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 > 第50章 再次见秦耀威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 第50章 再次见秦耀威

作者:拳打幼儿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9 13:28:46 来源:小说旗

相对于脚盆鸡、浪漫国和督军府的不太平,邓文山倒是睡了个难得的好觉。直到日上三竿,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上,他才被一阵轻柔的敲门声唤醒。

\"懒虫,都这个时辰了还在睡。\"秦婉清走了进来,看到邓文山敞开的睡袍领口时,脸颊微微泛红。

邓文山一把将她拉入怀中,感受着怀中佳人柔软的曲线和淡淡的茉莉香气。

\"怎么这么早过来?\"他低头在她耳边轻语。

秦婉清从包里拿出一份报纸,\"看你干的好事。\"她娇嗔地戳了戳邓文山的胸膛,\"整个沪市都炸开锅了,也就你还能睡得这么香。\"

邓文山不用看也知道报纸上写了什么,闸北日报的记者还是他特意安排的,他随手将报纸扔在一旁,大手不安分地在秦婉清腰间游走:\"你父亲打算怎么处理?\"

\"父亲让大哥召开记者会,\"秦婉清按住他作乱的手,正色道:\"要严厉谴责走私烟土的行为,声称要彻查脚盆鸡的商船,还沪市一个真相。\"

邓文山没想到秦耀威会如此强硬,直接和脚盆鸡撕破脸。看来自己这位未来的老丈人,骨子里也是个铁血汉子。

\"姜还是老的辣啊...\"邓文山搂着秦婉清的手不自觉地收紧,身体某处已经起了反应。

\"别闹...\"秦婉清感受到他的变化,红着脸推他,\"父亲要见你,车都在外面等着呢。\"

邓文山看了眼怀表,嘴角勾起一抹坏笑:\"时间还早,我想...晨练一下。\"

说着,已经将秦婉清打横抱起,往床边走去。

\"你...唔...\"

一个小时后,邓文山神清气爽地走出卧室,跟在他身后的秦婉清双颊绯红,旗袍领口的盘扣似乎重新系过,发髻也有些松散。

两人刚踏入督军府大院,就看到秦耀威正悠闲地躺在藤椅上晒太阳。

\"婉清,去给你母亲请个安。\"

秦婉清咬了咬唇,偷偷瞥了邓文山一眼,\"是,父亲。\"

院子里只剩下两人。秦耀威拿起紫砂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又指了指对面的石凳:\"坐。\"

邓文山落座后,秦耀威呷了口茶,\"你昨晚不该在法租界炮击这么久,得罪了浪漫国,你就不怕他们反过来联合脚盆鸡对付你?\"

邓文山拿过茶壶,给自己也斟了一杯,\"早些年,他们也许还会联合起来打压我们。\"

他轻啜一口,继续道:\"但现在不同了,绅士国、浪漫国和脚盆鸡之间为了在华利益,他们之间 的矛盾远大于和我的冲突。\"

秦耀威眯起眼睛,手指轻轻叩击着藤椅扶手:\"你倒是看得透彻。\"

邓文山放下茶杯,看着秦耀威,“我凭本心做事,不怕他们。”

\"好一个'凭本心做事',不过脚盆鸡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小心他们夜里突袭码头。”

“您放心,我早有打算,码头附近还藏着一个营的兵力,只要他们敢来,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万事多小心些。现在国府动荡,各方势力勾心斗角,不能一致对外。脚盆鸡在华势力日益壮大,你就不怕他们直接炮轰杨树浦码头,来个毁尸灭迹?\"

秦耀威的话立马点醒了邓文山,脚盆鸡在沪的驻军虽然只有不到五百人,但黄浦江和吴淞口可是停着好几艘军舰,如果对方真的狗急跳墙......

看着邓文山吃瘪的样子,秦耀威哈哈大笑起来,\"年轻人有血性是好事,但也要懂得审时度势。我刚已经通知了吴淞口的驻军,让他们进入战备状态。只要脚盆鸡的军舰敢有异动,咱们的岸防炮立马就能开火阻止。\"

要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啊!

还是那句话,沪市不是脚盆鸡的沪市。真要是开打,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国人不会答应,甚至绅士国和浪漫国也不会坐视不管。

\"老爷子,您......\"说真的,邓文山还真有点感动,他没想到秦耀威会为了他动用岸防炮。

秦耀威摆摆手,\"好了,你要是有心,就尽快和婉清把婚结了!\"

\"啊?\"邓文山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这转折来得太突然,让他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么?不愿意?\"秦耀威眯起眼睛,看着邓文山,这一刻沪市督军的威严尽显。

\"不是......\"邓文山连忙摆手,\"就是觉得有点突然......\"

“突然你姥姥个腿,你小子不会光想着占便宜吧?”

“哪能啊……”

秦耀威叹了口气,目光望向内院方向:\"婉清这孩子母亲去得早,能找到你,也算是命好。\"

他顿了顿,又瞥了邓文山一眼,\"你小子虽不算是什么良配,但也不是吃亏的主。\"

听到\"不算良配\"这个评价,邓文山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您老在全国也找不出几个像我这样的。

不过他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秦耀威的用意,秦剑辉和秦书逸能力尚浅,秦耀威这是想提前把自己捆绑住。

但考虑到与秦婉清完婚后的种种好处,他也就欣然应允:\"伯父不嫌弃,我自然是愿意的。婉清知书达理,能娶到她是我的福分。\"

\"嗯。\"秦耀威满意地捋了捋胡子,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这么久了也没问过你家里情况?\"

邓文山闻言神色一黯,原主出身皖北的一个小村庄,家里原本有几亩良田。父亲早年闹义和团,跟着部队走后便杳无音信,那时原主才五岁,妹妹还在襁褓中。

母亲一人含辛茹苦的把他和妹妹拉扯长大,直到三年前,原主听说沪市遍地黄金,不顾母亲的阻拦,跟着乡里人来到沪市。

自邓文山穿越过来这半年,一直忙于在沪市站稳脚跟,还没回过老家,只是托人给家里捎了些钱回去。

\"家父早年参加义和团后就没了消息,家中现在只有母亲和小妹在皖北老家,等处理完脚盆鸡的事,我打算回去看看。\"

秦耀威闻言,直接开口道:\"这样,明日我就派人去接你母亲和小妹来沪市。现在兵荒马乱的,皖北那边也不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