却字字如刀,直刺黄子澄心窝。

他的眼神平静而锐利,仿佛早已看透了对方的虚张声势。

黄子澄面色涨红,偷鸡不成蚀把米,喉头一哽,只得悻悻退下。

周观政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

“哼!对对联本是消遣雅趣,尔等却为一己私欲,用以讥讽他人。

黄子澄,亏你还是当代名儒,真是辱没了这种艺术!”

他转向黄子澄,目光如炬,“你别忘了,是我推荐你为师。

公是公,私是私,你推荐我,我感激,但你这行径,我实在看不下去,毫无儒生气度!”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几分怒意,指尖微微颤抖,显然动了真气。

随后,他转头看向朱允熥,眼中满是赞叹:

“皇孙腹有韬略,胸有急智,微臣佩服!

只是不知,殿下手中那本书,究竟是何物?”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目光落在书册上,似要透过那泛黄的封面看出端倪。

刘三吾也好奇地附和:“皇孙,老臣亦想一探究竟。

莫非这是一本对联大全?殿下借此类比,或是熏陶自身?”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

宋义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冷笑道:

“类比?若真是如此,你这些对联都不算,这是作弊!”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似要借此翻盘。

刘三吾懒得理他,嗤笑道:

“将你这种人和青田先生刘伯温相比,真是辱没了‘刘伯温’三字。

江南那群文人,为了造势,连脸面都不要了。

他们以为天下无人能识破他们的伎俩吗?”

他的语气中满是鄙夷,目光冷冷扫过宋义。

徐妙锦也对宋义毫无好感,轻声道:

“皇孙殿下行事稳重,堂堂正正,根本不屑用作弊这种下作手段。

有人说,自己是什么样,便以为别人也是什么样。

我倒怀疑,你平日里是不是常作弊,才如此揣测他人?”

她的声音清脆而柔和,带着几分讥讽,目光却始终落在朱允熥身上。

朱允熥晃了晃手中的书,语气轻松:

“你们说这书啊?也没什么,只是我做的一些准备罢了。

对对联嘛,很简单。”

他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朗声吟道: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飞鸟对螟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翠,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此言一出,刘三吾和周观政皆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震撼之色。

这是什么?

声律!

“云对雨,雪对风”,这些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无关紧要。

可真正令人惊叹的,是他每一句的韵脚,竟将纷繁复杂的词汇,按照对联的格式串联起来。

朗朗上口,意境深远。

刘三吾最近正着手编纂一本关于声律的书,却进展艰难,步步维艰。

如今听闻朱允熥这番话,他只觉心思豁然开朗,灵感如泉涌般喷薄而出。

他的身体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眼中满是希冀与激动:

“殿下,能否……能否将这本书,借老臣一观?”

他的声音低哑而急切,双手微微前伸,似在渴求。

“可以啊。”

朱允熥微微一笑,将书递了过去。

那动作随意而自然,仿佛这本书对他而言不过是寻常之物。

周观政和徐妙锦也忙凑上前去,目光紧紧锁在那薄薄的书册上。

“声律启蒙?”

周观政轻声念出书名,随即翻开一页,朗声道: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刘三吾抚着颌下长须,喃喃道:“这是一东?妙!妙啊!”

他眼中光芒闪烁,似在细细品味,“竟能将千奇百怪的物事,用韵脚与对联的形式串联表达。

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无一不包。从单字到双字,再到四六骈文,由简入繁,朗朗上口。

我总算明白殿下的‘准备’了。若熟读此书,世间果真还有无法应对的对联吗?

我近日所思的声律,与殿下此书相比,实在是粗浅太多!”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似在感受那文字背后的深意。

周观政亦是满脸欣喜:“刘兄不必掩饰,我这人直来直往。

‘声律启蒙’,在我心中,此书足以与《三字经》《千字文》媲美,堪称启蒙之作!”

他顿了顿,眼中却闪过一丝落寞,对着朱允熥微微拱手:

“殿下能着此书,连‘梁帝讲经同泰寺’这种史书角落的典故都信手拈来。

可见文学素养之深厚。陛下命我教导殿下,真是愧杀老臣。

一会儿,老臣便上疏辞去此职。”

他的声音低沉而自嘲,带着几分无奈。

朱允熥闻言,温和劝道:“周大人不必如此。”

他的语气平静而真诚,目光中透出一丝温暖。

“殿下莫劝,老夫心意已决!”

周观政语气坚定,带着几分倔强,眼中却闪过一丝释然。

徐妙锦静静地看着那本书,又悄悄打量着朱允熥,心中震撼难平。

这本《声律启蒙》带给她的冲击无与伦比,无数历史典故蕴含其中。

尤其是后面的四六骈文,更有盛唐之风。

她暗自思忖:这位皇孙平日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出手,便惊艳四座。

他的才华如深潭,表面平静,实则深不可测。

她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站在那里,阳光洒在他清俊的侧脸上。

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光晕,令人心生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