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34章 土豆量产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134章 土豆量产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5 20:16:15 来源:小说旗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转眼又过了一个多月。在老朱悉心培育与热切期盼下,种下的土豆终于迎来了收获。

宫殿内,老朱激动地立于田畔,脸颊泛红,目光紧锁前方的农田。“元儿,你说这土豆真能有如此高产?”他声音微颤,既充满期待,又隐隐担忧。

确实,朱元璋也会畏惧。他觉得没有比这有望亩产三十石的土豆更重要的事情了。朱政则镇定自若,自信地笑道:“祖父无需多虑,查看收成就知道了。”

“嗯,有道理。”老朱点头,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说道:“好,咱们这就看看这土豆的收成如何!”话毕,他毫不犹豫地脱鞋下田。

然而,他并未立即动手,而是满怀期待地看着紧跟而来的朱政。显然,他对如何采摘土豆尚不清楚。

朱政笑了笑,随即示范起来。他卷起袖子,观察片刻后选了一处地方,蹲下用手挖土。刹那间,在老朱紧张注视下,朱政挖出了四颗土豆,三个大,一个小。

大的约有头般大小,估摸每个重一斤以上;小的也有拳头大小。这般简单?

老朱不禁张口,旋即回神,兴奋不已。尽管不知具体产量,但三个月成熟期已足够惊人,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并非不可能。

这证明了朱政的话。此刻,老朱按捺不住,立刻模仿起来。他蹲在田间,小心翼翼地挖掘,生怕损伤这珍贵作物。每挖到一根藤蔓,看到结出的土豆,他都咧嘴笑得开心。

朱政在一旁看着祖父如孩童般的举动,不禁摇头失笑。

五十岁

然而,他也担心对方太过劳累。

毕竟,这块田虽然只有一亩左右。

就他们父子二人挖的话,也需要一些时间。

而且,这活计根本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于是,朱政摆摆手,示意田边的刘和等太监过来。

刘和看到后,立刻带着身边的几个侍从太监下田帮忙!

只是刘和尚好,长期在朱公公身边伺候。

久居高位,虽未亲历龙威,却已有了胆量,毫无不适。

但其他几个太监,不知道是不是太过紧张。

虽然刚才看得很清楚,朱公公的操作很简单……

可轮到自己动手时,却不小心用力过猛,

把正在挖的一条土豆藤扯断了。

瞬时!

朱公公正好看过来,看到这一幕,眼睛瞬间红了。

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直冲脑门。

下一刻,朱公公正飞快地迈步冲过去。

一脚将那倒霉的太监踹倒在地上,大声吼道:

“废物!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留你何用?

刘和,把他给我拖下去斩了!”

那太监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不停地在田里跪拜磕头求饶。

“皇...皇爷饶命,奴才知错了!”

“还不把他拖下去?”

朱公公一旦起了杀心,谁又能拦得住!

刘和赶紧反应过来,应了一声,就让人准备将那太监带走。

朱政见状,不由自主地摇摇头,随后走近几步,将那被扯断的土豆藤挖出来。

指着上面的几个土豆,对朱公公说:

“爷爷您瞧,这土豆外表没受损。

只是藤蔓断了而已,没关系的!

今天是丰收的好日子,别生气了。

放他一马吧!”

朱公公像宝贝一样接过土豆,仔细检查了一遍。

见确实没坏,这才松了口气。

接着,又看了眼求情的朱政,怒气渐渐消了,点点头说道:

“罢了,既然乖孙求情了,就饶了那个蠢货一命!”

听闻此言。

刘和这才下令放开那太监。

同时心中暗叹,恐怕继皇后之后,

这世上能在这时候劝住朱公公的,也只有这位小主子了。

连太子爷都做不到!

“奴才谢皇爷不杀之恩,谢小殿下救命之恩!”

那捡回一条命的太监感激涕零,连连磕头。

朱政不在意,让他退下。

然后,和朱公公一起继续认真地挖土豆。

刘和等几个太监也小心翼翼地在一旁帮忙。这样过了很久。

终于,这一亩地的土豆挖完了!!

朱公公毕竟年纪不小了。

虽然身体不错,但一番劳作下来。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尘土覆盖了他的面容,哪里还找得到半分帝王的样子?然而此刻,他全然未察觉。目光呆滞地盯着田间堆成小山般的土豆,全身因激动而轻微发颤。如此多的土豆!大多如拳头般大小,他之前挖出时已有估量,几乎每个都有约一斤重!以此推算,这些土豆的总产量实在令人震撼!

朱元璋猛然回神,兴奋地连声催促:“快!赶紧清点,看看究竟有多少!”话音刚落,刘和便带着人开始称重,并高声报数:“一石!”“十石!”“二十石!”“三十五石!”每听到一个数字,他的呼吸都会急促几分。待刘和最终喊出四十石时,朱元璋的脸色涨得通红,浑身止不住地颤抖。

四十石!不是三十石,而是整整超过十石的四十石啊!事实摆在眼前,不容置疑。朱文忠的话果然无误,这种土豆的产量堪称奇迹。这是上天恩赐的吉兆,是神赐的粮食!有了它,大明还有何忧虑?百姓又怎会再受饥饿之苦?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情绪,缓缓走向那堆土豆,颤抖着伸出手捧起一个,举向天空:“爹、娘、大哥……你们在天上看见了吗?这是土豆,亩产能达四十石,还能一年两熟!我们终于有吃的了,不用再挨饿了!你们也不必为了省粮而饿死了!”说罢,一向刚毅的洪武帝竟当众老泪纵横。

这一切让他想起至正三年的往事,那年灾荒肆虐,短短半月内,父亲、母亲以及兄长相继离世,皆因饥饿而亡。那时华夏大地满目疮痍,饿殍遍野,甚至人吃人的惨剧层出不穷。若那时就有土豆……

虽然没有土豆,才造就了今日的他,但朱元璋宁愿不曾登上皇位!站在一旁的朱梓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对老父如此失态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这位从最底层崛起的帝王,是华夏几千年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即便那位开创汉朝四百年的刘邦,也出身于亭长,而非平民百姓。

这也是为何能够说,除了后来者之外,取得正统地位的王朝中,明朝算是极为难得的!而当年老朱尚未登基时,身处困苦之中,那种艰难的境况,实非他人所能体会。即便与普通百姓相比,他的遭遇也更为悲惨。

所以,其他帝王即使声称体恤民众的不易,内心深处往往还是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唯独老朱,对底层百姓的同情,是发自肺腑的共鸣!

因此,当他看到土豆惊人的产量时,才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反应,这种情感完全抑制不住。

这便是那些片面认为老朱残暴、苛待臣下之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许久之后,老朱才回过神来,擦去眼角的泪水。他望了望逐渐聚集的乌云和阴沉的天空,随即急切地吩咐道:

“看来马上就要下雨了!快,把这些土豆收起来!一定要保存完好,一个都不能坏!再派一队禁卫军过来,好好守护。要是出了差错,我定斩不饶!”

“是,陛下圣明!”刘和立刻应答。

随即,一群太监小心翼翼地将土豆搬起,送往内库。他们动作轻柔,十分谨慎。从老朱的态度上,谁都能看出他对这土豆的珍视。加上刚才他们亲眼见证了它的神奇之处,更加小心在意。

而老朱在一旁一直紧张地看着。直到最后一颗土豆被安全运送完毕,他才长舒一口气,放下心来。然而,他此刻仍难掩激动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