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78章 杨彦遗书:悔不听林大人之计!

“噢?有这混球的新纪录了?”

“快快说来。”

饶是已经过去了三天,朱元璋还在生林豪的闷气,

他已决意对蓝玉处以极刑,

但没想过要重处林豪,

只想让他服个软。

“那儿臣先呈奏,”朱慈烺朝一旁的父皇朱由检点点头,遂从袖中掏出两份文卷呈给端坐主位上的朱元璋说道,

“太祖爷,这是臣的人从民间一户杨姓人家里找到的记录,臣孙摘抄了关键信息,”

“那杨姓人家祖宗叫杨彦,据说在洪武朝做过言官,按时间推算应该和林豪做过同僚。”

之前他们几位皇帝做过实验,

各自朝代的东西,能带入这太庙偏殿,也能带回去,

但其他朝代的皇帝,却带不出去,

所以,像文书之类的东西,他们能在偏殿里一起参详讨论。

“杨彦?感觉这名字哪里见到过,但人倒是没什么印象。”朱元璋抚着胡须思忖道,

言官虽然时常劝谏,但朱元璋对他们并不是都能像林豪那般印象深刻。

“《杨氏练生公札记》摘抄,《练生公遗书》?”朱元璋看着文卷封面的字,又拨了拨薄薄的纸张,看着朱慈烺问道,“这是你找到的记录?倒是不同寻常啊。”

朱慈烺拱手说道,“是,那个杨氏后人有誊抄和保留祖先遗训的习惯,”

“所以这些文字得以留存下来。”

“遗书就一封信的内容,”

“而他札记中涉及林豪的内容,都已经摘抄进来了,”

“只是真伪还待考证,”

“但太祖爷您身为同时代的人,看完必有计较。”

朱元璋点点头,先开始翻读札记的摘抄内容,

“蓝玉审决前夜,我欲搭救林豪兄性命,特地秘密进入诏狱,”

“。。。”

这卷札记的摘抄内容,正是洪武时空的杨彦所写的,密会林豪的详细过程和对话记录,

经由他的后人妥善保存得以流传到义兴朝。

朱元璋快速地浏览了前面半部分内容,

看到林豪规劝杨彦不要支持朱允炆时,

朱元璋瞪大着双眼,郁结地再也不想继续往下看了,

那些反对允炆的话,

绝对只有林豪这混球说得出来的。

而且这份札记所写的内容很详细,

上面写的林豪说话用词,符合这混球的交流习惯,

所以,这札记的真实性,绝无问题。

只是咱怕自己再看下去,会想着去收拾这混球,咱得先控制一下自己。

还有,

这写的时间,是蓝玉审决前夜?

这不就是昨日吗?

这个叫杨彦的,很重义气啊,

竟然想着去捞林豪出来,

不过林豪这混球,竟然不识好歹,还是一个劲地拒绝,

他咋就这么爱求死呢?!

朱元璋想缓一缓情绪,

遂放下杨彦手札的文卷,翻开《练生公遗书》,开始阅读,

“吾儿,”

“燕军昨日已由金川门攻入京城,皇宫燃起大火,陛下不知所终,”

“建文朝廷有今日,跟我等文臣失职,没有及时劝谏陛下,有莫大的关系,”

“为父身为礼科都给事中,虽位卑,但亦难辞其咎。”

“昔日,‘铁骨诤臣’林豪大人劝为父不要支持尚未登极的陛下为储,”

“还指出了陛下承太祖皇帝庇佑得以上位,磨炼不够,以为太祖个人之威势无双,就是皇帝之威,”

“行事作风都学太祖,但又只学了皮毛,定会酿成恶果。”

“为父将信将疑,”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林大人所言非虚。”

“太祖和陛下尽除武勋,导致文强武弱,藩地势力做大,”

“陛下又粗暴削藩,迫使燕王起兵,”

“而我等文官又昏计频出,陛下又一一采纳,局面最终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建文朝崩塌,根在于**。”

“如果时间能回转建文初年,为父一定要学林大人的‘铁骨’,日日劝谏陛下,治政御人,不可率性而为,”

“如果能回转到更早的洪武年,为父一定死谏太祖,保下蓝玉这帮人,力求改变时局,为陛下留后路,”

“可时间不可能回转,”

“为父明明得了林大人之计,却没有规劝君王,为社稷尽力,”

“林大人因涉蓝玉案被贬边疆多年,为父也没有全力争取他回京效力,”

“为父愧对朝廷,愧对先帝(指朱标,朱允炆追封父亲为帝)的提携之恩,愧对林大人的知交之谊,”

“在此国殇之际,”

“唯有以死赎罪。”

“望我儿珍重。”

“父杨彦绝笔!”

朱元璋认真地读完杨彦的遗书,双手微微颤抖着,

他看向朱由检父子,问道,

“这杨彦后来?”

朱由检拱手答道,“根据档案记录,他在建文朝覆亡的第二天,自缢在东陵,践行了他的遗言。”

朱元璋轻轻点头,目光再度审视起杨彦遗书内容,面色愈发深沉,

这杨彦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啊,

他把对标儿的提携恩情,尽心报答在允炆身上,

还为此殉节。

从这封遗书上看,

允炆的确是做了很多错误决策,

在这字里行间,咱感觉得出来,

从咱洪武朝开始,就有很多机会去改变这一切,

可咱和允炆,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是**,导致了允炆丢了社稷!

“尽除武勋、文强武弱、藩地做大”,老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林豪这混球是对的。

咱为了给允炆铺路,处置蓝玉他们,

实际上是害了允炆,

难怪那日,老四在这儿说感谢咱赐死了蓝玉等一众武勋们,

何其讽刺也!

可蓝玉他们,允炆根本控制不住啊,不处置能行吗?

这里提到,

林大人之计?

朱元璋眉头一抖,赶忙拿起手札,认真地看完了后半部分内容,

“把蓝玉放了,或者囚禁、流放、或者看守皇陵,怎么都行?他肯么?”

“皇孙非要把自己后路给断了?!”

“你不是陛下,无法改变和控制时局。。。。”

回看着这几行字,朱元璋脸色阴晴变幻,

好你个林豪,

这些法子咱之前决计是不肯的!

可为了大明,

为了给允炆后路,

咱好像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他说的这些馊主意,也就守陵,勉强符合咱扶持允炆的“两全其美”计议。

蓝玉,

咱就先留你一条性命!

朱元璋已有决定之后,

他转头看向朱由检父子,

“这杨氏的文卷所写情况,咱已经了解,”

“尔等做得很好,以后这种民间的信息都可以找来禀报咱,”

“还有其他的关于林豪的记录吗?”

朱由检拜道,“我崇祯朝的云南有留下记录,林豪因坐蓝玉案判流放景东卫所服役,后不详。”

“这和杨彦遗书记录一致。”

“甚好!对得上,两边的记录不会有误。”朱元璋点点头,

流放林豪,倒是符合咱常规操作,

但现在他的言语,又对咱有启发,

可不能委屈了他。

“没其他的事,咱就先摆驾回宫。”

说完,朱元璋头也不回地离开偏殿,

只留下面面相觑的朱由检父子。

“父皇,儿臣怎么觉得给太祖爷,看这些建文朝相关的文卷,会有不妥呢?”朱慈烺愣愣地问道,

朱由检摆手说道,“朕是想着,能让太祖爷看到建文君的无能,给太宗爷和咱这一脉长长脸,”

“看样子,刚刚太祖爷明显有所意动。”

“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

诏狱,

狱卒打开牢房的门,大声说道,

“林大人,快起来,”

“该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