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西游之方寸山二师兄 > 第75章 万神朝宗 七佛随身

李海益这边,安排了四个师弟,补全了部分自己的星君属官。

仗着自己有混沌珠,李海益选择直接跟西游队伍上路。

李海益跌入云中,催动北冥游云,飞往五行山。

此时,五行山,已经改名为两界山。

“师弟,我来看你了!”

李海益一身天市星衣,打扮文雅,一副有道真修得模样。

“海益师兄,你这是,解封了?”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瞧,就发现李海益是本体来此。

“是啊,当年你大闹天宫,拉我下水,你被五行山压了五百年,我被封在天市垣中五世。”

孙悟空呲牙一乐:

“师兄休要胡言乱语,当年你遨游星海,好不自在,哪里有半分被强迫的模样,如今又来怪我拉你下水,是何道理!”

“你这猴头!”

李海益气不过,上前怒搓猴头。

孙悟空龇牙咧嘴,将李海益的手甩开。

...

一番笑闹之后,李海益道:“观世音菩萨,可曾来过?”

孙悟空点头:“来过了,她说要放我出来,但需要保个和尚西天取经!”

李海益道:

“悟空,此事大有计较,我的化身负山,以伽蓝之身随身保护,我打算本体也一并入这取经队伍西游!”

“什么?太好了!”

孙悟空大喜:

“如此一来,我们师兄弟二人,就可以再在一起闯荡三界了!”

李海益却道:“说什么闯荡世界,闹出乱子,你别把我供出来,我就烧高香了!”

负山伽蓝化身,李海益分了恒心主宰,还留了忿心獬豸留在此身,以便于使用隔垣洞见神通。

李海益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没法见面就看破妖怪的伪装。

给负山伽蓝化身留个眼睛,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海益的本体,则化作一道清气,散入空中不见。

天罡气虫通神之后,李海益还是第一次以本体催动。

结果发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本体可是有满血版的三大先天人族天赋。

三大天赋,对于李海益的九息服气天罡气虫变化,都有极大的加持。

李海益本体刻印的道韵自发催动神通,能每九息衍生一道自己已经炼化过的“气”。

北冥气海天赋,能近乎无限的储存气。

若是使用变化,李海益可以直接靠着天罡化神天赋,化为一道清气,几乎永久的以清气状态积攒法力。

至于主体意识,则潜入负山伽蓝之体,查看情况。

大唐,长安。

观音菩萨化身为一老僧,售卖九环锡杖和锦斓袈裟。

“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

水陆法会之上,老僧捻着白胡子,声音清亮,佛性十足。

他的叫卖,很快引起了唐王的注意。

法会之后,大殿之中。

送出九环锡杖,锦斓袈裟之后,老僧引导玄奘法师求取真经。

“你所讲,均是小乘佛法,度己难度人,可知道,还有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何处可得?”

对于佛法,玄奘法师总是痴迷。

“西天灵山,大雷音寺!只不过,这经,可不好求啊!”

看着眼前的金蝉子,观音菩萨将求取真经的难处,一一列举了出来。

前世,金蝉子作为如来弟子,之所以被贬,就是因为轻慢佛法,怠慢真经。

他本心不坏,只是自小随如来学法,眼高手低,因此如来才贬他下凡,轮回历练。

如今,苦苦当了十世好人,却依旧不得正法,方觉真经难觅,正法难求。

虽然没有前世记忆,却有一股执念累世而成,让他势要求取真经。

“纵然千难万险,我也要求得真经!”

观音见此件事了,满意的点了点头,显了本相。

“观音菩萨显灵了!!!”

在场的众大臣,顿时跪倒一片。

对于绝大部分凡人而言,无论哪一路的神仙,都不是他们能得罪的。

有求于神,敬畏神,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姿态都放低很低。

穿着锦斓袈裟,拿着九环锡杖。

唐玄奘,踏上了取经路。

负山伽蓝在锦斓袈裟之上的定海神珠内,观察着唐僧的一举一动。

其他伽蓝和揭谛,也和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一道,监察着唐僧的功德与错漏。

然而,唐僧不愧是唐僧,规矩正派,半点不带含糊。

君子慎独,唐玄奘,独而不改其行。

原本,唐王是给唐玄奘安排了明暗三波护卫的。

但是国内的暗探,只能送到国境线。

明面上的随从,也只能跟到两界山外。

荒郊野岭,步履维艰。

若只是艰苦也就罢了,观音菩萨可是说了,这一路西行,还有妖魔鬼怪拦路,魑魅魍魉挑事。

凡人望而生畏,自然不敢挑战。

李海益以负山伽蓝之身,潜藏在锦斓袈裟之中。

定海珠闪闪发光,一股神力,加持到了携带袈裟的唐玄奘身上。

当然,定海神珠,只是锦斓袈裟之上的其中一颗宝石。

除此之外,还有足足上百颗宝石镶嵌其上,个个不俗。

“怪不得说,坐有万神朝宗,动有七佛随身!”

李海益还是头一次在西游世界了解到,武装到牙齿是什么模样。

李海益一边参悟力道法则,一边思考西游的秘密。

七佛,显然不是瞎说的数目。

佛门之中,七佛是个专有名词,指的是过去庄严劫和现在贤劫的七位真佛。

这里的七佛,每一个在成佛时,都各自有各自的觉。

菩提一脉修心,佛门修觉。

心能觉,觉的却不一定是心。

因此,菩提一脉与佛门的法门,是交叉关系。

而在佛门之内,唐玄奘因为轻慢佛法,一直无法达到觉的境界。

就和李海益之前因为戒心难平,无法觉心一样,唐玄奘的前生金蝉子,也因为慢法,而无法看清自己的真我,无法得见我佛。

这一世,他悟了。

悟的时间点,正是他拜别唐王,转身朝着灵山踏上取经路的那一晚。

“唐玄奘,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啊!”

李海益在佛门心海诸天之中,一边打量着弥勒佛祖料理心海诸天的手段,一边观察唐玄奘明悟本心。

身为佛祖弟子,因轻慢佛法遭贬。

十世轮回,被吃了九次,正法难觅。

如今,终于真心悔悟,诚心求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