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 > 第66章 不忙着打仗,还有心思种地?

这霸道的香味儿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将士们都要忍不住了。

温良恭还站在原地纠结。

就算先帝晚年失德,但他也是先帝钦点的状元郎。

他一个寒门学子,能在三十出头的年纪就爬到一州刺史的位置,除了他自己做出的政绩,自然也是承蒙先帝的看重。

当初二皇子要收买他,温良恭都没答应,现在怎么能为了一口吃的,就轻易投降了起义军……

虽说起义军是洛丞相的起义军。

虽说起义军里有吃不完的粮食。

虽说起义军打着冠军侯裴骁的旗号……

可是温良恭还是觉得应该师出有名,比如,推翻四皇子,拥立三皇子?

城门下的百姓从早点摊子又聚集到烤肠摊子,都来争相品尝这新奇的玩意儿。

燕娘和洛雪瑶配合得极为默契,保证每一个来排队的百姓都能吃上热乎乎的烤品。

城门楼子上,终于传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有个年纪小的士兵,馋哭了。

馋哭的小兵虽然在流泪,但站立的军姿依然不变。

可怜的孩子一边呜呜哭一边小声哀求:“大人,咱们就打开城门吧!您看下面这些起义军,除了老人就是女人,就那么两个壮汉,现在还在劈柴煮粥,咱们怕什么呀!”

一个老兵也跟着哽咽起来:“咱们冀州还算是富裕的地方,百姓们都过得这么苦。别的地方说不定早就饿殍遍地了!

大人,不是起义军要造反,这是官逼民反啊!现在人家来给咱们送吃的,大人您向来体恤百姓。为了百姓,您就打开城门吧!”

温良恭看着城门楼下吃得满嘴流油的街坊百姓们,耳边听着将士们咕噜咕噜的肠鸣,再摸摸自己干瘪的肚子……

“罢了,开城门!”

将士们激动山呼:“大人英明!”

城门楼子上的将士呼啦啦跑下楼,一边跑还一边喊着:“大饼,我来啦!”

“兄弟们,能吃饱饭啦!”

“快走呀!跑慢了只能吃下一锅啦!”

温良恭的心里有几分酸楚,又有几分自责。

他一个刺史,居然把百姓们饿成这样,实在是有愧于民。

师爷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温良恭不动,师爷也只能陪在他身边,生怕这位爷一个想不开,趁着身边没人,就从城门楼子上跳下去。

燕娘微微仰起头来,如水般的眼眸流转间,笑意盈盈地望向温良恭,娇声喊道:“大人,下来吃烤肠啊~”

正在迈步下楼的温良恭,猝不及防地与燕娘那明亮如星辰、热情似火焰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一时间,他竟有些失神,只觉得眼前女子的笑容仿佛拥有某种魔力,能够瞬间将他的魂魄勾住。

温良恭满眼都是燕娘的笑容,一时没留神,一只脚忽然踏空,整个身体猛地向前倾,眼看就要跟地面来个亲密接触。

“哎呀老爷你可站稳咯!摔了可就抢不到烤肠了!”师爷眼疾手快地扶住温良恭。

楼下的燕娘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抬手掩住樱唇,又是粲然一笑。

温良恭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一低头又跟燕娘的笑容对上,两腿又是一软。

“老爷,您这是饿得头晕了,赶紧坐下缓缓。”

师爷扶着温良恭在台阶上坐下。

温良恭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定了定神,抬头仰望45度角,双目含情地喃喃道:“阿睦,刚刚……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师爷吓了一跳,赶忙给温良恭检查伤势,一双手在他身上乱摸:“是嘎巴一声腿骨折了吗?哎呀老爷,你这就是饿得呀!骨头都脆了,平地还能摔跟头……”

“什么呀!”温良恭白了一眼何睦:“真是不解风情。”

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方才温柔多情的样子,傻笑着望天:“我是说,你有没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师爷看了一圈空荡荡的城门楼子,又把目光投向城门楼下被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烤肠摊子,迟疑片刻之后,小心翼翼地问:“是……他们吧唧嘴嚼烤肠的声音吗?”

“你可真能一句话破坏小清新!”温良恭不满地对师爷又翻了个白眼。

随即指着天边一朵泛着微微粉色,状如桃心的云朵,嘿嘿傻笑道:“我觉得,我听到了冰雪消融的声音,阿睦,我觉得,爷的春天要来了!”

师爷哭丧着脸劝道:“老爷啊,您这是饿糊涂了啊!眼瞧着五月都要过完了,这都入夏了,咋还能过回春天呢?

老爷您听我话,咱也别端着了,这就下楼,赶紧吃俩夹馍喝两碗粥,肚子填饱了,您就没这么多胡思乱想了!”

旖旎的气氛再次被师爷戳破,温良恭气急败坏地一甩袖子:“哼!你这家伙还真是不解风情,好好的氛围都被你给破坏掉了!真是活该你单身!”

言毕,站起身来,一甩袖子,把师爷一个人扔在城门楼子上,他提着衣摆跑下楼,去找春天去了。

师爷站在原地呆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委屈地跺脚大吼:“温良恭!你不也是没媳妇嘛,凭啥笑话我啊!我不服,我要去告诉干妈!”

……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冀州。

有洛青玉拍着胸脯的担保,温良恭也算是相信了裴骁的身份。

起义军进城,百姓们夹道欢迎。

不为别的,就为了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吃饱饭。

洛青川牵头,给所有百姓重新登记造册,发放粮食和种子,如果家里有人愿意参军,还能凭军属证领到军属待遇。

裴骁接手了冀州的行政和军事管辖,先派出五百士兵去忠义镇把守。

洛雪瑶建议延伸城墙:“忠义镇的土壤肥沃,而且已经播种了玉米和土豆,这些地绝对不能丢弃!

从忠义镇到冀州的这一段路,虽然荒凉,土壤条件也不算特别好,但是可以种植红薯、毛豆,还能种板蓝根、甘草等药材。”

红薯是很多百姓的口粮,产量跟玉米差不多,都属于高产作物,既能当饭又能当菜。

温良恭有些疑惑:“现在起义军有十几支,你们不赶紧打去京城,还有心思研究种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