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赶海1979,海洋成为我的后花园 > 第73章 小小村长权力大

“别笑了,我真的急需要电话线和外界联系。你能给我弄个介绍信吗?”陈暮没好气地打断侯玉婷的笑声。

“我的大村长,我是可以给你想办法开一个介绍信。但是没用啊。我开的介绍信,人可不会去跑你村那里装!”侯玉婷无奈说,“我开的介绍信,只能给我们电台的人装。你又不是我们电台的。”

“那怎么办?”陈暮想了想,突然说,“你说,你能不能帮我约一下相关部门的头头出来吃个饭,我去意思一下,让他给我开个方便之门?”

侯玉婷一听,一脸古怪。

“我的大村长,你这可是行贿。万一人不答应,将你举报了,你可麻烦了。”侯玉婷说。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那么唯利是图。

很多人,对于违法乱纪一些行为还是很忌惮的。

当然,类似那个电话服务厅那种态度,你可以说她态度恶劣,但不能说她玩忽职守,说她违法乱纪。

“那怎么办?”陈暮有点头疼。

这年头,有钱都装不了一部电话?

“哎,我的大村长,我都提醒你那么多次了,你怎么还不明白呢!”侯玉婷捂脸,“你可是村长,你自己就能给自己开个介绍信,还需要来找我吗!”

啊?陈暮一愣。

想了想,自己似乎还真没将自己这个村长当回事啊。

“你可是村长。别小看你这个村长。说出去,官小,但是权利可不小。”侯玉婷笑说,“这些呢,你也不用我给你说。你去问问你们村老村长就知道了。对了,我说,大村长,你这来都来了,要不要接受我一个采访?”

陈暮一脸狐疑。

“我就那么值得采访吗?”陈暮无奈。

怎么每次碰见都要采访自己。

要不要那么勤便?你是没人采访了吗?

“谁让你那么年轻有为呢。这次,是我们鹏城电视台准备做一个未来发展的预测节目。就是请一些鹏城的经济专家,还有个体户老板,以及港岛来的商人,畅谈一下未来鹏城发展的期望。等明年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些鹏城这一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侯玉婷说,“毕竟你也知道,鹏城是那位老人钦点的经济特区,这每年我们都会做一个主题,去记录每年的经济发展,和鹏城的变化。”

陈暮明白了。

这就是带有政治目的的一个节目。

“行,不过快点,我还有事呢!”陈暮只能答应下来。

随后,陈暮就鹏城未来一年的发展做了一个自己的预期。

说是预期,不过是将后世鹏城的发展,简单说了一下。

“鹏城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来自港岛的商人前来投资,兴建厂房,进行贸易。我相信,未来鹏城周边许多村落会逐渐富裕起来。而且这个发展,将会持续性的,一直延续下去。因为我们大陆的经济体量是非常巨大的。国家的政策,还有我们华夏人的勤奋,会让我们华夏经济彻底腾飞。我相信,赶英超美,绝不是空谈。我们的Gdp一定会超过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成为世界两极。”陈暮简短描述一番。

众多工作人员,包括电台的领导,都被陈暮的豪言壮语所惊到。

世界两极!这话太明显了。

现在世界两极是老毛子和美帝。

华夏成为两极,那是取代谁?

这个陈暮没说。

因为那个老毛子还没解体呢。陈暮可不会去说这种事。

自己就是一个卖鱼仔,一个立志挖掘海洋所有财富的小村长。

去透露太多未来发生的事,没意义。

搞不好自己被人盯上。

那可就不妙了。

陈暮走了,去找老村长商议。

还有,这出行不方便。

陈暮考虑买个车代步。

村里的确需要一辆车了。

还有驾照!

陈暮在城区转了下。

当然,如今鹏城的城区,还非常破旧仅有那么一两条街道。

但是现在商业气氛已经很浓烈了。

转了半天,看到一个驾照办公室。

“老板,拿驾照?6000元,三天拿证!”一个30多岁男子走过来笑嘻嘻说。

这年头,考驾照就是贵。

和后世差不多的价格。

所以,很多司机都是考的b照去开大货车赚钱。

考私家车照的大多都是为单位领导开车。全程也都是单位报销。

很少有私人开车的。

而且,这年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买。

谁也没有那个闲工夫去慢慢学,然后一项项考试。

都是直接买。

你花钱,我给你办证。

会不会开,没关系,上了车,慢慢就会开了。

反正路上车也不多,你慢慢开也没事。

至于真出事了,那不是你司机自己的事吗,和我卖驾照有什么关系。你不会开,不要开啊。

这年头,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

“行!”陈暮一听,直接爽快答应。

“这是 500元定金,你给我去办。三天后,一手交钱,一手拿证。”陈暮也不含糊。

“好咧,老板。”中年男子笑嘻嘻结果钞票,然后让陈暮拍了个照片,问了下出生年月,填写了个表,就算完事。

驾照,三天后可取。

陈暮出来,有点恍惚。

这年头,还真是让人说不出滋味的时代啊。

有好有坏。

驾照有了,车也简单。

陈暮不打算国内买车。

就现在这时代的路,哪儿都是坑坑洼洼的。

陈暮打算让王总给自己弄几辆走私车。

一辆丰田FJ酷路泽,一辆丰田9座海狮,再来一辆平常村里代步的花冠。

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车之一。

不过这得先去弄电话线。

回到村里,陈暮找老村长了解了一下,发现自己这村长身份还真的挺有用的。

例如要装电话,现在私人安装一定要介绍信。

而陈暮自己就能开,并且还是为公,那么电话部门还不能拖拉。

并且价格也比私人便宜一些。

当即,陈暮就开了介绍信,然后自己盖上村长的印章,随后直接让人带上钱,拿到电话部门,就算完事了。

一周内,电话部门将电话安装完毕。

如果不是有对公的介绍信,就陈暮现在所在的渔民村,你想花钱装电话,哪怕有介绍信,都够呛。

太远了,电话部门不是不给你装。

但是你得等。

等电话线什么时候铺到你们村了,什么时候给你装。

这个半年,一年都有可能。

但现在,对公的需求,哪怕陈暮只是一名小小的村长,有需求,也交了钱,电话部门就等给你办理。

没线,就去走线。

这就是身份带来的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