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你问我青铜门怎么开? > 第53章 帝临中坛,承灵威兮!

知道了为什么古人要设计这么复杂的门锁以后,张凌寒再次开口询问道:

“那秦先生,你有什么办法能够打开这个上了锁的门呢?”

秦泉十分自信地说道:“天演其道,十数存一。”

“意思是天道从来都不会做赶尽杀绝的事情,哪怕是绝境也会留有一线生机。”

“我们想要打开眼前的这两扇门,就需要认真观察这门上的图案,这些图案就是墓主人给我们留下的线索,打开门的方法就在这两幅图案里藏着。”

听秦泉这么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门上的图案。

普通石门颜色厚重浑黄,所以雕刻在上面的图案会比较清晰,比较容易看清楚到底是什么内容。

而眼前的门颜色幽蓝,更像是冰块,所以上面的图案看上去并没有那么清晰。

但就算是这样,为了能够尽快打开这两扇门,一群人还是站在门前仔细研究起来。

左边的门上图案,是一名头戴冕冠的男子,手持长剑劈砍一个人偶。

男人看上去面色憔悴,像是年纪很大一样。

而被劈砍开的木偶处有许多细丝涌出,就像是头发一样!

这些细丝中间还夹杂着指甲盖大小的甲壳虫,这些甲壳虫在空中聚集在一起,竟然形成了另一个男人的脸部轮廓!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这两个男人的身后都有异象。

身穿华贵至尊冕服的男人身后是一只三足金乌的幻象,而在虫脸男人的身后,则是一只蛤蟆的幻象。

两个幻象相持敌对,互不相让。

直播间的网友看见这一幕惊讶无比。

“我靠,这真的是古人雕刻出来的图案吗?这个画面有点太科幻了吧,古时候的人这么有想象力?”

“埋在这个墓穴里的人真的是正经王侯吗?怎么我看了这个图案以后觉得埋在这里面的很有可能是汉朝的某个小说家呢。”

“古人其实一直都很有想象力的,你们去翻看史书就知道了,哪怕是正儿八经的史书,也经常会穿插一些神话故事。比如什么玄鸟赐子,踏足怀孕之类的。”

“你们忘记汉高祖是斩白蛇起义的了?而且这些帝王出生的时候都是天有异象,所以壁画拥有一点神话元素我觉得很正常啊,毕竟古时候的人比我们现在迷信多了。”

“别说以前了,就算是现在也有很多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都已经实现载人登月了,你扪心自问,你难道真的发自内心觉得月球上就没有嫦娥了吗?”

上古神话的神秘主义,始终刻在每一名龙国人的骨子里。

毕竟龙国的文化就是这样诞生的,而龙国人的世界观也是这样塑造出来的。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伏羲创造阴阳八卦。

根据阴阳八卦又有了后世的风水、中医、占卜、道学。

关键是阴阳八卦所衍生出来的这些东西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切实可以拿来应用的!

这就是龙国文明和其他文明本质上的区别!

其他文明的那些所谓神秘文化,让你信这个,信那个,结果除了让你奉献自己,折磨自己,什么你都得不到。

但龙国文明不同。

你信风水,那是因为风水真的能够给你带来好处。

要不然为什么在北方好的宅子都是坐北朝南,为什么根据风水来挑选房子真的就能让你住得很舒服?

你信中医,那是因为中医真的能治病。

很多厉害的中医甚至能够治好现在西医都没有办法治好的病。

所以哪怕是今天,也有一群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对上古的那些神话故事是将信将疑的态度。

要不然你怎么解释十二生肖里其他十一个生物都是真的,就只有龙是假的?

而我们这么灿烂辉煌的文明,偏偏就拿一个假的、从来不存在的生物作为我们的文化图腾?

要知道我们可是最务实的文明啊!

三叔他们看着这幅图研究了很久,但是能够得到的信息很有限。

张凌寒率先发问。

“三叔,你能看得出这门上的画都是些什么意思吗?”

三叔好歹是专业的,所以他还是能够通过门上的这画分析出一些东西的。

三叔指着门道:“其实这门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很写实的,就比如这个男人手里拿着的剑,是标准的汉剑。”

“汉代剑通常为铁制,长度在70-110厘米之间,剑身修长,有八面或四面结构,剑茎有孔用于固定剑柄。装饰方面,皇家佩剑会有玉饰,比如玉璏、玉首等。此外,剑鞘可能有华丽的纹饰,如云气纹、神兽等。”

“我们再来看这个男人手里拿的剑,通过周围的物品比例缩放,大致推测这把剑全长应该是90厘米左右,也就是三尺九寸,暗合汉代的三才九宫的数理。”

“这是一把标准的八面剑,剑首为三重同心圆设计,剑刃上还刻有篆书‘帝临中坛’四个字。”

“我猜测这把剑刃的另外一面一定还刻有‘承灵威兮’四个字。”

听三叔只是通过一把剑就分析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绪更是在一旁瞪大眼睛说道:“不会吧三叔,这壁画上我们只能看见剑刃的一面,你怎么就能断定另一面刻了什么字呢?”

三叔看了张绪一眼询问道:“‘但愿人长久’下一句是什么?”

张绪下意识地回答:“千里共婵娟呗。”

三叔接着询问道:“那有没有可能是别的诗句呢,比如‘大漠孤烟直’之类的。”

张绪觉得三叔在和自己开玩笑。

“三叔,这个时候就别开玩笑了。你这两句强行凑在一起都不是一个意思,‘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就只能是‘千里共婵娟’啊。”

三叔点了点头。

“不错,连你都知道古时候的诗文分为上下两句,那我怎么就不能知道另一面刻的是‘承灵威兮’四个字呢?”

“‘帝临中坛,承灵威兮’,这一句话出自汉武帝的《天地祠祝文》。这本来就是一句话,另一面是不可能刻其他文字的。”

“所以从汉剑、冕服、铭刻我们可以推断出,图案上的这个男人,正是汉武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