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拒绝十亿暴富,我选择当女儿奴 > 第1374章 当面辩论

拒绝十亿暴富,我选择当女儿奴 第1374章 当面辩论

作者:天天可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03:44:50 来源:小说旗

“直接去反馈,效果大概率会很慢,但现在是什么时代?”郭凡说到这里,就停顿了一下,启发其他人回答。

“人才?”

“网络?”

几个老板试探的回答。

“接近了,”郭凡接着说,“现在就是网络、流量的时代,只要我们的事情被公众知道,那么上头的办事效率,肯定能乘个2,而且不会不了了之。”

“对呀!”

其他人恍然大悟,好像这确实是个破釜沉舟的好办法。

之前不是没人想到这个办法,只是这招有风险,一旦没有操作好,把事情弄大之后,那么别说在本省市了,到其他地方,估计都得被排挤,国内都混不好。

因为官方都会排斥、抵触不受控制的企业家,有了前科,说不准什么时候,会给官方造成麻烦。

然而这次大家都被逼的没活路了,并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实力和资本去搬迁,好多企业一旦因为环保被封停几次,公司就可以宣布倒闭了。

通常公司都是一个老板最大的投资,一旦倒闭,那么从小老板,就会变成背债的穷光蛋,这下场简直是生不如死。

所以与其坚持下去被变态的环保指标弄得倾家荡产,还不如搏一搏,至少能混个名气,找回骨气。

“好,干了,我认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一人说道。

“我也去联系几个报社的人。”又有一人说道。

郭凡点头,说道:“这样才对,团结就是力量,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我呢在网上还有点名气,网络宣传这款,我可以帮忙出出力。”

郭凡在网上也有号,到时候他可以转发一下,给本事件推波助澜。

他这也不是单纯为了帮助人,因为郭凡也是利益方,需要把过分严格的环保措施给改回正常,他的公司才能尽快开起来。

等到大家都形成统一的默契,每个人都在为明天反馈的事情忙碌后,郭凡看此情形,忽然有了个想法。

难道系统这次的开业大吉券要72小时生效,是需要自己来创造机会?

要不然等着系统逆天改命,让油盐不进的环保负责人改变主意给公司办理环保证件,这难比登天,兴许还真要靠自己主动争取,才能换回来开厂的机会,同时还能挽救其他全洲市的企业家。

想到这里,郭凡的意志更加坚定。

等到了第二天,他们这群老板组织起来,花了一些时间,到了上午10点多,才集结完毕。

同时来了很多记者,有电视台的记者开启现场直播,也有报社记者在沿途拍照,要登报。

而为了避免本市官方提前得知消息,阻止他们,所以这次对外宣称,就是一次秘密商业活动。

等他们一行上百人,数十辆车的车队,一起开往了省城。

经过数个小时的跋涉,下午时分到了省城,然后他们就到了省办公大楼外,开始下车站成一排,并且高举横幅,他们要反馈情况。

如此大的阵仗,很快引起了省里的注意,当即有人从大楼里出来,问这喜人是有什么事,并且友善提醒他们,最好不要让事态扩大。

企业主推选出了来一位地位最高的老板当领头者,这位就和公务员说,他们是来反馈全洲市环保问题的,随即展开了一封巨大化的公开信,上面写满了名字,都是全洲市企业家的签名。

有些人不方便过来,就只在上面签上了名字,但是他们都是苛刻环保政策受害者。

一看这是多人事件,经过商议后,省里人员就邀请这些反馈者去大楼里详谈,但也礼貌请那些记者不要继续拍摄了,以免引起不良反响。

不过毕竟是省里,他们很大度,不像是某些小地方的官方那样小肚鸡肠,还会强行封锁消息或者抢夺记者的拍摄器材,眼下只是礼貌劝解。

记者们也没有越界,就在外面等着结果。

这次郭凡也进入到大楼,他要看看省里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并且如果有需要,他也会发言。

很快,这次的有关证据,就交了上去,企业家们就一个要求,那就是取消全洲市的过于苛刻的环保指标,让企业能够正常运行。

领头的老板激动的说:“我们不要求环保标准有多宽松,就按照省里或者国家的指标来就行,我们之前也是这么做的,开了这么多年公司,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严厉的政策,简直是把企业往死路上逼。”

省里之前也收到了全洲市关于制定高标准环保政策的报告,但是没想到,这指标居然有这么严苛。

基本上每一项,都是按照超高标准保护区的要求来兴建的。

但那些指标都是要求自然保护区或者其他不能污染地带的指标,而一个城市人这么多,也要经济发展,不可能按照保护区的指标来进行。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全洲市的环保举措肯定是过头了。

因为涉及了媒体,省里派出专人来负责这件事,并且一方面派人去全洲市了解情况,一方面让全洲的相关人员来省里进行听证。

因为时间已经到晚上了,这事只能明天再进行,郭凡他们这些老板,当晚就住在了省城。

而当晚,这件事也在全洲市的电视台或者报纸里播出。

全洲市反应也很迅速,一方面阻止影响扩大,另一方面立即安排相关责任人到省里说明情况。

转过天,一场听证会在省大楼举行。

其中反馈方,是上百位全洲市的制造业老板,而另一方就是全洲市负责环保的几位负责人。

对于企业主说的事情,那位全洲环保负责人没有否认,但是他们也拿出了相应证据,他们申请全国环保城市,也是经过上级批准同意的,并不是私自下的决定。

不过省里这边也有苦衷,因为当时审批不严,只是说申请环保的事,并不知道全洲市把环保指标,调整成为全国最严的指标,这就很难有企业达到了。

或许一些新建的企业,完全按照整改方式进行设计,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但是那昂贵的建设和日常维护、处理污染物的成本,不是暴利的企业根本无力承受。

环保负责人也有道理,环保是国策,不能违背,他们的环保政策,也没有违反任何一项环保法规,所以并不存在违规一说,至于某些政策过严,就是企业家不想多花成本而找的托词。

现场的企业家都讨厌这个负责人,所以有人当场出来反对他,双方把听证现场变成了辩论场,都是说着己方的道理。

省里的人就让大家冷静一下,有话好好说。

这时候郭凡举手,决定说一下他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