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拒绝十亿暴富,我选择当女儿奴 > 第1401章 太过火爆,只能代工

“老婆,你开店要投资多少,钱够不够?”

郭凡在开车的时候问老婆。

柏静秋说:“钱够了,现在公司利润挺好的,凑一凑开店的钱就够了,我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好好的做我胭脂水粉,在大城市再开几家店,再开发几个新品,就满足啦。”

“行,如果需要钱就和我说。”

郭凡说道。

“老公对我最好了。”

柏静秋在副驾感谢,趁着等红灯的工夫,凑过去给了郭凡一个吻。

郭凡嘿嘿一笑,尽管已经老夫老妻了,可是亲吻的时候,还是会感觉甜蜜,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味道。

之后古韵的专柜体验店,就准备在六个城市中开设,这有专人负责,只要钱到位,开起来是很快的。

所以这事有柏静秋盯着就行,而郭凡又要离开阳山了,因为有件喜事,他必须要去处理一下。

那就是他旗下的新款无人机卖爆了。

这已经不能用火爆形容了,应该是炸裂般的好。

当天的试飞会后,小天才无人机预订量就蹭蹭往上涨。

很快打破了国内无人机预定量的历史纪录。

等到真正开售的那一天,当天小天才网店直接被买断货,而且各级经销商,都发来了订货单,但是公司却没货了。

这不是他们公司产量少,而是订单量太恐怖了。

尤其是经过了第一批用户测试后,证明小天才新款高续航无人机续航实打实的提升,这对于一款中低端无人机实在是太重要了。

往常用个二三十分钟,无人机就没电了,没玩爽就要降落充电。

为了玩的尽兴,就要带多架无人机,这也给日常使用带来了麻烦。

更别说有时候电量掉的太快,来不及回收,会发生坠机事故,这上千块的无人机就废掉了,着实心痛。

而小天才的新款高续航无人机推出后,就很好地解决了以上使用中的痛点,而且其他数据并不落后。

无人机续航提升一倍的诱惑还是无法抵挡,所以用户换新机的意愿空前强烈。

这就导致小天才无人机在国内卖爆了,第一批用户大部分都给了五星好评,这让更多的人可以放心购买。

总之整个国内的无人机圈子,全都被小天才给刷屏了,仿佛自己没有一台的话,已经落伍了。

你一台,我一台,就把小天才的库存给买光了。

而且订单严重积压,完全生产不过来,不算后面的订单,就目前的订单如果全部生产完,都要3个月后了。

已下单用户要3个月后才能拿到机器,这是很严重的销售事故,会严重挫伤用户的热情,有可能火爆的销售场面,最后会变成一片骂声。

毕竟“耍猴”在商界,可不是什么好词。

现在小天才无人机公司,痛并快乐着,一方面热度让他们高兴,但是这订单生产不出来,也是愁人,不光每天公司客服要接好多来询问货源的电话,就是经销商那边一天几个催货电话,都是让戴森头疼不已。

所以戴森准备开一个战略会议,要研究如何应对现在的产能危机。

而戴森也给郭凡说了这件事,郭凡也赶过来,旁听这场会议。

会议开始,戴森首先让计划部和生产部公布现在的订单情况。

计划部说,这两天订单又升级了,估计全部生产完,要三个半月,而且订单还在持续增多,这种情况近期内不会缓解。

这也怪他们无人机的续航和性能,一下提升的太多了,导致市面上有无人机购买需求的,基本上都下单了,几乎是人手一台,全国圈内用户都来买他们的无人机,难怪生产不过来。

而生产部的压力也空前大,但是他们实在是提升不了产能了。

他们已经三班倒,生产线24小时不停了,机器都要干冒烟了,还怎么提升产能?

“生产线已经饱和了,目前无法提升产量,除非是扩大产能。”

车间主任汇报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所以这个压力生产部背不了,还需要戴森这个总经理来协调。

戴森说道:“我觉得,目前公司空位置有限,挤一挤,最多还能增加一条生产线,但是至少要半个月后,才能投产,而且这一条生产线也没法改变产量积压的问题,所以我在想,对外先找代工厂,这样才能立竿见影的解决产能不足的危机。”

随后他又征求郭凡的意见:“您说呢?郭总?”

郭凡点点头,代工厂是最快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找到几个代工厂,那么相当于瞬间产能提升几倍,这订单很快就能完成。

但郭凡嘱咐道:“找代工厂可以,但要注意对方资质和口碑,而且要严格监督质量,不能让不同代工厂之间出现质量差异,我们要严把质量关,不能让不合品流入市场,免得砸自家招牌。”

戴森点点头,这个他记下了,回头筛选代工厂的时候,一定按照老板的意思办。

那么事情就决定这么办了,找代工厂一事,需要戴森自己来处理。

等会议结束后,郭凡就找戴森单聊,他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给了戴森一个建议。

郭凡说道:“代工的价格不要压得太低,当对方工厂觉得没有利润时,必然想着偷工减料,最终坑的是我们。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把工价提高,但是质量扣款给提上去,他们如果质量不合格,利润就少了,逼着他们重视质量。”

“好!”

戴森之前没有多少找代工厂的经验,觉得老板的提醒很有用,就记下了。

他要回头计算一下利润率,还好他们发布新品的时候,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代工的情况下,利润率会降低,但可以通过削减返点等方式,来进一步开源节流,来提升利润。

现在的核心矛盾是订单生产不过来,所以只要代工能消化掉这部分订单,靠着这一代无人机的普及率,即便是这一代利润不高,那么等后面名声起来了,再赚钱也不迟。

所以事情就这么定了,戴森开始去跑无人机代工厂事宜了。

公司目前销量最多的普通无人机,算是在全网卖爆了,而另一款震撼全球的双尾蝎无人机,也迎来了数批订单。

目前国内的四家大型快递公司,都来订购一架到八架不等,这首批的销量就有保证了。

与此同时,国外也有不少订单来求购,这本是大喜事,但是郭凡却郑重警告戴森,国外谨慎出售,目前反正是生产不过来,就先紧着国内生产。

至少要等两三个月以后,再去接国外的订单。

尽管戴森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但他相信老板,就按照这条措施去执行了,并没有把双尾蝎出售到国外。

郭凡的担心不无道理,这款双尾蝎绝对先进,民用领域肯定是第一,就是放在军用领域,也有一席之地。

他们虽然挂着民用无人机的头衔,但是郭凡知道,只要改装一下,这玩意可以立马转为军用,而一旦他们的无人机卷入国际争端,这事就不好办了。

所以郭凡是在未雨绸缪,避免将来出国际问题,就先不卖了,反正他们国内订单目前供不应求,所以先济着自家兄弟用。

而第一批交付的双尾蝎无人机,就是顺丰公司订购的8架,他们第一时间进行了测试,效果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