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9章 重重斥责朱标那个逆子!

刘和一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老朱说的就是朱标。

当下答道:

“皇爷,太子殿下这些日子身体不适,一直在东宫静养。”

“嗯?怎么病了?怎么回事?严不严重?”

朱元璋脸色骤变,急切地问道。

刘和解释道:

“前些时日,皇后娘娘入陵之际,

太子殿下过于悲恸,甚至吐了血。

之后强撑着身子处理政务,损耗不少元气。

但太医说了,好好调养一段时间,注意休息,应该不会有大碍,这几天也好转了不少。”

朱元璋这才略微放心,但依然冷冷说道:

“算他运气好。这事儿记下,日后要好好清算!”

虽然这么说,可朱元璋心里仍怒气未消。想了想后,拿起御笔写下了一道圣旨交给刘和:

“你去一趟,按照旨意狠狠教训他一顿!”

“是!”

刘和接过圣旨,哭笑不得地离开了……

东宫

当刘和赶到东宫时,朱标正带着病体处理政务。

听到是老朱来的圣旨,

朱标愣了片刻,急忙起身恭敬行礼。

刘和也不多言,径直走到朱标面前,大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朱标,你这个混账东西。

我还一直以为你是个人才呢,没料到你也干这种荒唐事,简直让我蒙羞至极。

你要是一头撞死在这宫廷里还好些。我现在年岁不小了,却被你气得要命。

这次算了,以后要是再这样,非打断你的腿不可!

近期若无重要事宜不要来找我,见你就生气!给我在东宫好好的闭门思过。钦此!”

宣读完毕,刘和一脸轻松地扶起朱标:

“太子殿下,圣旨已读完,请您起身吧。地上寒凉,可别又伤了身子……”

此时的朱标满脸茫然,完全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父皇突然发那么大火?

朱标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问刘和:

“刘公公,这是为何?最近我是做错了什么大事惹得父皇如此大怒?”

刘和一脸无辜地摇摇头:

“殿下,老奴也不知晓。陛下只让老奴传达这份圣旨,并未解释更多。”

说完不等朱标回话,他又笑着说:

“若是没什么事,那老奴就告辞了……”

“嗯,刘公公安好,辛苦了。”

朱标点头送走了刘和,独自一人陷入沉思。

他想不通父皇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

因母亲去世,自己确实过度悲痛导致身体虚弱,

但这期间他仍然努力处理朝廷事务。

要说不满的事情,大概只是对于锦衣卫毛骧大肆搜捕有所警告,

难道是因为这个缘故?

但他与父亲之间的政见不合并非罕见,

老朱从没用这种方式责备过他。

听语气倒更像是为儿子做错私人之事而震怒。

难不成是因为某些私人事情?

朱标越想越糊涂,只能暂时将这疑问搁在一旁。

说到私事,他自觉一直保持着清白,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发生。

可难道是指……?

朱标忽然回忆起前段时间自己喝醉了酒。

迷迷糊糊中宠幸了一个宫女的事情。

随后,那个宫女被吕氏赶出了皇宫。

为此他还训斥过吕氏,并且出于愧疚派了人去找那名宫女。

但是后来因为马皇后的突然驾崩,他无暇顾及此事,也就渐渐搁置了。

吕氏一向贤良淑德,他非常满意。

为了不因为这点小事伤害她的面子,影响夫妻感情,便不再提这事了。

这该不会是因为这件事引发的问题吧?

但这似乎太过荒谬,这么小的事老朱为何会反应如此激烈?

无论怎么思考,他都不得其解。

到头来,朱标决定不再纠结。

算了,老头子发神经胡搅蛮缠就随他去吧,我可没空陪他玩猜谜游戏。

如果换做其他朝代的**家。

太子通常如履薄冰,生怕触动**的猜疑心而被废黜。

若无故受训,轻者惊恐万分。

重者可能会被吓死。

但朱标却丝毫没有这种担忧。

他与老朱之间的父子之情,并非其他**家族可以比拟。

太子之位在他看来是稳妥无疑的,甚至还带着些许自信和无所畏惧!

想到这里,朱标摇了摇头,不再多想,而是拖着病体返回书桌前,继续处理政事。

时间悄然流逝,一年飞快过去。

皇宫中依旧风平浪静,唯一的变化是坤宁宫里新添了个深得朱元璋喜爱的孩子。

朱政如今已经一岁有余,成长迅速。

他通过系统签到获得了一项天赋【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使他在学习、记忆以及大脑的信息储存能力上都异常出色,

轻松就能累积大量的知识,让他人望尘莫及。

简单说,这是一个提升智力与精神能力的天赋能。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尽管朱政努力表现出与其他孩子一样天真,但也难掩早熟的聪明才智。

不论是翻转、爬行还是走路,他总是比同龄孩子更早一步。

更不用说学东西极快,在一岁就能和人进行初步交流。

当然这些表现都在合理范围内。

别人只是赞叹这孩子早慧聪敏。

这正是朱政精心设计的策略。

他需要不断在朱元璋的心中树立聪明机灵的形象,毕竟孩子般的伪装无法长久维持。

未来要想保持朱元璋对他的重视、关注和支持,

并最终取得更高的成就,

那么这一步尤为重要。

他已经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甚至称为干孙子……

这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多遐想:

也许能够像大明朝的霍去病一般建功立业……

谨身殿内,朱元璋正在认真处理政务。

房间里鸦雀无声。

唯有刘和尚像个影子般悄无声息地站在角落。

忽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声音打破沉寂,

朱元璋抬头望向不远处朱红柱子边,

发现一个小身影正鬼头鬼脑地看着这边。

察觉被发现后,

那张小脸一闪而逝,

接着再次冒出查看状况。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眉头立即舒展,

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挥手叫小人儿过来:

“你这小调皮蛋既然被我发现就别再藏了,

快来让朕看看。”

于是那个可爱的小人正是朱政,

嘻嘻笑着跑近,

被朱元璋一把抱起,放到膝上,

慈祥地说:

“来看看我们家的小宝贝有什么新的表现!”

“嘿呀,看这体格,咱家小宝贝又壮实了不少,像个虎仔似的,好得很!”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拍了拍朱政的脑袋。

朱元璋问道:“来,告诉爷爷,刚才你又去哪里玩耍去了?”

朱政机灵地回答道:“刚刚去了八宝库那里,不过没进去。听说那地方管得严,不让随便进出,所以我便赶紧回来了。”

这话说出来只是无意中的提及,但朱元璋听后眉头一皱,哼了一声,语气转沉:“咱家乖孙想去哪里都成,谁敢阻拦?”

说罢,他转向旁边的刘和,命令道:“传旨意,从今往后,我这乖孙想去哪儿都自由,任何人不得阻拦!再查一下今天拦着咱孙子的人,重重地打一顿板子!”

“是!”

刘和听到这话心里暗暗惊讶。宫廷的规矩一向严格,连皇子皇孙都不能随意进入某些重地,尤其是内帑之类的区域,非有老朱或太子亲令不可通行。现在老朱竟特旨为朱政放行,如此待遇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显然,朱政在老朱心中的地位之高,不容置疑。守门之人无辜受罚也就在所难免,轻则受伤重则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