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17章 老狐狸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117章 老狐狸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0 18:27:39 来源:小说旗

老朱欣慰地拍着朱政的肩,笑着夸赞道:“好极了!你的用兵之道真是炉火纯青,深谙兵不厌诈的道理,就连我也被瞒住了,更别提蓝玉了。他败得不冤,哈哈!”说着,他兴致勃勃地想向蓝玉炫耀一番,却不见其踪影,疑惑地问:“蓝玉呢?人呢?”曹震闻言脸色微变,战战兢兢地回答说蓝玉已经先行离去了。朱元璋听后冷哼一声,明白了蓝玉是羞于面对众人,竟未打招呼便匆匆离去,显然是对皇帝不敬。想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在场众人得知蓝玉不辞而别,顿时议论纷纷,他们知道蓝玉这是自乱阵脚。但这也让他们对蓝玉更加不屑,特别是文官们,本来就看不起武将,而蓝玉向来傲慢无礼,常常与文官起冲突,今日这般狼狈,无疑是自食其果。尤其是这次败给朱政,对蓝玉的声誉打击极大,文官们自然幸灾乐祸。

战败的蓝玉遭人弹劾,文官们群起攻之,武将们则激烈反击,场面一片混乱。李善长对此摇头叹息,想到蓝玉的失败会对淮西派系造成冲击,果不其然,有人开始借机挑衅。

虽然淮西派系不仅有武将还有文官,但经历多次大案之后,文官几乎被清空,仅存寥寥几人。此时几位文官出面反驳攻击蓝玉的人,局势更加混乱。朱元璋听到喧哗,勃然大怒,喝令所有人噤声。

随后,朱元璋并未深究蓝玉之事,而是宣布提拔朱政为骠骑大将军,并授予其统领京营诸营的权力,同时负责退役军人安置与新机构的人才选拔。此决定让在场众人震惊不已,骠骑大将军的地位极为显赫,而朱政年纪轻轻便获此重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在某种意义上,掌控京营这支数万精锐的力量,便意味着能在京城里掀起风浪。这是属于帝王独有的军事权威,连太子朱标都没有这样的权力。即便他有所渴望,朱元璋也不会拒绝,但在表面上,这种特权并不存在,朱标也明白不该逾越规矩。

然而,像冯胜、蓝玉这样威名赫赫的大将,也只有在外领兵征战时才拥有暂时的指挥权。如今,这份权力竟然被授予了朱政!尽管皇帝话中之意不过是临时安排,但这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令人难以置信。朱政不仅得到了这样的重权,还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这一职位源自西汉,是当年汉武帝为冠军侯霍去病特别设立的。这种历史上的类比,让满朝文武及宗室勋贵无不震惊,纷纷揣测其中的深意。

尽管如此,无人敢贸然反对。文官们深知触及军权的危险性,而那些手握实权的武将们,如耿炳文等人,选择了沉默以自保。冯胜虽想有所表示,但见太子无动于衷,也就作罢。淮西系将领傅友德、王弼等人虽有疑虑,却还未开口,就被一直保持低调的李善长抢先发言。

李善长提醒道:“陛下,朱政指挥使的确才华横溢,但在武略方面尤为突出。只是他年纪尚轻,缺乏资历与经验,且无战功可证,此举是否稍显仓促?”朱元璋听后眯起眼睛,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李善长。他知道,这位已退居二线的老臣为何突然出面干预——这是对他的试探。然而,朱元璋的心思岂是轻易能揣摩的?他冷笑着回应道:“年少有何妨?正是需要历练之时。至于战功,何愁不成?”

待日后若有战事,就让那小子披甲上阵。

若他力不能胜,届时撤职亦无妨!

况且,这统领各营兵马的大权,也只是暂且授予罢了。

不过是为了更方便处理退伍军人安置问题,韩公实在多虑了!”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李善长听罢,心中陡生沉重。

抬眼看向朱元璋,眸光微闪。

片刻后,终究低头沉默,再不敢多言。

而见李善长发话,傅友德、王弼等淮西将领也鼓起勇气,想替他说几句好话。

可还未开口。

便察觉到朱元璋投来的凌厉目光,那气势宛如决堤洪流,冷冽道:

“有何话说?嗯?”

音如龙啸,威严迫人!

刹那间,

一股唯我独尊、威震四海的凛然之势,似泰山压顶般笼罩在淮西诸将身上。

他们被吓得一愣,对上朱元璋那冰冷的眼神,不禁心头发颤,面色惨白。

若换作蓝玉在此,今日又未败于朱政手中,以他平日的地位与性格,或许还敢出言反驳。

但他们远远不及,怎敢违逆?

唯有诺诺应是,缩颈哆嗦。

“圣上英明,臣等遵旨!”

“圣上英明,臣等遵旨!”

见此情形,

朱元璋这才缓和脸色,不再追究。

若非时机未到,他真想当场册封朱政为储君。

区区骠骑大将军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朱元璋冷哼一声。

随后,也不理会旁人,径自牵起朱政的手,说道:

“走吧,乖孙子,回宫去!”

“是!”

朱政应答一声,嘴角扬起笑意。

今日对他而言,收获颇丰。

不仅完成了借蓝玉之手登顶的目标,还在军中树立了权威,赢得了盛名。

而且还有这份意外之喜——被赐封骠骑大将军。

虽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极好的事情。

这表明,在朱元璋心中,自己已是能担大任之人。

他的成就之路愈发接近终点。

剩下的唯一目标,就是建功立业,成就不世伟业。

也许那一天并不遥远。

只要等到郑和归航,他就能立即启动早已筹划好的计划。

不久之后,

朱元璋带领文武群臣、功勋贵族回到京城。

众人各自散去,有的回府办公,有的像李善长一样直接回家。

但朱元璋并未立刻带朱政返回皇宫。

朱元璋凝视着李善长远去的身影,眉宇间透出几分深沉,似在思索什么。许久,他冷哼一声,轻声对朱政说道:

“此人表面谦恭内心却凶狠狡诈,心思极深!

这是一只难缠的老狐狸。”

接着,他又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孩子,你要记住。

喂养门客犹如喂养猎鹰,它吃饱了便会飞走,饿急了就会反咬主人。

必须时时提防,把握分寸。

可用则用,能留则留,但一旦察觉威胁,就必须果断处理。

下手一定要狠,绝不能心慈手软。

正如我以前跟你说的,该杀之人,哪怕无罪也可杀;该活之人,即便有罪也应放。

明白了吗?”

“爷爷放心,孙儿记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