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 第643章 事了

四合院之赤脚医生 第643章 事了

作者:双手持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7 19:57:59 来源:小说旗

三天后。

车夫张大爷再次赶着那辆骞驴车,来到了研究所门口。

李东来和张青翠一起,带着刘明德教授还有他的得意弟子余墨,一块将研究资料搬到毛驴车上,然后跟研究所的同志,以及王队长挥手告别。

“驾...驾...”

车夫张大爷手持马鞭在空气中扯出一道亮响,毛驴车沿着崎岖不堪的山路缓步前进。

李东来看着倒退的风景,心情颇为复杂。

从济世堂抓到了孙医生和周小红之后,王队长连夜对两人进行了审讯。

因为有电台作证,两人自知无法辩解,便将事情全盘吐露了出来。

他们跟李东来预料的一样,并不是冲着李东来和新能源电池计划来的,而是直接针对研究所。

之所以会选择刘明德教授下手,纯粹是因为刘明德教授那天早晨打饭的时候,恰巧不小心掉了铝饭盒。

孙医生和周小红都是解放前留下来的人,他们作出这种事情,结果可想而知。

而王二蛋因为能够积极配合,在后来的行动中,立下了大功,再加上有王队长的求情,只被轻判了几年。

并且也没有对外公布判刑的原因,他的老娘和哥哥们都不会受到影响。

这个结果倒算是圆满。

而黄山因为企图破坏行动,被送到了上面,即使吃不到花生米,估计十年内也出不来。

只不过可怜了他的那个老娘。

其实仔细想想,黄大娘倒也不是无辜的。

她之所以留周小红住在她家里,并且帮助周小红办理了新的身份证明,并不是可怜周小红。

而是想让周小红给她当儿媳妇儿。

这才会中了周小红的圈套。

果然。

人只要有了贪欲,就有可能会上当受骗。

当然。

为了避免额外的麻烦,这些事情都是瞒着张青翠和刘明德教授他们的。

刘明德教授还以为自己真的只是得了脑溢血,准备回到京城后,一边工作,一边锻炼身体。

“张青翠同志,我听说你们实验室里,还有健身房,是不是?”摇晃的毛驴车上,刘明德好奇的看着张青翠问道。

张青翠双腿耷拉在车帮外面,轻轻晃悠,得意的说道:“那是当然,我们的李主任可注意研究员们的身体健康了,要求研究员们每天都得锻炼身体,并且还要定期检查身体。

可以说,我们实验室不一定是最大的,里面的研究员不一定是最有能力的,但是肯定是最强壮的,要是举办研究员比武大会的话,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们肯定能够包揽前三名!”

研究员比武大会....嗨,这个可以搞啊!李东来默默的把张青翠的主意记在心中。

刘明德教授不断的点头:“没错,经历了这次的事情,我才发现一副好身体,才是搞科研工作的基础,要是身体不好的话,就算大脑再聪慧,也没有办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等进到实验室里,我一定要到健身房里,好好锻炼身体。”

余墨是年轻人,对健身房更加感兴趣,一路上都在拉着张青翠问健身房的详细情况。

“我们轧钢厂实验室里的健身房里,有很多锻炼器材,一部分是李主任亲自设计的,一部分是从体育大学那边借过来的,有杠铃,举重器,推举器....”

余墨的眼睛中闪烁出精光。

列车抵达京城,李东来照例没有先回家,而是带着刘明德教授回到实验室,帮他办理了入职手续,然后召开了实验室会议,成了铅酸电池研制小组,任命刘明德教授担任组长,莫山凤同志担任副组长。

两人对这项任命,都感到很激动。

刘明德教授站起身,大声说道:“李主任,您放心,要不是您的话,我这把老骨头估计就丢在那边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尽快研制出铅酸电池。”

莫山凤也站起身表态:“主任,您放心,我莫山凤绝对不会给你丢脸。”

莫山凤很清楚,作为一个本科生,能够在这个教授众多的实验室里,当上研究小组的副组长,是李东来对他的破格提拔。

李东来向来不回避自己对莫山凤的欣赏,这位从乡村里出来的年轻人,身上有着这些京城教授所没有的拼搏劲头。

并且。

莫山凤很年轻,只有二十多岁,要是培养得当的话,以后肯定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现在轧钢厂实验室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进行的研究项目也越来越多,李东来除了紧盯几个重点项目,已经无暇顾及那些次要的项目,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人,在旁边帮忙盯着。

因为你不知道,在经费充足的情况下,那些研究员们会搞出什么花样来。

就拿前阵子来说,一位化学教授利用实验室项目剩余的化工材料,制造了一枚液体炸弹,并且还要在实验室里,实验液体炸弹的威力。

幸好张青翠在统计化工材料的时候,发觉了剩余材料数目不对,通知了李东来,这才阻止了那位化学教授把实验室变成废墟的想法。

当然,李东来在事后,只是对那位化学教授进行了批评教育,让他以后不要再碰这些爆炸物了,并没有将这件事汇报上去。

因为李东来清楚,只有疯狂的科学家,才能研究出跨时代的发明。

要是都跟小学生一样循规蹈履,那么轧钢厂实验室就只能跟在国外研究所的身后吃残羹剩饭。

布置了新的项目,安排了刘明德教授和余墨的食宿问题,李东来这才骑着自行车往四合院驶去。

走到半道里,他又拐到了菜市场,买了一些猪里脊肉,一只老母鸡,和一块猪腰子,以及豌豆尖、韭菜,芫荽、小葱、生姜和豆腐皮。

之所以买这么多菜,是因为这次在离开研究所的时候,那位胖厨师送了他十几斤的干制过桥米线。

前世李东来在读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吃校门口的过桥米线,五块钱一碗,洒上辣椒,吃起来特别过瘾。

来到这个年代,因为国内运输产业不发达,在北方几乎很难见到南方的特产,京城更是没有一家卖过桥米线的饭馆。

这次带回了这么多米线,自然要大快朵颐了。

每样菜的数量并不多,但是种类却很繁多,加在一块装了满满一帆布袋子。

李东来将袋子挎在车子把上,蹬着脚蹬子,回到了四合院。

刚进门,就看到阎埠贵在教训阎解成。

“阎解成,你这是怎么搞的,我听你姨说,你这阵子三天两头旷工,你难道不知道,当初为了能够让你进入纺织厂当临时工,伱姨可是厚着脸皮去求从车间领导。”

“爹,看你这话说的,我虽然没去车间上班,但是我按月交了生活费,你用得着凶我吗?”阎解成拿着牙签剔着牙,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阵子,他又跟棒梗和黄艳玲联手干了几票,将那些废布卖到鸽市上,挣了不少钱,自然看不上临时供每个月那十五块钱的工资。

阎埠贵不是傻子,也觉察出不对劲,抓住阎解成的胳膊问道:“阎解成,你是不是干什么坏事了,我可告诉你,你爹是老教员,老实本分了一辈子,从来没有干过偷鸡摸狗的事情。你要是敢干败坏咱们阎家门风的事情,我就将你撵出阎家!”

阎解成冷哼一声,道:“爹,您是老实,但是瞅瞅咱们家过的是什么日子,早晨吃饭,连菜都舍不得吃,只能啃黑窝窝头,喝棒子面粥,就是因为咱们家穷,秦淮茹才不把小当嫁给我的。”

“你....你....”阎埠贵没想到阎解成敢跟他顶罪,当场气得脸红脖子粗的。

三大妈上前劝解:“老头子,你误会了,咱家解成怎么会干坏事呢!那些钱,都是解成帮朋友的忙,朋友给他的劳动报酬。”

“你啊,就这么相信他?!什么朋友会给他十几块钱。”

阎解成前阵子交钱的时候,也解释了钱的来源,但是阎埠贵却不相信。

“你爱信不信,我回屋睡觉了。”阎解成本来还想跟阎埠贵再对着吵几句,扭头看到李东来从外面推着自行车走进来,心中有些发憷,连忙转身跑进了屋内。

“这孩子,害,管不了.....”

阎埠贵看到李东来进来,连忙上前拉住李东来的胳膊说道:“东来,你回来得正好,赶紧帮我想办法,好好管管阎解成。”

“三大爷呐,阎解成是你的儿子,这是你的家事,我这个四合院一大爷也不好介入。”李东来呵呵笑。

开玩笑,他对阎埠贵早就仁至义尽了,怎么可能搅合到阎家的烂摊子中。

再说了,阎解成现在也不是轧钢厂的职工,他也没有理由教训阎解成。

阎埠贵刚才只是一时着急,这会也反应了过来,冲着李东来尴尬的笑笑,不再提阎解成的事情。

他的眼睛着落在车子后座上的干米线上,猛然瞪大眼:“东来,这是啥,怎么跟红薯粉差不多,只不过比红薯粉白亮很多。”

在北方,每年到了秋季,红薯收获的季节,社员们除了将部分红薯放入红薯窖中储存以外,还会将红薯进行炮制,制作成粉条。

正宗的红薯粉跟猪肉兑在一块,再加上酸菜,就成了东北的一道名菜——红薯炖粉条。

红薯粉的颜色比较深,一般呈深褐色,跟米粉是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

李东来笑着解释道:“这是从南方带回来的米线,是用大米做成的,那边的人早晨一般都吃这玩意。”

“嘿...嘿....大米做成的,肯定很好吃。”阎埠贵搓着手盯着米线笑了半天,见李东来没有反应,突然眼睛一转,扭头跑到屋檐下,取出两条小猫鱼,挂在了李东来的车子把上。

“一大爷,这是我昨天去卖粮票的时候,路过左家沟那边的小河沟,在里面钓到的鲫鱼,不是从京城的河沟里搞到的,干净着呢!”

阎埠贵钓鱼平日里喜欢去京城胡同里的水渠旁,你想啊,这年代京城里排污设备匮乏,居民们一般都把马桶直接倒进了水渠中。

水渠里的鱼儿都是吃污秽物长大的,一般讲究一点的,都不会钓那里的鱼。

但是。

阎埠贵却很喜欢,原因很简单,海子旁边钓鱼的人很多,要是不用点好鱼饵的话,压根就没办法钓到鱼。

再加上,那里的鱼儿也学精了,经常吃掉饵料,吐出鱼钩,然后逃走了。

而水渠因为很少有人钓鱼,那里的鱼儿还没有见识到人心险恶,经常只用一点饵料,就能钓到好几条鱼。

对于阎埠贵来说,只要是鱼,就是一个味,还管它是吃什么长大的。

李东来看看阎埠贵,当然明白他的小心思。

“哎吆,三大爷,拿了你的鱼,我真是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帮了我们家那么多,就当是我感谢你的。”阎埠贵见李东来只字不提回礼的事情,只能眼巴眼望的看着那些米粉。

李东来装作没有察觉,拍拍阎埠贵的肩膀,以示感谢,然后推着自行车,就想离开。

此时阎埠贵终于忍不住了,快步追上,拦住李东来的去路,红着脸说道:“东来兄弟,你带了那么多米粉,能分给我一点,让我尝尝新鲜不,你知道,我在京城里住了一辈子,以后也许都没有机会吃到米线了。”

“害,你早说啊,多大点事情。”

李东来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从后座上取出了一斤多米线,递给阎埠贵。

“三大爷,米线是大米做成的,比较难煮熟,你回家后,要先用热水浸泡两个小时,然后再在锅里面煮半个小时,才能出锅。”

这年代的米线都是土方制作,不是后世的方便米线,很难煮熟,李东来也是跟胖厨师学习如何做过桥米线的时候,才清楚这些。

“知道了,我都四五十的人,还能吃生东西吗?”阎埠贵抱着米线,脸上乐开了花,一路小跑回到了屋内。

片刻之后,屋内响起一阵声响:“老婆子,今天得了好东西,生火烧水!”

....

李东来此时已经回到了家。

丁秋楠刚下班回来,辅导了卫东和卫国的作业,正准备做法,看到李东来突然出现在门口,手中的筛子掉在了地上。

她揉了揉眼睛,待看清楚确实是李东来的时候,快步冲上来,紧紧的抱住了李东来。

“东来哥,你回来了!”

泪水顺着光滑的面颊滑落下来。

李东来也曾离开过好几次京城,不过丁秋楠都跟在身边。

这次李东来十几天不在身边,丁秋楠每天都在想念他。

卫东和卫国两个小家伙现在已经懂事了,看到两人的样子,在旁边拍着手笑道:“羞羞,爹娘,你们羞不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