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局杰顿幼体,进化从环太平洋起 > 第24章 人类与机甲(加更一章速通原剧情+设定补充)

如今,危险流浪者号的最终修复与驾驶员选拔工作正处于分秒必争的关键阶段。

为在最短时间内让六台战争机器重返战场,整个ppdc几乎押上了最后的战略储备资源。

这同样揭示了机甲猎人计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系统性难题——无论是价值连城的硬件制造环节,还是堪比登天的驾驶员培养体系,都一定需要突破多重技术壁垒。

受限于当前科技水平,每台机甲造价高达数千亿美元,相当于重型航母编队总造价的十倍以上。即便按照机甲普遍不足两千吨的重量换算,其单位重量的造价已逼近等量黄金的价格。

更不用提,之前尚未计入的,遍布环太平洋的七大穹顶基地、上万名技术团队产生的维护成本,正是这种恐怖的资源消耗,导致之前全球三十余台现役机甲成为人类文明所能承担的极限。

在关乎机甲战斗力的\"软件\"层面,驾驶员选拔的严苛程度同样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猎人学院作为ppdc直属的官方训练机构,其中包括了技能的学习比如:驾驶机甲的相关知识、短期与长期记忆能力、身体和精神抗压能力练习、与自己的合作伙伴(有血缘或无血缘关系)的协调和同步性、一对一格斗技能、战斗模拟训练。

不仅如此,这种采用金字塔式淘汰的机制,在经历几个特训模块后,每个阶段的淘汰率都超过75%。而且最终存活者还需通过三项致命考核——神经超载耐受测试、双人同步率验证、实战模拟生存战,真正获得上机资格的学员往往百不存一。

之所以要求如此之高,同样也是因为技术的限制,毕竟所谓的两人驾驶系统可不是什么最优解,只不过是技术达不到的情况下不得不让两位驾驶员来分担压力,并且用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硬抗罢了。

双驾驶员模式本质上是技术妥协的产物。为分担通感链接系统产生的神经负荷,因此必须配置两名神经元高度契合的操作者。

这种特殊需求使得退役五年的罗利·贝克特重获征召——作为初代危险流浪者的主驾驶,其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机甲适配度无可替代。

当如果不是当年他因为战斗失败幸存并且退隐,在之后的残酷战争中说不定也早就死掉了……

这些就不说了,此时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危险流浪者需要一位副驾驶,而这样的人选只能在仅存的一些合格学员中挑选了。

在这些人之中,成绩最好的无疑就是斯特克将军的养女森·真子,毕竟是猎人学院中模拟训练记录的保持者。

但是副驾驶选拔陷入了僵局,尽管将军养女森·真子保持着学院九项训练纪录,

只是这个看似最合适的人选实际上存在着其他的问题。

罗利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情况,在短暂的相处和之后的格斗训练中,他觉得自己与森·真子之间有着莫名的默契。

除此之外,森·真子曾经的成绩也足够耀眼,并且这个看起来并不粗犷的女性在真人格斗中竟然能与他旗鼓相当,所以罗利认为这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毕竟作为一个男人,他可不希望另一个陌生的糙汉子闯进自己的大脑,他宁可让一位漂亮的小姐姐进来。

这也是人之常情。

斯特克将军一开始是不同意的,这是自己的女儿,毕竟不想让自己女儿上如此危险的前线,只是经不住森·真子的恳求,两人私底下或许也曾经做出过某个约定,所以他最终决定给她这次机会。

转折发生在与罗利的实战配合中:两人在近身格斗环节展现出惊人的同步率,甚至在承受高压神经负荷的模拟测试中仍保持动作一致性。经过秘密协商,斯特克最终批准了这场破例测试。

而这时候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

危险流浪者号试运行。

时隔五年四月多,罗利终于又穿上了机甲驾驶服,进入了熟悉又陌生的危险流浪者的驾驶舱。

里面的布置和五年前几乎没有区别,再也看不出曾经被开菊兽硬生生扯掉一半的痕迹。

而当森·真子踏入焕然一新的驾驶舱时,罗利注视着这个曾创造3分钟干碎模拟开菊兽记录的传奇学员,露出会心笑容。

“你是想问我点什么吗?”森·真子嘴角噙着笑意歪头道。

“不必了,五分钟后我们将共享所有记忆。”

更新后的驾驶舱完整保留了初代设计精髓:钛合金足部固定器、脊椎神经传导阵列、液压平衡装置等经典配置均得以保留,最显着的升级是将实体陀螺仪替换为动作捕捉系统,使微操精度提升至毫秒级。

于是驾驶员就位。

两人分别站上了自己的位置,脚掌、手臂、背部脊髓夹一一被机械装置固定,在罗利看来,唯一的区别就是手部的实体陀螺仪被虚拟的信号所取代,毕竟时代是在进步的。

而通过这样的连接,驾驶员的身体运动将会反馈到机甲之上,完成各种或者简单或者复杂的动作。

由此,渺小的人类甚至可以展开拳脚,用自己的身躯“带动”高达七八十米的巨型机械体做出灵活的格斗动作。

这个系统会将人类的神经信号转换成机械可以理解的信号,同样也会将机械所收集到的信息反馈到驾驶员的神经系统之上。

以此,人类和机械融为一体,人类可以凭借自身的身体和精神素质,驾驶机甲与神经双向链接系统构建着人机交互的双向量子通道:驾驶员肌电信号经纳米级传感器转化为机甲动作指令,同时将机甲承受的千吨级冲击力转化为可耐受的神经脉冲。

这种实时双向反馈使机甲成为驾驶员的身体延伸,但也带来每秒数tb的数据冲击——这解释了为何单人驾驶会导致脑组织溶解。

神经元共感系统(drift系统)的革命性突破,使得两位驾驶员的意识能在量子层面形成纠缠态。

(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先驱只是通过纽顿与怪兽通感就能获得情报,信息传递速度明显超光速了)

记忆共享深度达到海马体直接调取级别,痛觉传导延迟不超过2纳秒。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绝对同步,因此这几乎要求驾驶员具备镜像级的思维模式。

对于经历过兄弟阵亡、机甲半毁的罗利而言,这次重启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对创伤记忆的直面。

即使罗利曾经很有经验,但是毕竟已经五年没有体验过了。

当系统启动的蜂鸣声响起,两人意识开始以每秒50次的频率进行深度交互,驾驶舱显示屏上的同步率数值在剧烈波动中艰难爬升。

随着系统启动提示音响起,两股意识流开始进行量子纠缠级的深度交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