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番外篇 六味地黄丸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番外篇 六味地黄丸

作者:音冰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4-08 01:52: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历史论坛永远不缺梗,无论是典故谐音还是地狱笑话,常看常挖常新。

譬如“商鞅知马力,比干见人心。”

再譬如传奇故事“六位帝皇丸”。

【六位帝皇丸,挖呀挖不完,楼主写论文,跪求好心人多来点资料,正史野史都行,不要狗屎。】

论当代网友的逆反心理,马上就有人在底下分享本地文件,一看标题。

《我在贞观开后宫》。

作者是捂住小马甲,女主是镇唐公主殷灵毓,至于内容……我勒个百花齐放,男女皆为裙下臣。

楼主弱弱回复:……别闹,而且殷灵毓到死都还是小孩子,交通这么发达是不是……

网友:你就说香不香。

楼主:……真香,但我论文怎么办?

幸好,正经网友也是有的。

虽然依旧歪在殷灵毓身上起不来。

【楼主写论文的话,建议直接去唐史官网查资料啊,当年太宗后代亲自捐献的纸质资料,全部上传电子版,哇塞满屋子的殷灵毓手稿,震惊小小的我一万年。】

【回楼上,最震惊我的就是小凤和二凤的信任度啊!封建到共和说改就改!】

【你等等!你确定?难道不是二凤忍不住,偷偷把殷灵毓留下的给后代应急用的锦囊给拆了,才看到红色屠龙术,然后哇哇哭的吗?】

【那你别管,你就说是不是改走共和路线了吧。】

【历史抛不开好不好!史官可是记得很清楚!“太宗召群臣,商议再三,乃出示锦囊,拆之,得《共和国理念》一篇,感怀自伤,泪湿衣襟。”】

【不知道他们当时看到殷灵毓连朝代兴衰都为他们想的周到,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比起这个,难道不是镇唐公主和她的激推粉丝团更让人震惊吗?】

【没错!贞观大舞台,粉灵毓,有未来!】

【卫家一家子,王皓,还有李唐皇室和好多重臣……不过也不意外啦,她让天下吃饱穿暖,天下人自然记得她的好。】

【就是,而且我第一次见正史比野史还野!这就是美强惨 白月光 万人迷的威力吗?】

【算了吧,野史还是遥遥领先的,王皓王大将军都能生子了,一胎三宝。】

【啊啊啊啊啊求你别提这个!】

【跪求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一通歪楼,突然有人发问。

【那个……楼主和我们不是要讨论六位帝皇丸吗?】

底下迅速有人接话。

【哎呀,就是讨论六位帝皇丸也离不开我们镇唐国公,唯二尚书令之一,杂交水稻奠基人,多流派科学理念提出者,教育家,发明家,共和宣言创作者,七世纪顶级大脑,整个大唐最最闪耀的殷灵毓公主好吧?】

【小凤和二凤的称号加起来不要太长,学生党已阵亡……】

【这个时候就有人要问了,请问大凤呢?】

【二凤砍了。】

【二凤砍了加一。】

【玄武门没竞争过,涅槃了。】

【哈哈哈哈哈哈属你最秀!】

【大凤四凤没有,老凤凰倒是有一只。】

【请问你说的是一把岁数出去创业还失败了,嘴硬说想家才回来的那位太上皇吗?(手动滑稽)】

【李渊:不嘻嘻。】

【李渊,李世民,长孙无邪,李承乾,李丽质,李泰,整整齐齐一家子皇帝,六位帝皇丸实至名归。】

【那没办法了,谁让二凤孝顺,亲自出去给太上皇去新疆那边找场子,而且那个时候他也看到了共和宣言了,据考证,那个时候传位于长孙无邪真不是闹着玩儿的,只不过英宗身体不够好,又嫌弃和朝臣吵架太耽误事儿,等二凤回来才丢回去了。】

【大臣:怎么着我们也是你们夫妻play的一环吗?(狗头叼花)】

【然后二凤也玩儿野了,把李泰丢上去,带仁宗和女帝还有亲亲老婆跑了,史料为证:“平宗嚎啕泣下,食不知味,罢朝三日。”】

【他就是不想上朝。(看穿一切的眼神)】

【平宗平生自号“寻仙人”,披着马甲给出版社写故事,当皇帝之后拼命写,还阴阳怪气老爹,好不容易给二凤气回来了,“欢喜难自已,痛哭远庙堂。”】

【毕竟魏妩媚当时还活着,我们李寻仙是真的不想挨骂了。(目移)】

【话说仁宗在位的时候才是魏征过的最舒坦的时候了吧?比爹稳重,比弟弟靠谱,不会一直被气炸。】

【那谁知道,话说这些贞观年间大佬多多少少都写过殷灵毓的诗词祭文吧?魏征最出名的是不是那篇《游山怀殿下》?】

【别说了别说了我不想背了!】

【噩梦!】

【不过后来丽质女帝一手提拔出武曌作为共和国接班人也真的很有魄力!】

【那种权力与思想的传递,交叠,惺惺相惜……天呐………】

【所以我们有今天的生活真的离不开贞观年间这些人。】

【只可惜,小凤早夭……贞观诸位,无人再愿赏冬雪。】

【发刀的叉出去!!!】

【你不准说话!】

【(大哭)天杀的倭国!要是能回到历史里,第一时间豆沙了!保护好镇国公主!】

【别想了,根据记载,殷灵毓身体病弱,药圣孙思邈尚且难救,我们去了若是没有仪器和现代药品,也不一定能做到什么。】

【……太可惜了。】

往下顿时也是一片被刀哭的声音,还有人自发揭短:他家那片地方是殷灵毓故乡,但这里一个姓殷的都没有,能走的全走了,生怕被认成是卖了殷灵毓的殷家的后代。

【话说楼主呢?】

楼主冒头。

【没什么,修改论文选题去了,不写六位帝皇丸了,写殷灵毓从梁国公到镇唐国公的追赠封号意义研讨。】

【虽然是女帝和武曌的交接里彻底完成共和制度的,但这个封号是二凤追赠的来着吧?】

【镇唐其实真的很大……毕竟我们现在就是大唐共和国。】

【那不也是殷灵毓带来的?】

【说的也是,楼主加油哇。】

千百年后犹长存,她做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