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41章 能否接受结果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第141章 能否接受结果

作者:盛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18:57:28 来源:小说旗

别说皇家父子之情前所未闻,

就是寻常百姓家也难以企及。

然而现在看来,与朱政根本无法比较。

朱标默默摇头。

随即回过神来,认真地问:

“父皇,刚才麟儿谈及土豆之事,是真的吗?”

七十有九

竟真能产四十石之多?”

朱老汉听后,咧嘴而笑,颔首称是:

“正是,数月前亲手播下种子。

今已收获结束,确实如此!

且一年可种两次,实在神奇!”

朱标至此方释重负,满心欢喜:

“太好了,这是上天庇佑大明!

如此百姓日子便有盼头了!

未曾料倭国竟有此等宝物,这般看来,非战不可!”

“不错!”

朱老汉点头,“这次我们定要好好教训倭国。

明早早朝,即宣告此旨意。

届时就要准备攻打倭国。

务必将那里如土豆般的神粮尽数取来。

还有石见银山,绝不可留!

这样一来,我大明国力定会突飞猛进!

到底会强大到何种地步,连我自己都有些难以想象!

说来惭愧,全靠犬子之力。

若非他常与洋人交流,还派遣郑和出海,

我们大明还不知何时才能得知这土豆的存在!

这小子自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难怪他会主动请缨讨伐倭国!”

朱标闻言,忽有所思,忧虑地道:

“以小儿平日操练所展之能,此次出征倭国应无大碍。

只是孩儿担心,到时朝中大臣或有异议。

特别是淮西武将们,定不甘服。

恐怕会强烈反对,甚至生出事端!”

闻此言,朱老汉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冷笑不止:

“异议?谁敢?

我心意已定,何时轮到他人置喙?

既然是犬子决心前往,我也允诺了,岂容他人违抗!

谁敢反对,我便杀谁!

为了我的儿子,哪怕杀上千百人,我也在所不惜!”

说到这里,朱老汉猛然转向朱标,语气严峻地警告道:

“这件事,你莫要告知李善长、蓝玉、傅友德等人。

我自有打算,你懂吧?”

朱老汉既然已答应朱政领军出征倭国,

立刻想到更多。

尤其是为了扶持朱政,早已开始削弱

“孩儿斗胆请教父王,缘何对这些淮西的武将以及老臣,始终存有削弱之意?”

听罢此言,朱元璋不禁愣住,脸色略显尴尬,旋即忙安慰道:“你不必多虑,这也是为了帮你。他们权力太大,恐有尾大不掉的风险,将来定会成为你的牵绊。我替你整顿一番,对你掌控大局更有利。”

“得了吧,这话说得真让人难以置信。”

朱标听后,不由自主地翻了个白眼,心中暗自嗤笑。

他对朱元璋的话半点都不信!

这么多年过去了,若真担心他驾驭不了,又怎么会留到现在?

再说,以他的能力与威望,多年辅佐朝政,绝无这种顾虑。

在朱标看来,朱元璋此举明显是在为朱允炆铺路。

既然话已至此,朱标索性不再试探,直接说道:

“父王不必拿话吓我,孩儿又不是糊涂人。难道看不出来,父王此举全因麟儿?先前派麟儿主持军人转业之事,又同乘龙辇巡视军营,还特设演武大会,赐予骠骑大将军之职,统领兵马。这些安排,纵使愚钝如我,也看得明白!”

说到这里,朱标目光骤然一沉。

严肃地看着脸色微变的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说:

“自麟儿入宫以来,父王对他百般宠爱,这份厚爱,连孩儿都有所不及,更别提其他皇室子弟。怎么可能是随便抱养的弃婴?此前,孩儿已有猜测,只是父王未曾明说,我也不好贸然询问。可如今,父王一面打压淮西功臣武将,一面又让麟儿掌管兵权。孩儿实在困惑且忧虑,恐怕会引起动荡,损害大明根基!故此,才冒昧向父王求证:麟儿是否真是父王血脉?父王是否有意让麟儿继承大统?若有此事,父王不妨直言。我们父子之间还有什么不能坦诚相告的?孩儿对父王的所有决定都将服从。况且,孩儿近年越发觉得精力衰退,难以担纲重任。而以麟儿的天赋,在父王教导下,确实胜过孩儿许多。孩儿十分钦佩,也安心托付。因此,愿意让出太子之位,并无丝毫怨言,恳请父王告知真相!”

朱标一股脑把心中的疑虑全部倾诉出来,毫无隐瞒。

接着,他目光坚毅地注视着朱元璋,静候回复。

而此时,朱元璋的脸色已然剧变!

糟糕,朱允炆的婚事!

朱元璋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懵了。

朱标的这一问,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老朱此刻心中忐忑,手足无措间甚至泛起一丝慌乱。老朱的神情变幻莫测,目光也显露出挣扎之色。他内心正在激烈斗争,不知是否该立即向朱标透露朱政的真实身份。

如果此事全盘托出,朱标能否接受?老朱对此并无把握。他曾试探过朱标,当时对方的反应令他记忆犹新——朱标表现得十分迷茫纠结,甚至坦言自己可能无法坦然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儿子。

但这并非唯一顾虑。无论如何,老朱终归是要告知朱标的。他真正的目的,远不止让朱标接纳朱政作为儿子那么简单。他希望确保朱政能稳固成为皇太孙,为大明奠定未来根基。

老朱深知,朱标性格仁厚,缺乏果决之心。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他亲自抚养长大,感情深厚;而朱政则是多年失散的私生子。两者相较,朱标究竟会如何抉择,实在难以预料。

基于此,老朱始终积极为朱政铺路,安排他接管军中事务,掌控重要将领,甚至不惜舆论压力授予他骠骑大将军之职,统率军队。这些布局旨在树立朱政在军界乃至全国的威望,建立坚实的政治基础。

一旦这一切成形,即便朱标有所异议,也无力回天。这次同意朱政出征倭寇,也是出于类似考量。若能取得这般赫赫战功,朱政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