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名,小丫,虎子,二娃,小花,草儿……
都是……被放弃掉的孩子。
美貌于他们而言,反而成了灾祸。
“你们还想回家吗?”殷灵毓问道。
有两个孩子迟疑,但其他人都摇了头。
他们是被卖掉的,被自己的父母亲自卖掉的,家?那不是家,至少不是他们的。
迟疑的孩子其中一个就是柳小丫,她懂事,配合,没怎么挨打,她被卖的原因是父亲重病,大姐其实也算是被卖了,只是比她好一些,是嫁了人。
但银子还是不够。
她不到婚嫁岁数,又容貌出挑,干脆就……被送到了驿站那里。
不过,柳小丫最终也摇了头。
能被卖掉,就是不重要的,所以,回不回去,其实不重要了,不如搏一搏,跟着面前的大人。
也许会过的更好一些。
殷灵毓琢磨了一下。
最大的已经九岁了,最小的也有五岁,别的不说,基本都能自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上学去吧!
社学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在政策下整修,殷灵毓准备将慈幼局什么的也重新建立起来,在这之前,这个小院子暂时给他们住着。
不得不说,宋朝对于一些基础福利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朱元璋过几年也会建立养济院,但基本靠富商捐款,换取“义民”名号来免税,中央特别是明中后期基本发不出钱款。
这么想着,也就安抚了几句,起身往外走。
春日里着实闲不下来,这一个案子还没彻底追查到底,春耕也得跟着忙起来,下属官员都得通知,都不是能放着不管的事情。
殷灵毓顺手就把朱标他们也给通知了。
干活去吧。
朱元璋没反对,朱标也接受,只有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因为朱长宁和马秀英主动请缨,暂时充当了那群孩子的夫子,所以两位公主并不需要跟着一起做事。
跟着殷灵毓骑马跑了三个村子,回程的路上,朱樉朱棡已经彻底没脾气了。
再胡乱招惹殷灵毓,他俩就是狗!
关键是人家也不是故意报复他俩,说让他俩搭把手什么的时候,她自己也真上啊!顺着梯子就爬上去给老人家修屋顶,他俩敢不递东西吗?沐英哥还跟着呐!
一天下来,帮完这个帮那个的!累死了!
要不是那些老头子又是塞鸡蛋又是连连道谢的,他们不好意思耍赖,也不至于干了又干,跟那老黄牛似的,就差犁二亩地再走了。
说到底,还是被殷灵毓拿捏了。
沐英身后还带着朱橚,他也是开了眼了。
好官不是没有,从五品官员还亲自动手到这个份儿上的,他真没见过。
殷灵毓则是总结着现下她治下的问题和情况,虽然原身记忆里也有一些,但还是亲眼看到才更仔细。
比之她从前去的唐朝或者东汉,如今的耕作技术已经好了很多,趋近成熟,就连稻谷也是占城稻,可以说相对的吃的饱。
只是该有的那些问题依旧存在,比如税收,比如兼并,一边骑着马,殷灵毓一边思索,她确实从老耗子那里挖到了那个组织的一点信息,只是太模糊,太空泛,上面的人很谨慎,一时半会儿,她可能抓不到幕后之人。
也不知道朱元璋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如果他不着急,自己还可以从马皇后处多下点手,争取得到更多的扶持,仅凭朱元璋的心情和脸色去继续做官,多少还是不太稳定。
愉快的选择了继续撬墙角,殷灵毓略微加快了速度,朱棣小小年纪自己骑一匹马,但游刃有余的跟上。
前几年朱元璋一直在打天下,忙来忙去,他七岁才被起了正式的名字,也是因为这一点,他总是多少带着一些想要被朱元璋认可的想法,骑马也早早就练了起来,并不逊色于前面的几个哥哥。
城里,朱元璋带着朱标和侍卫又是晃了一天,倒也不全是为了打听民生,朱元璋总是不自觉就开始旁敲侧击有关于殷灵毓的处事和性格。
越打听越觉得人是真好,朱元璋现在也没了最开始那别扭的心态,自从昨天被殷灵毓点醒,晚上又和马秀英唠了很久,现在朱元璋是真的就开始只用一个官员的标准来看殷灵毓了。
妹子说了,无论如何,殷灵毓作为知州,是称职的,咱非要因为人家是女子就看不起,就找错处,那岂不是也看不起了妹子?
于是细细琢磨后,朱元璋也就让自己放下了。
就当一开始就知道她是女子了吧,虽然如果真的是,应该根本不会被选上做官。
等到晚上重新聚到一起,看着拿着筷子手一直在抖的几个儿子,朱元璋疑惑不解。
“你们几个干啥去了?上周围拉弓打猎去了?不是叫你们跟着殷灵毓吗?!”
“哦,跟着做事了。”殷灵毓平静道。
虽然她是有意的,但小孩子就是需要早点掰。
她倒要看看,虚荣心正强盛的时候被扶贫攻坚工作迷惑了心智的话,他们几个能做到什么地步。
马秀英今日去看了那些孩子,有些感慨:“那木家小子真是乖巧,一声不吭,喝药也不用哄。”
木家小子,就是那个被挟持出去的小男孩,叫木二娃,殷灵毓今早还重新给他的伤口换过药。
朱长安不甘示弱:“母后,我吃饭也不用哄!我也乖!”
“哎,咱们长安最乖!”朱元璋被转移了注意力,乐呵呵的给她添菜。
正高兴着呢,外面的侍卫惊慌失措,不顾这正是吃饭的时候,进来送信。
“陛下!大军行至北平,起了痘疮了!”
“什么?!”朱元璋筷子掉在桌子上,一下子站了起来,一同起身的还有马秀英和朱标。
朱元璋劈手夺过信件,上面果然是徐达的字迹,说是押送战利品的士兵中,有人开始出痘了。
现在虽然暂时在北平郊外将那些士兵和大军隔离了起来,可是具体要如何处理,还要请朱元璋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