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75章 晋升凉国公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75章 晋升凉国公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9 10:35:11 来源:小说旗

话锋一转,气氛变得严肃起来。

“正因为他们的速度,所以这一次才特意派遣蓝玉率领尔等长驱直入,攻至他们老家。

务必要彻底击垮他们,让其失去再犯之力、丧失胆量继续对抗我大明。

从而确保大明永保太平,使我们的后代免遭战乱折磨。”说到这儿,他的语气更加激昂有力,“而这一次,你们没有让我失望啊!”

谈及此役捕鱼儿海的辉煌战绩时,他的话语更铿锵,“此番大战,你们奋勇杀敌,出生入死,方成就今日辉煌胜果!这是对我大明威仪最好的彰显,是我大明男儿无畏精神的最佳诠释!临行之前我曾嘱托过你们:普天之下若有对我不服的,用你们手中的兵器告知他什么叫做皇威浩荡,哪怕遥远也必将惩戒!今天你们不负所托,圆满完成了这个任务,令我无比欣慰。

所以特意赶来慰问三军,并嘉奖大家功绩!”

一番言语落下,现场将士无不激动万分,感受到荣耀加身。

在众多将领引领下拔出战刀,齐齐举起朝着高空呐喊:“誓死效忠陛下,保卫大明!必胜!必胜!”

嘹亮的呼喊冲上云霄,震撼乾坤。

目睹这一切,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并侧头示意身边的太监,“宣读圣旨吧!”“是,遵命陛下!”

刘和立刻从人群中走出至前。

展开圣旨,以尖细嗓音宣告:“蓝玉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征虏大将军、永昌侯蓝玉此次北伐大功告成,为国泰民安奠定坚实基础。

即日起晋升为凉国公,另赐府邸一座以及金银财物若干...”

就此赏赐确定,诏命下达!

蓝玉听到后,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历经一战而建奇功,得以晋封国公之位,这可是大明武将所能达到的巅峰荣耀啊!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

要知道,大明开国之初,国公之衔仅仅授予了六人。

如徐达、李善长等人……

并且但凡享有国公头衔者,身后大多会被追封为王爵!后续也只有汤和与傅友德曾获此殊荣。

在蓝玉眼中,这二人之中,汤和不过虚有其表,凭借的是跟随先帝打天下的资格。

至于傅友德虽确实身怀本领,且战绩赫赫,可终究已是暮年。

未来的日子里,大明首屈一指的将领必然是自己!

想到此处,蓝玉眉宇间难掩骄傲,高声呼道:“臣凉国公蓝玉叩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默默注视着眼前的蓝玉,略带深意地点了点头。

本以为此次会授予蓝玉“梁国公”之名号,却临时改成了“凉国公”。

只因蓝玉一贯狂傲自居,举止颇为傲慢。

他不但自恃过甚而对北元皇妃起了不该有的觊觎之心。

更是在归途中遇到守关将士阻拦时,竟敢率部强行闯关。

这些都让老朱心生不满。

但念及太子朱标的缘故,也就没有过多苛责。

仅仅改动封号意在给予敲打,希望他有所收敛。

然而看蓝玉现在的表现,显然完全未领会这份苦心。

此刻,朱元璋心中暗暗叹息。

稍作停顿,他侧首低声向朱政说道:“这人如同一把锋利却难以掌控的快刀。

有着姐夫常遇春的勇猛刚健,风采非凡。

但为人一向少有收敛、自负傲慢!因此你须铭记,像这样的快刀。

虽能带来便利,但却极易反噬自身。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实非易事啊!”朱政听后表示明白地说道:

“孙儿知晓了。”

与此同时,他对眼前这位在后世亦颇具名气的大明将领不禁多了几分兴趣。

此人的确骁勇善战,军事才能出类拔萃。

行事风格豪迈直爽又重情义,在军中深得威望。

还继承了其姐夫常遇春的军队人脉根基。

由此迅速成长为淮西集团中的骨干将领。

不过蓝玉处事往往过于张扬跋扈。

尤其在晋升为国公之后,更是忘乎所以,惹下了诸多麻烦。

然而在他个人观念里,也许并未将这些视为问题。

毕竟作为太子朱标的忠实拥趸,并屡建大功的他而言,些许傲慢有何不可?

莫非要学那俗谚所说,“夜晚穿锦衣行走”不成?那样活着岂还有何趣味?

难道老朱会仅仅因为这些问题就处置他吗?然而,蓝玉不曾意识到的是。

只要有朱标一日健在,朱元璋愿意宽纵他的忠心赤诚。

只是令人未曾预见的是,朱标竟意外英年早逝,转而选择了朱允炆接班。

如此情况,对于这一众辅佐朱允炆的人马,朱元璋自不会再手下留情。

随即掀起了一场大规模肃清,血迹斑斑,腥风血雨。

不仅是向来行为不堪检点的蓝玉遭到了严惩,

就连冯胜这样一向循规蹈矩之人,也终逃不出被赐死的命运!整整清洗两年之久,知名将领几乎全被牵连致死。

念及于此,朱政不由感慨良多,轻摇头。

就在这一瞬间。

朱政似感觉到了什么异样,抬头望过去。

正好看到蓝玉正眯缝着眼睛紧紧盯着他。

待注意到他回视时,还特意瞪大了炯炯有神的双眼,让他满心疑惑不解。

接着,

蓝玉受封后不久,接下来的一幕更为庄重。

参加捕鱼儿海之战并建功的将领们,依次跪拜于朱元璋面前,静候旨意以领受奖赏。

而朱元璋则牵着朱政的手,在其耳边逐一介绍这些功臣的性格和特点——从双刀王弼到俞通渊,还有崭露头角的年轻将领瞿能、平安等人。

经由朱元璋一番细说,朱政对他们有了初步了解,并知晓了各自所属派系,心中渐渐清晰。

随着对诸将的褒奖告一段落,下一步便是犒赏随军出征的普通士兵。

原本按常规应先犒赏士兵,可朱元璋特意把这环节挪到最后。

当刘和宣布具体赏赐标准后,三军欢呼雀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场阅兵仪式看似临近尾声,不料朱元璋忽然上前几步,紧握住朱政的手,在众人目光注视下徐徐开口:“此番前来,除犒赏三军外,朕另有新政要宣示。”

一语既出,将士皆惊,纷纷竖起耳朵听闻详情。

朱元璋继而明确道:“新政便是:自今以后,凡我大明军人,一旦受伤致残或年老退伍者,将转入民职体系——譬如缉捕治安司等职位为国效力,甚者凭借功绩还可晋升官职!”

他用简单易懂的话语阐释新制,并重点讲述此制度对士卒的好处。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那些远来武将中,除在京者早知情,余者无不愕然。

至于普通士兵更是满眼惊讶,仿佛听见天大的喜讯一般!

倘若没听错的话,皇帝竟是表示:若日后因伤残失去作战能力或年纪老迈不能适应军队生活时,不但不会被简单弃置不顾,还能转业去地方做一份安稳营生,甚至有立功机会升迁?

难道不是在开玩笑么?但转念一想,皇帝又怎会欺骗他们呢,尤其这般当众宣告之事岂容虚假。

如此一思索,全场战士无不泪盈眼眶。

大家深知此乃陛下为他们谋定的后路,再也不必忧虑受伤或是衰老后无以为生、难以赡养家小。

更妙的是,继续拿俸禄为公家效力,并有升迁可能。

这活儿真是体面无比!何尝不是天降之福!

于是全军振奋异常,莫不动容跪地高呼:“臣等感念陛下深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整个校场上充满激昂的谢恩之声。

声音震彻云霄,仿佛使尽了全身的力气,足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就在这时,只见老朱含笑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你们不用谢我,这件事可不是我的功劳!\"话音刚落,在场所有人俱是一怔。

然而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却见老朱慢慢牵起朱政的手,高高举起,朗声说道:\"这是我的孙子,朱政!这项政策正是他提出的,为的是担忧咱们大明将士的生活。

他忧心退伍士兵生活艰难,缺乏保障。

\"

因此,要感恩的话,就应该感谢我的这个孙子!”随着这句话传来,校场上数万将士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朱政,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他们或许不知道朱政是谁,也不晓得他是朱元璋哪位孙子,但这丝毫不能阻碍他们对朱政发自内心的崇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