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 > 第131章 你得赶紧长大

朱元璋,出身草莽,从乞丐一路登顶龙椅,堪称传奇。

这天,他带着宝贝孙子朱允熥,晃晃悠悠来到街头。

瞧他,虽已年过花甲,一身粗布衣裳,乍看就是个乡下老汉。可他那双眼睛,锐利如鹰,透着精明,仿佛能看穿街角老鼠洞中的秘密。

“熥儿,你说这小子,怎么对咱的陈年旧事了如指掌?”朱元璋一边走,一边嘀咕,满脸疑惑,仿佛碰上了一道无解的难题。“难道他跑去通政司,翻遍了档案?数那些琐碎的事儿?这得多无聊!咱年轻时忙着打天下,哪有闲工夫干这!”

他斜眼瞟了瞟身旁的朱允熥。朱允熥低着头,神色淡定,宛如入定的老和尚,轻轻点了点头:“皇爷爷,我知道了。”

“哎呀,到底好了没!”朱元璋不耐烦地嚷嚷,声音洪亮,震得街对面的狗都夹起了尾巴。“都磨蹭多久了?咱肚子饿得咕咕叫,比打仗还急!”

说话间,他凑到一个馒头摊前。摊子上,刚出笼的大白馒头雪白雪白,热气腾腾,香气直往鼻子里钻,馋得他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朱元璋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捏了一个馒头,又捏了一个,嘴里啧啧称赞:“又绵又软,这手艺没话说!比宫里御厨强多了,不错,不错!”

摊主是个年轻小伙子,见这位“老顾客”捏个不停,脸都绿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您到底买不买?都捏了多少个了?再这样,卖不出去我就得喝西北风了!您老难道是馒头鉴赏大师?”

“买!买!”朱元璋大手一挥,气势豪迈,颇有当年指点江山的风范。“这些都给咱装上,咱带回去慢慢吃!咱可不是白捏,这叫质量检测!”

摊主嘴角抽搐,麻利地打包,嘴里嘟囔着:“这老汉,捏完还得买,生意人碰上您,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这时,旁边端上了鸭血汤。汤碗里,鸭血嫩如豆腐,汤面上漂浮着几片翠绿葱花,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眯着眼感慨:“就是这个味儿!鲜得很,想死咱了!当年在淮西讨饭时,这汤可救过咱的命!”

朱允熥递来一把银勺子,笑眯眯地说:“皇爷爷,听说当年您心情不好,吃不下饭,是皇奶奶特意找卖鸭血汤和烤烧饼的进宫,才让您胃口大开?”

朱元璋一愣,瞪大了眼睛,差点把汤喷出来:“你从哪听来的这些八卦?咱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不过……”他顿了顿,又自言自语道,“你说得也对,烧饼就得刚出炉才香,鸭血汤也得趁热喝,凉了就没那鲜味了!这小子,懂吃,比那些酸儒强多了!”

旁边的小二耳朵尖,听到这话,忍不住插嘴,笑得满脸褶子:“一看这位爷就是老饕,懂生活!常客吧?咱这鸭血汤,在应天可是一绝!”

朱元璋哈哈一笑,摆摆手,颇为得意:“当年咱还是穷乞丐时,有人施舍过一碗鸭血汤,那滋味,啧啧,救命之恩啊!不然哪有今天坐龙椅的咱?”

小二乐呵呵地把另一碗汤端到朱允熥面前:“来,小大人,这碗是您的。我先去忙别的,您二位慢用!”说完,一溜烟跑了,生怕被这俩“话痨”拉住聊天。

朱元璋端起碗,喝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忧伤,好似老戏骨瞬间切换了情绪。

他缓缓说道:“妹子做的鸭血汤,虽说有点小瑕疵,可她最懂咱的心。现在的郭宁妃,就算宠冠六宫又怎样?她连咱爱喝鸭血汤都不知道!哼,富贵人家出身,哪懂咱这老乞丐的心思?她肯定以为咱天天吃山珍海味才开心!”

说完,他又猛灌一大口汤,像是要把失落一并咽下,碗底都快见底了。

爷俩吃饱喝足,沿着街边散步。城外花桥映柳,风景如画,远处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江风拂面,带着湿润的清爽。

望着眼前的繁荣景象,朱元璋眯起眼睛,凝视着远处的江水,心中暗自思忖:咱还能再干几年?这江山,交给谁才放心?

“皇爷爷,”朱允熥突然开口,声音清脆,宛如山间溪流,“孤独是人生常态,正因如此,相聚才弥足珍贵。”

朱元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拍着孙子的肩膀:“你这小兔崽子,还学会安慰咱了?行啊,有点意思!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酸儒强多了!”

可他笑声还没落,“扑通”一声,河边传来骚动。两人循声望去,只见岸边围了一群人,有人扯着嗓子大喊:“快看,一个孩子落水了!”“谁会游泳?快救人!”“拿根竹竿也行,救救孩子!别光看热闹!”

朱元璋皱起眉头,加快步伐:“走,咱去看看!”

他们挤到河边,只见人群乱作一团,有人已经跳下水捞人,水花四溅。可折腾了半天,一无所获,那人无奈爬上岸,摇了摇头,浑身湿漉漉的,像只落汤鸡。

孩子的母亲抱着岸边的衣服,哭得撕心裂肺,哭声在风中飘荡,让人听了揪心。

朱元璋心里一颤,低声呢喃:“你说得对,熥儿。孤独是常态,相聚才珍贵。”他转头看向孙子,语气沉重:“你得赶紧长大,咱也不知道还能撑几年。时光匆匆,不等人啊。”

朱允熥没有吭声,眉头紧皱,像个小侦探般思索着。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刚刚有人喊“有人跳河”,显然不是下去玩水。可跳河前还特意脱衣服?这是怎么回事?自杀?还是另有隐情?

他暗暗记下此事,打算回头好好琢磨,毕竟他脑袋可不是白长的。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走吧,今儿逛得够久了,回去歇着。”

爷俩并肩往回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橘红色的余晖洒在路上,透着一股温馨。远处,鸭血汤的香气仍在空中飘荡,仿佛在诉说着这爷俩奇妙的一天。

第二天,天高云淡,阳光洒满应天府,暖烘烘的,让人直想打盹。

一辆马车从通济门晃晃悠悠驶入城内。拉车的马儿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宛如在敲小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