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 第86章 一出手就是王炸

苏州知府这家伙又来哭穷,说什么要减免赋税,还扯什么“四民填于沟壑,百业凋零”之类的话,差点没把朱元璋气笑了。他眯着眼,冷哼一声,心想:这帮江南佬,当咱是傻子好糊弄呢?

开国那会儿,他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把全国的租税都降了下去,可苏州这些江南富庶之地偏偏例外。当年张士诚盘踞苏州的时候,这帮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粮,屁都没放一个。如今他朱元璋来了,收一样的税,他们就喊什么“怨声载道”?这不是摆明了挑衅嘛!

“不准!”朱元璋大手一挥,冷哼道,“让锦衣卫暗查苏州知府,看他是不是跟谁勾结,中饱私囊!”心里暗骂:江南这帮家伙,真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敢撩老虎胡须,看咱不扒了你们的皮!

第二天,应天皇宫,奉天殿大门洞开,文武百官齐刷刷站好,像一群被老师点名的学生,大气都不敢喘。朱元璋登基坐殿,威风凛凛,龙袍一抖,气场全开。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宋和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像被按了静音键。

就在这时,李贯笑眯眯地瞟了朱允炆一眼,然后昂首挺胸、大跨步出班,那架势活像只刚打赢架的公鸡,尾巴都快翘上天了。“陛下,学生李贯,有本要奏!”他声音洪亮,信心满满,眼神里透着股子得意劲儿,像在说:今天咱要大干一场!

朱允炆心里一激,脸刷地红了,像被热水烫了脚似的,激动得手都抖了。啥?李贯这是要给他送大礼?这么突然就砸下来了?他脑子里瞬间炸开花,惊喜来得太快,幸福得像个大馅饼从天而降,砸得他晕乎乎的,差点没站稳。直到黄子澄偷偷掐了他一把,他才回过神。

“殿下,小心行事,仅靠李贯一人还不够。”黄子澄低声提醒,语气里带着点老谋深算。

“嗯嗯!”朱允炆连连点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可那颗心还是怦怦跳个不停,像装了个小鼓。

“李贯?”朱元璋不动声色地瞥了杨士奇一眼,慢悠悠地问,“你有啥事要奏?”他那眼神深得像个老狐狸,藏着看戏的意味。

“陛下!”李贯拱手,语气铿锵有力,像在发表就职演说,“春耕乃天下重中之重,历朝历代为了劝民耕作也是绞尽脑汁。学生不分昼夜,殚精竭虑翻阅史书,终于写出一篇劝农书!还请陛下过目,发行天下,以表达朝廷对百姓的爱戴,对农业的重视!”

说完,他还挺了挺胸,像只等着夸奖的小孔雀。

劝农书?殿内百官一听,顿时炸开了锅,彼此对望几眼,窃窃私语起来,像一群八卦大妈凑一块儿嚼舌根。朱允炆更是狂喜得差点蹦起来,这礼物也太贴心了吧!文学价值拉满,实用性爆棚,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政绩啊!

他刚想出列附和,却瞥见朱允熥那边稳如泰山,像个没事人似的杵在那儿,硬生生忍住了,决定再观察观察,别一激动栽了跟头。

朱元璋端坐龙椅,脸上看不出喜怒,淡淡吐出一个字:“念!”那语气平淡得像在点菜,可谁都知道,这位爷心里肯定有杆秤。

“遵旨!”李贯清了清嗓子,开始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声音洪亮得像在开演唱会:“盖闻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丰歉无常,当有储蓄。吾民生逢圣世,百谷顺成;仰事俯育,各遂其性。

知府得朝廷恩赐,理当框君辅国。故不可懈怠,应延见高年,问劝课、致诚意,以感众心。非特应法令为具文而已。今兹土膏方动,东作维时;汝其语子若孙,无事末作,无好终讼;深畎广耒,力耕疾耘,安丰年而忧歉岁。

简追胥,戒兴作,节燕游,与吾民共享无事之乐,而为后日之备,岂不美哉!”

这只是开头,李贯随后洋洋洒洒,从三皇五帝开始,用四六骈文大谈农业的重要性,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像个文坛老戏骨在飙戏。殿内不少文人听得频频点头,暗自感叹这小子文采不俗,肚子里真有点墨水。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他才念完,叩首跪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嗓门喊得震天响,像要把房顶掀翻。

朱元璋微微颔首,却不急着表态,转头问:“都畅所欲言,你们觉得咋样?”他这话一出,像扔了个鱼饵,底下群臣立马炸了窝。

黄子澄第一个跳出来,迫不及待地开腔:“陛下,真是一篇好文章啊!语调惊艳,用词精准,臣从字里行间深刻感受到朝廷对农业的重视和那颗爱民的拳拳之心!若天下百姓官员都能诵读,定能沐浴皇恩,努力耕作,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明文洪武,不外如是!”

他这话说得一套一套的,像背了半辈子书,拍马屁的功夫也是炉火纯青。

翰林院侍读齐泰也跟着附和,慢悠悠地晃出来:“陛下,李贯此文臣以为下了真功夫。语句华丽堪比盛唐,却不像盛唐那般空洞无物,字里行间流露的爱民之意藏都藏不住!朝廷治理百官万民靠的就是儒家道德,下发劝农书,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耕种的重要性,天下百姓定能明白朝廷的诚意并身体力行!”

他这话说得文绉绉的,像在吟诗,可那股子赞美劲儿一点不含糊。

奉天殿内顿时一片嘈杂,有人小声议论:“确实有道理!”“这文章写得真好!”“李贯不愧是太学里的明星,一出手就是王炸!”“之前杨士奇搞倒了户部主事、工部主事、漕运总督,风头正劲,大家还以为三皇孙选对了人,现在看来,这俩人半斤八两,杠上了!”

这些话像风一样在殿内飘来飘去,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

“肃静!”宋和一声大吼,殿内瞬间安静,像被按了暂停键。朱元璋看向杨士奇,慢悠悠地问:“杨士奇,你觉得这篇劝农书咋样?”他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刷地转向杨士奇,或者说,转向他背后的朱允熥,像在看一场大戏的**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