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酒话供销情 > 第68章 难听老人言

酒话供销情 第68章 难听老人言

作者:满洲烧刀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9 10:17:36 来源:小说旗

第68章 难听老人言

1999年的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如一头凶猛的野兽,无情地席卷了我们的家。那火舌肆意地舔舐着一切,所到之处,皆化为灰烬。父亲视若珍宝的家谱,就在这场大火中被烧得残缺不全。

火势凶猛,那跳跃的火苗犹如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恶魔,带着无尽的贪婪和毁灭欲,不仅吞噬了那承载着家族历史的纸张,更像是在父亲的心中狠狠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淋漓。父亲眼睁睁地看着家谱在火中消逝,眼神中满是痛苦与绝望,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从那以后,父亲便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时常对着那堆残页发呆,一坐就是一整天。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些有完整家谱的日子。他嘴里还不时念叨着,要到西荒堂叔家,把完整的家谱抄回来。那语气,充满了坚定和执着,仿佛这是他余生最重要的使命。

那年夏季,阳光炽热,大地被烤得发烫。我带着父亲的嘱托,毅然踏上了前往西荒的路。汽车行驶在蜿蜒的乡间小道上,车身随着路面的起伏而颠簸,仿佛在演奏着一首充满艰辛的乐章。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一般不断后退,绿油油的田野、错落有致的村庄、随风摇曳的树木,都在我的视线中一一闪过。

我的思绪也随着这颠簸的旅程,飘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每到夏夜,父亲总会坐在院子里的老树下,摇着蒲扇,给我讲家族的故事。那些在岁月中流传的名字和事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家族的天空。我仿佛看到了祖先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呐喊,感受到了他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父亲总是讲得绘声绘色,我也听得如痴如醉。那些故事,就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对家族的历史充满了好奇和敬畏。如今,我带着父亲的期望,去追寻那完整的家谱,就像是在追寻家族的根,追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

汽车继续在小道上颠簸前行,我望着窗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完整的家谱带回来,让父亲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让家族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延续。

阳光暖暖地洒在乡间的小道上,我怀揣着探寻家族过往的急切心情,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堂叔家。堂叔家的小院依旧是记忆中那般朴素而亲切,院门口的几株老槐树,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

刚到门口,堂叔就眼尖地瞧见了我,他那原本略显沧桑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热情的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他急忙放下手中正摆弄着的农具,大步流星地朝我走来,一边伸出宽厚的大手,一边爽朗地说道:“哟,大侄子,啥风把你给吹来了,快,快进屋!”说着,便像迎接贵宾一样,把我迎进了屋里。

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旧时光的味道,墙壁上挂着的几幅老照片,记录着家族不同时期的模样。我们在那张有些年头的八仙桌旁坐下,堂叔赶忙沏上了一壶自家种的茶,茶香袅袅升腾。我们先是随意地寒暄了几句,问问彼此的近况,聊聊村里的新鲜事儿。

气氛渐渐融洽起来后,我便鼓起勇气,郑重地说明了来意。我告诉堂叔,我一直对家族的历史充满好奇,想要探寻我们家族一路走来的足迹,所以希望能看看家谱。堂叔听后,原本还带着笑意的脸一下子变得庄重起来,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陷入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堂叔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又充满感情:“孩子,这家谱可是咱家族的根呐。它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根系,牢牢地扎在我们家族的土地上,支撑着我们整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当年我爹唐福有啊,那可是吃了不少苦。那时候东荒那地儿,荒无人烟的,到处都是风沙,环境恶劣得很。可他心里就想着,不能让家族的传承断了,不能让咱们的后人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于是,他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东荒的路。好不容易到了那儿,找到了家谱的原本,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抄了回来。这抄家谱的过程也不简单呐,每一个字都得工工整整地写,不能有一点儿差错,生怕把家族的历史给写错了。”

说着,堂叔缓缓站起身来,轻轻地走到屋子的一角。那里摆放着一个陈旧的木箱子,箱子的表面已经被岁月打磨得失去了光泽,上面的纹路却显得更加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风雨。堂叔蹲下身子,双手轻轻地抚摸着箱子,就像抚摸着一件珍贵的宝贝。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仿佛生怕惊扰了里面沉睡的历史。

从箱子里,堂叔捧出一本厚厚的家谱。那本家谱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纸张也有些泛黄,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但它保存得十分完好,没有一点破损的痕迹,看得出堂叔一家一直都在精心地呵护着它。堂叔双手捧着家谱,就像捧着整个家族的希望,缓缓地走到我身边,轻轻地翻开。

我赶忙凑过去,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那些名字,有的笔画刚劲有力,有的则显得有些稚嫩,仿佛能看到不同年代的人在书写时的心境。每一个名字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家族的历史长河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我们的祖先们背着行囊,从遥远的山东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们在这里开荒种地,搭建房屋,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经历过自然灾害的侵袭,遭受过战争的苦难,但始终没有放弃,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家族的精神。

“你看,这是咱们的祖先,从山东一路迁徙到这里,开枝散叶。”堂叔指着家谱上的一行字,缓缓说道。他的手指粗糙而又有力,就像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的枝干。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那些久远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它们承载着家族的苦难与荣耀,在岁月中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我仿佛能听到祖先们的呼喊声,感受到他们的坚韧和不屈。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与家族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我仿佛能触摸到家族历史的脉搏,感受到它的跳动和温度。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透过窗户,洒在那有些陈旧的木质桌面上。我怀着一种莫名的庄重感,缓缓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拿出了崭新的纸笔,轻轻抚平纸张的边角,像是在为一场神圣的仪式做准备,随后我端正地坐下,准备开始抄写那承载着家族历史的家谱。

堂叔就坐在我的身旁,他那略微有些佝偻的身躯却透着一股岁月沉淀后的沉稳。他时不时地清一清嗓子,然后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解一些家族的典故和人物事迹。他讲到家族里曾经有一位先辈,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族人躲避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他如何在困境中寻找生机,如何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大家熬过艰难的时光。堂叔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温度,将那些早已远去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然而,家谱上的字迹因为年代久远,有一些已经模糊不清,就像被岁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和堂叔便会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我们两人脑袋凑在一起,眼睛紧紧地盯着那模糊的字迹,仿佛要把它看穿。我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各自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堂叔皱着眉头,用那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字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我则托着下巴,眉头紧锁,努力在脑海中搜寻着可能的答案。

“这个字,应该是‘德’,这人叫唐公德,咱家族一直讲究以德为先。”堂叔突然肯定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笃定,仿佛这个答案是他心中早已认定的真理。我听了,轻轻地点了点头,像是对堂叔的认可,又像是对家族传统的一种敬意。我拿起笔,蘸了蘸墨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德”字抄了下来,每一笔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用力,仿佛要把家族的品德和精神都融入到这小小的字迹之中。

在抄写的过程中,我的思绪渐渐飘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我看到了家族的先辈们,他们穿着朴素的衣裳,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在田间辛勤地劳作;我看到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我看到他们对家族的那份深深的眷恋,就像树根紧紧地扎根在土地里一样。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汗水滴落在土地上的声音,能听到他们在夜深人静时对家族未来的期许。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经过了三天的努力,我终于把那本厚厚的家谱抄写完成。我轻轻地放下手中的笔,长舒了一口气,看着那厚厚的一沓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抄写的字迹,心中顿时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抄写工作,它更像是我接过了家族传承的接力棒,肩负起了对家族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知道,这份家谱将会成为我心中的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永远铭记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的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和传统。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将家族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

回去后,我迫不及待地直奔复印社,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机器,点击打印按钮后,打印机开始嗡嗡作响,一张张纸张缓缓吐出,上面清晰地印着家族的脉络与故事。我全神贯注地整理着打印出来的纸张,将它们一张一张地整齐排列好,仿佛在排列着家族的历史与荣耀。

我捧着这一沓承载着家族记忆的纸张,匆匆来到兄弟们聚集的餐厅。兄弟们围坐在宽敞的圆桌旁,目光都聚焦在我手中的纸张上。我微笑着,将印好的家谱逐一分发下去。大家接过家谱,动作轻柔得如同捧着稀世珍宝,眼睛里满是敬畏与期待。

大家围坐在一起,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这份重新“焕发生机”的家谱上。那泛黄的纸张、古朴的字体,仿佛都在诉说着家族历经的沧桑岁月。一时间,客厅里安静极了,只有轻微的呼吸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复杂的神情,有感慨,有激动,也有对祖先的缅怀。

“这下好了,咱家族的根又完整了。”大哥率先打破了沉默,他伸出那浑圆却又无比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家谱,就像在抚摸着家族的历史。他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泪光里包含着对家族的深情与对祖先的敬意。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岁月的重量。

“是啊,以后咱们要把这份家谱好好保存,让子孙后代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三弟也附和道,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已经看到了家族未来的繁荣景象。他轻轻拍了拍手中的家谱,似乎在向祖先承诺,会将这份家族的传承延续下去。

我看着兄弟们,心中满是温暖。这份家谱,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岁月的变迁中,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衰荣辱,承载着祖先的期望与后人的责任。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是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还是偏远乡村的宁静小院,这份家谱都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窗外,微风轻轻拂过,吹动了窗帘。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们身上,也洒在家谱上,仿佛给这份珍贵的家族记忆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家谱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成为我们家族最宝贵的财富。它会激励着我们的子孙后代,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牢记自己的根,传承家族的精神,让家族的荣耀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

在我那充满了奇闻轶事的家族里,堂叔家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城堡,里面藏着无数让我既好奇又疑惑的事儿。我时常在想,堂叔家到底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那堂叔家那些所谓的“神仙”,就如同夜空中闪烁却又难以捉摸的星辰,不断勾起我探索的**。

有一天,我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鼓起勇气又去了堂叔家。当我伸出手,轻轻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门时,眼前的景象瞬间让我瞪大了眼睛。只见墙壁上满满当当贴满了各路神仙的画像,有威风凛凛的玉皇大帝,他头戴冕旒,身着华丽龙袍,端坐在凌霄宝殿的宝座上,眼神威严而深邃,仿佛掌控着三界的生死大权;有仙风道骨的太上老君,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手持拂尘,身旁还缭绕着袅袅仙气,仿佛随时都能炼制出神奇的丹药;还有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小哪吒,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勇往直前的英气。这些画像色彩鲜艳夺目,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蓝的像海,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然而,这看似神圣的场景,却又隐隐透着几分荒诞。那些画像的线条有些粗糙,色彩搭配也显得有些杂乱,仿佛是出自一个技艺并不精湛的画师之手,这让我心中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

堂叔在那这一带可是个有些名气的人物,人们都称他为“二神”。在我眼中,他每天做的事儿都神神叨叨的。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道袍,头戴一顶黑色的小帽子,手里时不时拿着一串念珠,嘴里念念有词。我常常看到他在村里的一些人家中进进出出,说是去给人驱邪治病、祈福消灾。我心里暗自琢磨,他那一套真的有那么灵验吗?估计村里的其他人对他那一套也是半信半疑吧。毕竟,在这个科学逐渐普及的时代,那些神神鬼鬼的事儿,很难让人完全信服。

后来堂叔搬迁到义安县城,那天我从宝东去他家,在饭店吃完饭喝完酒,我刚迈进堂叔家的门,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四周,就听见堂婶在里屋扯着嗓子嚷嚷起来:“哎呀,我这浑身难受得要命,骨头缝里都像是有千万只蚂蚁在爬,怕是中邪啦!”那声音尖锐而急切,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恶鬼吞噬一般。堂叔原本刚坐在椅子上,听到堂婶的喊声,立刻站起身来,脸上的表情变得格外严肃,就像一尊即将出征的战神。他迅速从桌子上拿起一个破旧的本子和一支笔,快步走进里屋。我也悄悄地跟了进去,想看看他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只见堂叔站在堂婶的床边,眼睛紧紧地盯着堂婶,嘴里开始念念有词,那声音低沉而模糊,我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堂婶则在床上翻来覆去,嘴里还不时冒出一些奇怪的话语,一会儿说看到了黑影在房间里飘荡,一会儿又说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怪味。堂叔一边听着,一边快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那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在记录着一个神秘的密码。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直犯嘀咕。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把堂婶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写下来就能治病,这也太离谱了吧?就像用一张纸去堵住汹涌的洪水,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叔,您这记下来有啥用啊?能治病吗?”我的声音在房间里显得格外响亮。

堂叔听到我的话,停下了手中的笔,缓缓抬起头来,无奈地瞥了我一眼。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我的失望,又有一丝对我不懂其中奥秘的惋惜。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你还真不知道,这都是神的旨意。你婶子现在被邪祟附身,她说的话都是神通过她的口传达出来的。把这些话记下来,神自会庇佑她,让邪祟远离她的身体,病自然就会好起来。”说完,他又低下头,继续在本子上记录着。

我听了堂叔的话,心中更加疑惑了。神的旨意?这真的可信吗?我站在那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贴在墙上的神仙画像,还有堂叔那严肃认真的表情。这一切,到底是真的有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还是只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呢?我决定继续观察下去,看看堂叔这所谓的“神的旨意”到底能不能治好堂婶的病。

一起开车来的侄子满脸的不以为然,他是四弟的儿子,这时忍不住撇了撇嘴,嘴巴微微撅起,就像挂着个小油壶似的,然后凑到我的耳边,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不屑小声嘟囔道:“这也太荒唐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神神鬼鬼的迷信玩意儿,简直是无稽之谈嘛。”那声音虽小,却还是像一根细细的针,不小心掉进了堂婶的耳朵里。

堂婶原本正半躺在热乎乎的炕上,身上盖着一床厚厚的棉被,听到我侄子的话后,像是被什么惊到了一般,“噌”地一下从炕上坐了起来。她原本有些松散的头发也跟着晃了晃,几缕碎发调皮地贴在了她那略显沧桑的脸颊上。她眼神直直地盯着我们,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和认真说道:“你可别不信,上次我也是这样,浑身没劲儿,吃不下饭,干啥都提不起精神。你大叔啊,就按照那神的指示,一笔一划地记下来那些东西。嘿,你猜怎么着?没几天我这病就好了。整个人就跟换了个似的,又能活蹦乱跳地干活啦。”

我听着堂婶这一番说辞,只觉得满脑子都是问号,实在是忍不住了,往前跨了一小步,挺直了身子,看着堂婶说道:“大婶,您这病说不定就是自己好的。人嘛,有时候身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就像感冒,就算不吃药,过个几天也可能自己就好了,跟记不记那些东西没啥关系。这就是个巧合,不能就这么认定是神的功劳呀。”

堂婶听了我的话,原本还算和蔼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她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就像两条拧在一起的麻绳,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不悦。她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晃了晃,带着几分教训的口吻说:“你这孩子,别乱说。这神啊,可都是有灵性的,对神不敬可没好果子吃。咱做人啊,得有敬畏之心,有些事儿你不懂,可不能瞎质疑。”

我听了堂婶这话,心里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好再直接反驳。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就想起了之前自强村的梁玉山和纪秀莲。那两人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做的事儿也是荒唐至极。梁玉山整天神神叨叨的,逢人就说自己是如来佛转世,走路都带风,下巴抬得老高,仿佛真有了佛祖的神通。纪秀莲也不遑多让,说自己是观世音下凡,整天穿着一身素白的衣服,装出一副慈悲为怀的模样。

他们俩就在村里大言不惭地给人看病挣钱。那时候,村里好多人都被他们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他们那套说辞深信不疑,觉得他们就是活神仙下凡来拯救大家的。还真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排着队去找他们看病。梁玉山和纪秀莲坐在那里,装模作样地给人号脉、看相,然后开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药方,什么烧了的黄纸灰泡水喝,什么半夜去河边取的第一捧水,把那些病人折腾得够呛。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对他们深信不疑,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大叔,您还记得梁玉山和纪秀莲吧?您想想啊,当年他们俩逢人就说自己是神仙转世,那架势,恨不得让整个镇子的人都知道。他们每天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走着,嘴里还念念有词,到处招摇撞骗。一会儿说能帮人消灾解难,一会儿又说能让人财运亨通。好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被他们忽悠得晕头转向,把辛苦赚来的钱大把大把地交给他们。可最后呢,纸终究包不住火,他们那些骗人的把戏被人识破了,警察很快就把他们抓到派出所去了,在里面吃了不少苦头。”我试图让堂叔明白,他现在搞这一套其实也存在着不小的危险性。

堂叔却不以为然,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满脸不屑地说:“他们那是假的,纯粹就是打着神仙的幌子,一门心思地骗人钱财。你看看他们那副贪婪的样子,眼睛里除了钱就没别的了。我跟他们能一样吗?我这可是真心实意地供奉神仙,每天早起晚睡,诚心诚意地给神仙上香、磕头,就是希望能借助神仙的力量,为人祈福消灾。我做这些可从来没想过要赚别人的钱。”

“可您这做法和他们有啥区别呀?不都是靠一些虚无缥缈的说法来宽慰人嘛。”我皱着眉头,认真地想听听他怎么回答。在我看来,堂叔所谓的供奉神仙、祈福消灾,和梁玉山他们的骗术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用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来糊弄人。

堂叔笑得脸都红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久泰呀,怎么就说不通呢?我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神可都在天上看着呢。我真心实意地为大家祈福,神仙会感受到我的诚意,自然会庇佑大家。那些因为我的祈福而平安顺遂的人,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就在这时,邻居李大爷来了。李大爷一进门就显得十分焦急,他快步走到堂叔跟前,拉着堂叔的手说:“老唐啊,我家孙子这几天老是哭闹,怎么哄都哄不好。晚上睡觉的时候,眼睛闭着,却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脸都哭红了。白天也没什么精神,饭也不好好吃。你给看看是不是冲撞了什么?我都快急死了。”

只见堂叔煞有介事地伸出右手,开始掐指一算,那枯瘦的手指在眼前快速地翻动着,嘴里还念念有词,那含糊不清的话语仿佛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过了好一会儿,堂叔微微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说:“嗯,是有些不干净的东西。你家孩子这情况啊,就是被这些脏东西缠上了。不过你别担心,我给你写个符,你拿回去贴在床头,保准孩子没事。”那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已经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我在一旁看着堂叔这一系列的举动,心里也是无奈。这堂叔啊,平时就喜欢搞这些神神叨叨的事儿,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什么东西适可而止,如果过分了就是坏事!李大爷千恩万谢地接过堂叔写好的符,小心翼翼地放进兜里,这才一步半回头地离开了院子。

等李大爷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口,我忍不住走到堂叔身边,皱着眉头对他说:“大叔,您这符真能管用吗?李大爷那么信任您,要是这符没用,他不得失望啊。”

堂叔听了我的话,立刻瞪了我一眼,大声说道:“别胡说,心诚则灵。人家李大爷心诚,这符自然就会发挥作用。你母亲不也是这样看过病吗?你这都中年人了,还是不懂这些门道。”

我挠了挠头,心里还是有些怀疑,但也不好再反驳堂叔。沉默了一会儿,我突然想起最近一直琢磨的一件事儿,便一脸好奇地对堂叔说:“大叔,我最近老琢磨一件事儿,你们西荒这里,以前是不是住着个神秘老人?”我眼中满是探寻的意味,紧紧地盯着堂叔的脸,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堂叔手中的蒲扇顿了一下,原本有节奏的扇动戛然而止。他缓缓抬眼看了看我,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犹豫,还有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回忆着什么,然后缓缓说道:“那老人啊……我是在梦中见到的。”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一段久远的故事。说完,堂叔又陷入了沉默,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有些迷离,似乎还沉浸在那个神秘的梦境之中。

听到这话,我着实有些憋不住内心那股想笑的冲动,只觉得堂叔这话荒诞至极。我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说道:“大叔,您可别逗我了呀。在梦里见的事儿,哪能当真呢?这梦啊,就跟那缥缈的雾一样,说散就散,哪有什么可信度。实不相瞒,我也在梦里见过那老人呢。梦里的场景可真是千奇百怪,一会儿是高山峻岭,一会儿又是汪洋大海,那老人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可这不过是梦罢了,就当是生活里的一点小插曲,可不能太往心里去。”

堂叔却全然没有一丝笑意,原本和蔼的面容瞬间变得异常严肃,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他缓缓地把手中的蒲扇放在腿上,那蒲扇扇面上的花纹都显得格外黯淡。他直直地、认真地看着我,眼神里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一字一顿地说道:“久泰啊,可千万不能忽视这梦中的事儿。有些梦,那是实实在在的警示,就像是老天爷在你耳边悄悄说的话,可不能当作耳旁风啊。”

我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堂叔那严肃的神情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刚才那轻视态度的可笑。我赶紧收起了脸上那丝不屑,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追问道:“大叔,您这话怎么说?这梦还能有这么大的讲究?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啊。”

堂叔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叹气声仿佛是从他灵魂深处发出的。他的目光缓缓望向远方,眼神有些迷离,仿佛陷入了遥远而又深沉的回忆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那老人在梦里跟我说,要有一场大瘟疫流行,会死不少人呐。当时我在梦里就被吓得不轻,那老人的样子那么真切,说的话也那么清晰,就好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沙哑,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忧虑,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我的心上。

“瘟疫?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怎么会……”我满脸写满了疑惑,难以置信地反驳道。在我看来,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医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有办法解决,瘟疫这种古老而又可怕的灾难,早已经是历史书上的故事了,怎么可能会再次降临到我们头上呢?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天黑下来,昏暗的屋子里,一盏昏黄的灯泡散发着微弱的光,光影在斑驳的墙壁上摇曳。我正兴致勃勃地跟堂叔讲述着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眉飞色舞地描绘着那些想象中繁华的景象。堂叔坐在我对面,那把老旧的竹椅在他的挪动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他缓缓地摆了摆手,那只粗糙且布满老茧的手在空中划过一道并不流畅的弧线,像是要打断我那些过于美好的幻想,然后用略带沙哑却又严肃的声音说道:“娃啊,别不当回事儿。老人还说,哪怕往后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楼房汽车遍地都是,可人们却很难再感受到幸福。”

“这怎么可能呢?日子越过越好,怎么会不幸福?”我猛地站起身来,情绪有些激动,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声音在这小小的屋子里回荡,满心都是不解。我瞪大了眼睛,眼神中满是质疑,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仿佛在扞卫自己心中那个坚信的美好未来。

堂叔静静地看着我,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就像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他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仿佛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无尽的感慨。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有得必有失啊。生活好了,人心却浮躁了。以前日子苦,邻里之间相互帮衬,心里踏实又温暖。那时候咱家收成不好,隔壁张大爷家总是会送些自家种的粮食过来;还有李婶,每次做了好吃的,都会端一碗给咱们尝尝。大家围坐在一起,虽然吃得简单,但那欢声笑语,能让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

“现在呢,住得宽敞了,出行方便了,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淡了。你看现在这高楼大厦,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谁也不认识谁。有时候在电梯里碰到邻居,也就是匆匆一瞥,连个招呼都懒得打。为了赚钱,整日忙忙碌碌,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东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披星戴月才回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的成长错过了,父母的陪伴也缺失了。你说,这样能幸福吗?”

堂叔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惋惜,他的目光望向窗外那漆黑的夜空,仿佛在思索着什么。我低下头,陷入沉思,堂叔的话似乎打开了我心中一扇从未留意的门。回想起这些年,村子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楼一幢接一幢地盖起来,小汽车也越来越多,可小时候那种大伙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分享生活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大叔,那您说,面对这梦中的警示,咱们能做些什么呢?”我抬起头,望向堂叔,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与期待。

堂叔再次拿起蒲扇,轻轻摇了起来,“咱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平日里多关心关心邻里,少些算计,多些善良。至于那瘟疫,咱们也得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我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记下堂叔的话。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堂叔的这番话点头称是。

“大叔,我老弟这病,您给琢磨琢磨,到底是咋回事啊?医院都没辙了。”我带着疑问,缓缓地说道。

堂叔脸色凝重。过了好一会儿,他缓缓开口:“久泰,你老弟这不是实病,是阴间的仇家寻仇来了。”

我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大叔,您可别吓唬我,这都啥年代了,还信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堂叔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道:“你别不信!这事儿邪乎着呢。是仇家找错了对象,才让你弟遭了殃,这纯粹是个误会。”

我的心猛地一紧,忙追问:“那有啥破解的办法吗?您可一定要救救我弟啊。”

堂叔皱着眉头,沉默了许久,才低声说:“暂时没法子解。仇家还有其他目的,他们宁愿将错就错。”

“啥目的啊?”我满心疑惑。

堂叔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他们是要制造声势,说白了,就是宣传做广告。”

我一听,忍不住大笑起来:“大叔,您可真会开玩笑,阴间的事儿还能信?他们懂什么广告啊!”

堂叔却没有一丝笑意,严肃地盯着我,一字一顿地说:“阴间的事,你切莫小瞧。它往往能支配阳间的事。别忘了,所有的人都可以被阴间控制。所谓阳间,也不过是阴间的表象。”

这话听得我一头雾水,后背直冒冷汗:“大叔,您这话啥意思啊?具体是怎么回事?您可别打哑谜了。”

堂叔站起身,背着手,缓缓走向窗边,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空,说:“孩子,有些事儿,现在跟你说你也不懂,只有时间能解答了。你就等着吧,该来的总会来。”

我还想再问,可堂叔却摆了摆手,不愿再多说一个字。从堂叔家出来,我的脑子还是乱哄哄的。阴间寻仇、制造声势、支配阳间……这些荒诞又惊悚的说法,在我脑海里不停地打转。难道这世间真有我们看不见、却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神秘力量?我不敢再往下想,只盼着老弟能快点好起来,也盼着时间能如堂叔所说,解开这一切的谜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