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沛县亭长,光武,乡野偏宗。
在他们成为皇帝前,也不过是他们口中的“蝼蚁小民”。
是他们眼中无需称之为“人”的存在。
士人,才是人,这几乎是他们约定成俗的认知。
但大臣敢说,敢认吗?
不敢的。
殷灵毓就看着他们一下子哑火,然后拼命把话题绕回她身上,失望的嗤笑了声。
“若尔之能,惟吮噬黔首之膏血矣,则犹不足与在下言,在下亦弗屑以汝为敌焉。”
啧,刘协这边的,质量实在不大行。
也是,世家加举孝廉筛上来的,再加一顿动荡大逃杀,不管是聪明的还是有势力的估计都该跑跑该退退,剩下的全凭野心和良心,那质量参差一点也正常。
少年眼中的嫌弃和失望不要太明显,几乎是明明白白写着“尸禄素餐”,大臣们恨的咬牙切齿,然而一看,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刘协,看他们的眼神都开始发冷,就又很自觉的闭上了嘴。
经过董卓再经过李傕郭汜,他们别的可能没学会,但一定学会了闭嘴。
这个临时朝廷,刚建立的第一天,就陷入了僵局。
大臣们想要话语权,没有,想要兵权,做梦,想要皇帝,皇帝明显偏向于那个殷珏,皇帝面前曹操手下的典韦都比他们有面子。
毕竟还是给刘协做过几天护卫的。
大臣们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
但是,谁搭理他们啊?
曹操跟着荀彧在跑医疗的问题,华佗和曹操不知道为什么,气场很是不合,但养菌能手荀彧可以得到华佗的一点例外,每每在中间调和,磕磕绊绊地举办起了一个军医培训班和一个青霉素工坊。
军医培训班不必多说,医疗队就是第一批老师,曹操连夜给自己手下势力去信,送人过来学外伤缝合。
而青霉素工坊选人的第一标准,是能把菌子养活,这就导致居然有人会在进入培养室之前先拜一拜荀彧或者殷灵毓。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他俩养的菌就是很能活,随便看两眼也跟野地那草一样,顽强的不得了。
刚来徐州时殷灵毓就操办起来的蜂窝煤的作坊仍在加班加点,导致徐州的煤球便宜量大,实在买不起的,也可以去和那些游侠设立的驻点赊,贫苦百姓用着,起码能熬过冬天。
曹操本想忍痛买下一批,结果殷灵毓直接把配方给他了。
要求只有必须设立工坊,设立标准休息时间和相应报酬俸禄,且只招收穷苦百姓。
毕竟民生用品这边,倒不用严防死守,早一天让更多百姓用上,并不是什么坏事。
这也是一系列农具殷灵毓拿的毫不犹豫的原因之一。
而刘备毕竟属于自己人,又是东道主,别说大臣们想拉拢的时候找不到了,就是刘协,现在也不常见到刘备,神出鬼没,拉着关羽郭嘉跑来跑去。
搞得刘协只能独自应付那些大臣,最终忍无可忍,干脆把跳的最欢的又上手来了几下。
爽了。
也消停了。
大臣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天子这么不待见他们?
按理来说,处在军阀之中,刘协不说多倚重他们,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统治,也应该玩一玩制衡和势均力敌吧?
怎么一副心甘情愿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样子啊!
而且还!学会了!打臣子!
该死的殷珏!
程昱被迫回了衮州,没办法,大本营没有个文臣坐镇实在是不行,来回两地送文书也是问题,总得有人决断。
最终幽怨而毫不客气的带了两个厨娘走。
期间一直被仔细养着的黄叙还是在降雪之后着了一次凉,但殷灵毓并没有选择直接用青霉素,哪怕确定土法青霉素有效后立刻给黄叙做过皮试。
以防他过早产生抗性。
有她和华佗在,几帖药下去,再加上黄叙这些日子以来拿药膳补出来强健了不少的身子,好的是前所未有的快,刘赪高兴的不行。
说起华佗,小老头如今倒不总往实验室跑了,他开始往打铁的地方和烧琉璃的地方跑。
他可太想要殷珏描述里的手术器械和放大镜了。
徐州本地的世家暗地里和大臣勾搭,可惜,刘备等人把刘协和新技术都护的严实,他们插不上手。
临近除夕,徐州又来了几位意料之外的“客人”。
孙策和周瑜的到来对于曹操来说无疑是噩耗:他估摸着,自己快乐吃独食的日子要就此结束了。
虽然也是蹭着来的,但好歹现在只有自己一家能蹭,再多一家,他能分到的绝对会少。
但人是自己邀请的,对方拜访也说得过去,实际上,谁不知道就是奔着手榴弹来的。
阻止不了的曹操无师自通了一些技能。
“殷珏,吾和你说,那孙策小儿,当年就……”
“那周瑜………”
殷灵毓听着逐渐茶气的发言,心如止水。
第一次听曹操给人上眼药的时候,她倒是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架不住曹操选择的是洗脑啊!
时不时就嘀咕嘀咕的,闹哪样?
偏偏刘备也不阻止,大有一副稳坐正宫,呸,稳坐钓鱼台的架势,背地里倒是和殷灵毓一起分析过要如何应对孙策等人。
孙策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是小辈,当年孙坚才是和他们一辈之人,但孙策既然能脱离袁术,占下地盘,那就得提到平等的高度来对待。
火药是坚决不能流出去的,可其他东西对于孙策而言吸引力也不够大,他的作风其实很类似刘表,昔日刘表单骑入荆州,将荆州本地世族一手镇压,而孙策也差不多,态度还要更强硬,几乎就是强抢。
殷灵毓摸着下巴沉思片刻。
对曹操来说,利益足以挽留,至于同化,那需要自己和刘备的努力,可对于孙策呢?
如果想要把孙策留下来,一点点拉上船,需要什么?
创业初期的江东小霸王,殷灵毓无法不心动,还有与之形影不离的周瑜,以及未来善于弄权的孙权,这可都是上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